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奇症匯】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1:42:52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潘溫叟治貴江令王齊,夜夢與婦人謳歌飲酒,晝不能食,如是三歲。


溫叟治之,疾益平,則婦人色益沮,飲酒益怠,而謳歌不樂,久之遂無所見。


溫叟曰:疾雖衰,然未愈也,如夢男子青巾白衣者方瘥,後果夢此,能食。


〔源按〕此症屬於脾,脾為坤土,坤乃陰象。因胃陽弱而坤陰用事,故每夢見婦人。


歌者,《內經》所云:脾主歌是也。至所夢惟酒何故?


故胃陽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1:45:22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而本不思食,酒乃虛而不實之物,且又五穀所作,乃脾之所好,故夢中飲此也。


溫叟所治,必補中益氣湯之類,使胃陽漸動,而坤陰之疾自退。


即易所謂坤至柔而動也剛,至柔得剛,而所夢已無,自當能食,而仍不思食何也?


因坤土之氣始復,猶冬至一陽內復之候,而氣之根原未旺,所謂母虛子亦虛也。


蓋肺為脾之子,而氣之原發於肺,故肺主氣,脾主營運,因肺未旺而肝木未平,脾仍失健運之職,所以疾雖衰,然未愈也。


乃初因病甚於坤,故但夢婦人,至坤陰之夢已退,而肺肝所患未除,故二臟之氣未和,所以又當夢見青巾白衣男子。


青巾,肝所屬也,蓋肝屬木,其色青,故夢見青色之物。


肺屬金,其色白,故所夢白人。


然必是夢亦無,方得病痊而食也。


或問五內有病,何故每見於夢?


予曰:人當寐時,則神歸肝腎之所。


如一臟有病,則一臟之氣不和,不和則神不安,不安則多夢。


如肝腎有病,即夢見肝腎所屬之物,即如前症;


脾病,則夢脾臟所屬;


肺肝病,則夢肺肝所屬。


然夢婦人而又謳歌飲酒,夢男子而乃青巾白衣。


青巾,乃肝臟所屬之物,而以冠白人之首,此中之奇特,皆臟氣所為,蓋氣之變化,誠難測之。


又問:如夢親戚長幼及所故之人,所屬何臟?


予曰:神自病耳。


因用神又過,神不能靜,故有是夢耳。


羅謙甫治副使許可道,脈來乍大乍小,乍長乍短,此乃氣血不勻,邪傷正氣。


許云:路至邯鄲,夜夢一婦人,所服青衣,因用拳打下,卻打自脅。


遂一點痛,往來不止,兼寒熱不能食。


羅曰:此名鬼擊,可服八毒赤丸。


遂與藥三粒,臨臥服,明旦下清水二斗而愈。


又陳青玉子,因晝臥水仙廟中,夢得一餅食之,心懷憂慮,復即痞滿,飲食減少,約一載余,漸瘦弱,腹脹如蠱,屢醫不效。


羅診之,問其病始末,又非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因思李子豫八毒丸,頗有相當,遂與五七丸服之。


下清黃之涎斗余,漸漸氣調,而以別藥理之,數月良愈。


或問二症之夢,屬何臟病乎?


予曰:此內感不正之氣,因心氣不寧,故感而成夢,蓋邪氣入內,正氣必傷,致病患多端,非辟邪不愈,八毒赤丸,因辟邪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1:46:51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凡夢如是者,脈必乍大乍小,乍有乍無也。


呂滄洲治一在室女,病不月,諸醫療治,皆不得其當,視之腹大如娠,求其色脈,頗怪之,曰:汝病非有異夢,即鬼靈所憑耳。


女不答,趨入臥內,密語其侍嫗曰:我去夏過涼廟廡下,薄暮遇木神心動。是夕夢一男子如暮間所見者,即我寢親狎,由是感病,我慚赧不敢以報,醫言是也,嫗以告呂,呂曰:汝面色乍赤乍白者愧也,乍大乍小者祟也。


