【揭密Google資料中心!超大型冷卻系統吸睛】
記者甘偉中/台北報導
Google台灣資料中心於11日宣佈完成第一期工程計畫,正式投入營運,Google特別在當天舉辦落成典禮,也同時開放讓媒體進場參觀,揭開資料中心的神秘面紗。
當我們使用Google各項服務如:搜尋、Gmail、地圖時,這些資料都會透過網路傳到Google資料中心,因此資料中心離我們距離越近,就能提供越快的速度、較佳的使用體驗。Google在台灣設立資料中心,不只對我們本島,還可對整個亞太地區的用戶都提供更快的服務品質。
Google台灣資料中心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佔地15公頃,是目前Google在亞洲設置的最大資料中心。
每項元件都是由Google自訂設計,並採用與全球其他Google資料中心不同的運作方式,以提供兼具效能與環保的運作。
Google資料中心的管制十分森嚴,落成典禮當天僅開放部份區域供媒體攝影,出入必須配戴識別證,拍照只能用相機,不能用手機、平板。
資料中心訪客接待處,維持Google一貫開放的風格,即使是這種十分技術性的地點,也有著趣味性的裝潢,如天花板上有跑車,牆壁上有著無厘頭的文字等。
進出資料中心機房需經過三道關卡:安檢門、讀卡機及視網膜掃描。
安檢門是為了防止員工將硬碟等儲存設備攜出資料中心,以致機密外洩,所以要掃描身上的金屬物品。
進入第二道關卡時,需要刷卡識別身份,進入之後是第三道關卡,需掃描視網膜再次確認身份。
不過Google並未真的讓媒體進入資料中心機房內部,只能在外頭看看關卡。
Google資料中心的元件都是由Google自訂設計,這次展示了他們自製的Server硬體設備。
為了提高散熱效能,這些Server均未做外殼設計,在連接埠上也與外面的Server不同,捨去如螢幕接頭等,因為他們的Server並不需要接螢幕。
採用自製Server還有另外的好處,就是可以視需求調整硬體規格。
比如負責處理Google搜尋服務的Server,會需要較高的運算效能,就會在處理器方面有所加強;而提供YouTube使用的Server,會需要較大的儲存空間,就會配置容量較大的硬碟。
Google表示所有Server元件,若是損毀報廢,都會有回收的程序,將設備處理後回收再利用。而Server中的許多元件也都是台灣供應,因此資料中心蓋在台灣對他們也是有好處。
雖然無法真的進入機房中,不過Google展示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夜間降溫及熱能儲存系統。
這次親眼目睹冷卻水交換設備,可以看見在整個建物空間中,Google以不同顏色的大型水管來區分熱水與冷水。
冷卻水交換設備就像整個資料中心的心臟,冷卻水就像血液,被打到存放Server的建築內降溫,降溫過後變熱的水,會再回到冷卻水交換設備中處理。
而Google也在室外備有大型儲水建物,以及用來收集雨水的池子。
Google全球資料中心副總裁Joe Kava,同時在現場介紹設施的運作。他表示Google資料中心可節省50%的能源,從持續改善的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節能省電評估指標)就可看出成果。此數值已從2012年的1.14降到2013年的1.12。
而冷卻水交換設備的能源處理策略,也會依據資料中心所在地的氣候有所不同,所以每一座Google資料中心都是不一樣的設計。像台灣氣候比較炎熱,就會和位於北歐氣候較冷的芬蘭資料中心,採取不同的降溫策略。
落成典禮中,Google僅開放了資料中心的小部份及冷卻水系統供參觀,或許待明年第二期工程完工時,可以再有機會參訪其他的設施。
引用:http://n.yam.com/nownews/fn/20131212/201312129780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