病與色脈相符,雖劇無苦,乃以桃仁煎,下血類豚肝者六七枚,俱有竅,如魚目,病已。


朱丹溪治一少年,每夜有夢,朱連診兩日,觀其動止,頭不仰舉,但俯視不正,必陰邪相留,叩之不言其狀。


詢其仆,乃言至廟見侍女,以手撫摩久之,不三日而寢疾。


朱令法師入廟,毀其像,小腹中泥土皆濕,其疾遂瘳。


一女許嫁後,夫經商二年不歸,因不食困臥如痴,無他病,多向裡臥。


朱診之,肝脈弦出寸口,曰:此思想氣結也。


藥難獨治,得喜可解。


不然令其怒,脾至思過,思則脾氣結而不食,怒屬肝木,木能克土,怒則氣升發而沖開脾氣矣。


令激之大怒而哭,至三時許,令慰解之,與藥一服,即索酒食。


朱曰:思氣雖解,必得喜則庶不再結,乃詐以夫有書,旦夕且歸,後三月,夫果歸而愈。


一婦患心中如火一燒,便入小腸急去小便,大便隨時亦出,如是者三年。


求治,脈滑數,此相火送入小腸經。


朱以四物東加炒黃柏、小茴香、木香,四帖而安。


一婦病不知人,稍蘇,即號叫數四而復昏。


朱診之,肝脈弦而且滑,曰:此怒心所為,蓋得之怒而強酒也。


詰之不得於夫,每夜必飲滿自酌,解其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4:46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朱治以清痰降火之劑,而加香附,以散肝經之郁乃愈。


一婦因久積憂患後,心痛食減羸瘦,渴不能飲,心與頭更換而痛,不寐,大溲燥結。


與四物湯,加陳皮、甘草,百余帖不效。


朱曰:此肺久為火所郁,氣不得行,血亦蓄塞,遂成污濁。


氣壅則頭痛,血不流則心痛,通一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5:11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治肺當自愈,遂效東垣青空膏例,以黃芩細切酒浸,透炒赤色為細末,以熱白湯調下,頭稍汗,十余帖,汗漸通身而愈。


因其膝下無汗,瘦弱脈澀,小溲數,大溲澀,當補血以防後患。


以四物東加陳皮、甘草、桃仁、酒苓服之。


許文懿公,因飲食作痰,成心脾疼,後觸冒風雪,腿骨疼痛。


醫以烏、附等藥治十余年,艾灸萬計。


又冒寒而病加,胯難開合,脾疼則胯痛止,胯痛則脾疼止,初因中脘有食積痰飲,續冒寒濕,抑遏經絡,氣血不行,津液不通,痰飲注入骨節,往來如潮,涌上則為脾疼,降下則為胯痛,須涌泄之。


時深秋而以甘遂末一錢,入豬腰子內煨食之,連泄七行,足便能步。後嘔吐大作,不食煩躁,氣弱不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5:49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金匱》云:病患無寒熱,而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其病多年郁結,一旦泄之,徒行動其猖狂之勢,無他制御之藥故也。


仍以吐劑達其上焦,次第治及中下二焦,連日用瓜蒂、藜蘆、苦參,俱吐不透,而噦燥愈甚。


乃用附子尖三枚和醬水與蜜飲之,方大吐膠痰一大桶,以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一斤濃煎置井中,極冷凍飲料之,四日服四斤。


後腹滿,二溲閉,脈歇至於卯酉時,夫卯酉為手足陽明之應,此乃胃與大腸有積滯未盡,當速瀉之。


群醫惑阻,乃作紫雪,二日服至五兩,神思稍安,腹亦減安。


後又小溲閉痛,飲以蘿卜子半盂,得吐立通。


又小腹滿痛,不可捫摸,神思不佳,以大黃、牽牛等分,水丸服至三百丸,下如爛魚腸二升許,神思稍安。


診其脈不歇,又大溲迸痛,小腹滿悶。


又與前丸百粒,腹大絞痛,腰胯重,眼熱如火,不言語,瀉穢如地瀝青條一尺許,肛門如火,以水沃之,自病半月不食不語,此方啜稀粥,始有生意,數日平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6:41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自嘔吐至安日,脈皆平常弦大,次年行倒倉法痊愈。


一婦春末心脾疼,自言腹滿手足寒,兩膝間須綿裹火烘,胸畏熱喜掀露風涼,脈沉細澀,稍重則絕,輕似弦而短,渴喜熱飲,不食。


以草豆蔻丸,加黃連、滑石、神麯為丸,白朮為君,陳皮為使,作湯下百丸,服至二斤而愈。


虞恆德治一婦,四月間因多食青梅,得痰因病。


日間胸膈中大如刀錐,至晚氣胸中痛止,而膝KT 大痛,蓋痰飲隨氣升降故也。


一醫作胃寒治,用乾薑、良薑、官桂、烏、附、丁、沉輩與之,病日劇,加之口渴,小水淋瀝。虞診其六脈洪數而滑,作清痰處治。


令其急烹竹瀝服三日。


口不渴,小水亦不淋瀝,但胸中與膝互痛如舊,用蘿卜子研汁與半碗,吐痰半升,至夜痛尤甚而厥,正所謂引動其猖狂之勢耳。


次日用參蘆一兩,逆流水煎服不吐。又次日苦參煎湯,服亦不吐。


又與附子尖、桔梗蘆皆不吐。


一日清晨用黎蘆末一錢,麝香少許,酸漿水調與,始得大吐,至次日天明吐方定。


前後得痰乃稠飲一小桶,其痛如脫,調理而安。


汪石山治一女,年十五,病心悸,常若有人捕之狀。


欲避而無所,其母抱之於懷,數婢護之於內,猶恐恐然不能安臥,醫者以為病心,用安神丸、鎮心丸不效。


汪診之,脈皆細弱而緩,曰:此膽病也。


用溫膽湯,服之而安。


或問:人因心恐,遂覺皮膚寒而起栗何故?


予曰:恐則氣下,氣下則陽氣內入,故若此,恐定氣還,便即如故。


又問:前症亦因恐而病,蓋恐則氣下,而何故反用溫膽湯降其氣乎?


予曰:此乃少陽膽疾,非因恐而病,實因病而恐也。


蓋膽以溫為候,虛則寒,寒則氣滯,滯則生痰,痰生膽腑,則神不歸舍,故令人心恐不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7:02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汪 庵云:此湯橘皮、半夏、生薑辛溫導痰,即以之溫膽;


枳實破滯,茯苓除飲,甘草和中;竹茹開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涼肺金,即所以平甲木也。(膽為甲木)。


如是則不寒不燥,而膽常溫矣。


一人年逾七十,忽病瞀昧,但其目系漸急,即合眼昏懵如睡瞌者,頭面有所觸皆不避,少頃而蘇。


問之,曰不知也。一日或發二三次,醫作風治,病轉劇。


汪診其脈結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7:44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蘇則皆浮洪數,不任尋按,坐起則覺略小,亦不甚數。


脈書曰:數脈所主為熱,其症為虛。


三日後再診,左脈小而滑,右脈大而滑,獨肺部浮軟,按之似蟄有聲,與昨脈不同者,虛之故也。


夫陽氣者,清順調和之氣也,或勞動過度,或酒食過傷,則擾動其陽,變而為邪熱矣。


然脾胃以陽氣為主,陽變為熱血必沸騰而越出於上矣。


昏暈者由熱熏灼,故神昏運倒而類風也。


風之旋動轉運與火相類,每覺下焦熱上胸膈壅塞而即發者,脾脈從足入腹至胸,令下焦熱上乃脾火也。

 
然胸膈心肺之分,為陽之位,清陽居上,而邪熱擾之,則陽不得暢達,而心脾之神魂不免為之昏亂矣。


況五臟皆賴胃氣以培養,胃受火邪則五臟皆無所稟,而所藏之神亦無所依,故肺之魄、心之神、肝之魂、脾之意、腎之志,安得不隨之潰亂而昏瞀耶?


多發於午前後者,乃陽氣所生之時,脈如常,但浮虛耳。


曰:此虛病也,蓋病發而脈結者,血少氣劣耳。


蘇則氣血流通,心志皆得所養,故又脈如常也。


遂以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麥冬、陳皮而安。


其子問之,汪曰:三年之內,可保無恙,越此非予所知,果驗。


一人年十五色悴,十二月間,忽嘔瘀血一二碗隨止。


延小兒醫調治,肌體尚弱,常覺頭暈。


近三月間,天熱途步,出汗連日,又勞倦日昃,頓然昏暈不省人事,手足擾亂顛倒,將一時久方定,次日亦然。


續後每午前後,如期發一次,近來漸早,自辰至午,連發二次,漸發三四次,比前稍輕。


發時自下焦熱上至胸,壅塞則昏暈,良久方蘇,始疑為瘧成癇。


醫云火動,又云痰症,用牛黃清心丸,以竹瀝、薑汁磨,服二次,共四丸。


又與煎藥,多清痰火之劑,服後每日只發一次。


止則汗多,口乾食少,身熱時多,涼時少。


汪脈之陽為邪擾,不能用事,故每至其時而輒發也。


且汗多津液泄,口乾津液少,醫用牛黃、朱砂、琥珀、南星、半夏等,而復燥之,是愈益其燥,故暫止而復發,不能去拔病根也。


因取參、 各二錢半,遠志、山楂、川芎、黃芩各七分,天麻、麥冬、防風、茯神各一錢,甘草、陳皮各五分,歸身八分,白朮一錢半,煎服十余劑,而病不復作矣。


張子和治一婦,年逾三十,夜夢鬼交,驚怕異常,及見神堂陰府舟楫橋梁。


如此一十五年,竟無妊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9:00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巫祈覡禱,無所不至,針肌灸肉,孔穴萬千,黃瘦發熱引飲,中滿足腫。


張曰:陽火盛於上,陰水盛於下。


鬼神者,陰之靈,神堂者,陰之所,舟楫橋梁,水之用。


兩手寸脈,皆沉而伏,知胸中有痰實也。


凡三涌、三泄、三汗,不旬日而無夢,一月而孕。


一婦喜笑不休半年矣,諸醫治之術窮。


張曰:此易治耳。


以食鹽三兩成塊,燒令通紅,放冷研細,以河水一大碗煎三五沸,溫分三服,須臾探吐出痰半升,次服大劑黃連解毒湯,不數日而笑止。


沈宗常治臨淄人,自謂無病,忽覺神思有異,晚歌笑不節。


沈曰:此陰火乘肝,晚動宜以柔劑,少加利之,良愈。


莊先生治喜樂之極而病者。


莊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藥去。


數日更不來。


病者愁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


莊知其將愈,慰之,詰其故。


莊引《素問》曰:懼勝喜,可謂得元關者。


陳尚古《簪云樓雜說》云:先達李其姓,歸德府,鹿邑人也,世為農家。癸卯獲雋於鄉,伊芳父以喜,故失聲大笑。


及春舉進士,其笑彌甚。


歷十年擢諫垣,遂成痼疾。


初猶間發,後宵旦不能休。


大諫甚憂之,從容語太醫院某,因得所授,命家人給乃父云:大諫已歿。


乃父慟絕幾殞,如是者十日,病漸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9:25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佯為郵語云:大諫治以趙大夫,絕而復蘇,李因不悲,而笑症永不作矣。蓋醫者意也,過喜則傷,濟以悲而仍和,技進乎進矣。


薛己治一小兒,喜笑常作不安,面赤飲冷,手足並熱。


先用黃連瀉心湯二服,稍定,又用六味地黃丸料煎服,頓愈。


常服此丸則安,月許不服,仍前病作,又服愈矣。


許學士治一婦人,數次無故悲泣不止。


或謂之有祟,祈讓請禱備至,終不應。


許忽憶《金匱》有一症,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鬼物神靈,數欠伸者,宜甘麥大棗湯。


急令治藥,數劑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29:55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源按〕經云:在臟為肺,在志為悲。


又云:精氣並於肺,則悲是也。


蓋喜屬陽,心主之;


怒屬陰,肝主之。婦人稟性陰柔,故喜常少而怒常多,或悲泣不止,皆陰類也。


又云:神有餘則笑,神不足則悲,所以人之幼時,神魂未足,善於啼哭也。


邵氏《聞見錄》云:州監軍病悲思,郝因告其子曰:法當得悸而愈。


時通守李宋卿御史嚴甚,監軍內所憚也。


允與子,請於宋卿,一造問責其過失,監軍惶怖汗出,疾乃已。


紹興癸丑,許待次四明,有董生者,患神氣不寧,每臥則魂飛揚,覺身體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夕無寐,更醫不效。


許為診視,詢之曰:醫作何病治?


董曰:眾皆以為心病。


許曰:以脈言之,肝經受邪,非心病也。


肝氣因虛,邪氣襲之,肝藏魂者也,游魂為變。


平人肝不受邪,臥則魂歸於肝,神靜而得寐。


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飛揚若離體也。


肝主怒,故小怒則劇。


董欣然曰:前此未之聞,雖未服藥,已覺沉病去體矣,愿求治之。


許曰:公且持此說,與眾醫議所治之方,而徐質之。


閱旬日復至,云:醫遍議古今無與病相對者。


許即處珍珠母丸,獨活湯以贈,服一月而病悉除。


此方用珍珠母為君,龍齒佐之。


珍珠母,入肝經為第一。


龍齒、虎睛,今人例以為鎮心藥。


殊不知龍齒安魂,虎睛定魄,各言其類也。


蓋東方蒼龍木也,屬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屬肺而藏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0:25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龍能變化,故魂游而不定;


虎能專靜,故魄止而有守。


許謂治魄不寧者,宜以虎睛,治魂飛揚者,宜以龍齒。


萬物皆有成理而不失,在夫人達之而已。


徐仲子士緯曰:家君肄業過勞,場屋屢屈,志堅不懈,吐血盈盆,虛羸骨立。


夜臥合睫則夢爭斗,轉斗轉負,恐畏之態,無可名狀,呼號之聲,轟然若雷,而不能騰出於口。


家人侍睡者,莫不縮手伸舌,如是者十年余矣。


每五七夜必一發,過勞則連發,發尤猛。


歷訪師友,多作心血不足治,惟補心安神藥投之漠如也,終莫識其為何症,捫心苦思,思每達旦,更幾寒暑矣。


一日偶觀《素問?藏氣法時篇》論有曰:肝病令人善怒,虛則目 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恍然警悟,乃知為魂游症也。何言之?


夫夜臥屬氣於肝,肝主藏血,藏魂,作文既言若衄血過度,則魂失養。


惟是交睫若魔,則夢爭斗。


肝虛則膽怯,故多負多恐也,非峻補不奏功。


又思草木之劑,不堪任重,乃以鹿角膠三錢,清晨酒溶服,五日而睡臥安,半月而肌肉生,一月而神氣完,始能出戶。


厥後每見血症虛憊者,崩中眩暈者,投前劑莫不附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0:51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夫人但知鹿角膠補虛之功,勝於參 ,而不知鹿角膠可以峻補肝血,蓋血盛而魂自安也。


黃師文治一婦,臥病三年,狀若勞瘵,諸醫以虛損治不瘥。


黃視之曰:此食陰物時,或遭驚也,問之婦方自省悟也。


襄者食米團時,忽有報其夫墜水,由此一驚,病延至今不能愈。


黃以青木香丸兼以利藥一帖與之,須臾下一塊,乃痰裹一米團耳。


當時被驚,怏怏在下而不自覺也,自後安康無恙。


一人驚氣入心絡,喑不能言,以密陀僧研細一匕許,茶調服,遂愈。


有一人伐木山中,為野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


又一軍尉,采藤入穀,逢惡蛇而疾,其症狀同,亦用此藥治之而愈。


或問:有鄰人,年六十余,因怒而發聲,其音遂失,諸治不效。


約數年,適食飯蒸白花百合,食後聲忽有音,連食旬日,約二斤余,其音如舊。何故?


予曰:聲為怒發,此火傷肺金,百合補中兼清,不寒不燥,中和之品,故得中病。


游以春治一婦,年三十余,忽午前吐酸水,至未時心前作痛,至申痛極暈絕,交戌方醒如故,每日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1:23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醫治期年不愈,游治用二陳下氣之劑不效,熟思其故,忽記《針經》有云:未申時氣行膀胱,想有瘀血滯於此經使然。遂用歸尾、紅花各三錢,乾漆五錢,煎服。


吐止痛定,暈亦不舉。


次日復進一服,前症俱愈。


第三日,前方加大黃、桃仁飲之,小便去凝血,三四碗而痊。


滑伯仁治一婦,氣實多恐,忽大叫而欲厥。


蓋痰閉於上,火起於下而上衝。


滑用香附五錢,生甘草三錢,川芎七錢,童便薑汁炒煎服。


又用青黛、人中白、香附丸服稍愈,後用吐法乃安,再用導痰湯,加薑汁、黃連、香附、生薑,下龍薈丸而安。


孫東宿治白仰云內眷,每觸怒即暈厥,必閉門合目,靜坐不留一人在房中。


是皆冷汗出如雨,氣息幾微,越一時許,醒如常。


原以頸生瘰 ,多服草頭藥,及專科用斑蝥等毒,因而脾胃損,元氣虧也。


年三十八尚未生育,每日令二婢敲兩腿,俟其熟睡乃已。


夜半心多驚跳,指甲皆無血色,經將行,小腹先痛二日,色紫有塊,諸病雖如是,而肌肉飲食卻如無事人。


孫診其脈而寸短弱,左關大而有力,右關左尺俱滑,右尺沉微,據脈肺氣虛,肝木實,胃中有痰之症也。


用六君子湯,加丹參酒,連青皮,外與珍珠母丸及獨活湯,調理而安。


喻嘉言治熊仲紓之子,髫齡患一症,飲食如常,但脈細神呆,氣奪色夭。


仲紓曰:此病何也?喻曰:病名淹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1:50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左傳》所謂近女室晦,即是此病。


彼因近女,又遭室晦,又不可為,令郎受室晦之邪,而未近女,是可為也。


即以羚羊角、犀角、龍齒、虎骨、牡蠣、鹿角霜、人參、黃 等藥合末,令以羊肉半斤,煎濃汁調末,少加牛黃丸,服旬日而安。


〔源按〕《左傳》晉侯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


公曰:女不可近乎?


對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


六氣者,陰陽風雨晦明也。


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


龔子才治一男子,忽低頭往暗處藏身,不言亦不答,以飲食俱背人竊食,人見之則食不下。


諸人以為中邪,用三牲祭之,其物經宿,乃妻食之亦如是,諸醫莫識。


龔云:必中鼠涎。


蓋鼠涎有大毒,用吳茱萸塞貓口,以貓涎自出,將涎水令夫婦服之悉愈。


康熙年間,予裡地藏庵有一僧,名鶴松。


忽一日藏身暗處,若見人或聞人語,即驚避。


每進飲食,必置之外室,窺視無人,然後出食之,如是數年。


適有方士視之曰:病名鼠魂。


鼠竊食為貓所逼,因驚失其魂於食物間,食之乃得是症。


治以安神藥,外加貓涎和服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2:14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


〔源按〕此症即中鼠涎,云鼠魂者,士好名故耳。


有一人痞塞,不飲食,心中常有所歉。


愛處暗地,或倚門後,見人即避,似失志狀。


此為卑 之病,以血不足故爾,人參養榮湯主之。


學士盧抱經為侍讀時,每寤心必驚惕,醫用安神補血之劑,數年不效。


時值乾隆戊寅,予至燕京,與公同寓。


初寓之日,公即問予曰:此症何故使然?


予視其脈,獨左關弦數。


予曰:《內經》云:臥而驚者屬肝,臥則血歸於肝,今血不靜,血不歸肝,故驚悸於臥也。


《三因》用羌活勝濕湯,加柴胡,治臥而多驚悸,多魘溲者,為風寒在少陽厥陰也,非風藥行經不可。


今切肝脈弦數,此風熱內侵肝臟,正經所謂血不靜,血不歸肝故也。


當用加味逍遙散,涼血舒肝,更加防風以祛其風,使風散熱解,血自歸經矣。


公從之,服數劑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2:48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大生脈湯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天冬 黃柏 川歸 牛膝 紅花 枸杞 生地水煎服,有汁加黃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3:14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平胃散


蒼朮(泔水浸,二錢) 厚朴 陳皮 甘草(炙,各一錢)


薑棗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7-7 23:33:46 | 只看該作者

奇症匯●卷之四心神●桃仁散


桃仁 大黃 朴硝(各一兩) 虻蟲(半兩,炒黑)


四味為末,先以醇醋二升半,銀石器內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黃、桃仁、虻蟲等藥,不住手攪,良久出,丸如梧子大。


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溫酒吞下五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3:44 , Processed in 0.24900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