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麻疹闡注】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0:42 | 只看該作者

廉按荊防解毒湯


治麻毒內攻。此誠萬金良方。余用之屢試屢效。從此可悟其未言者矣。


如冬月風寒甚而內隱者。


可再加麻黃。杏仁。或竟用三拗湯。加黏子。蟬蛻。荊防等藥。或因傷食而內伏者。


可於荊防解毒湯內。加枳殼。卜子。神麯等藥。或遍身青紫熱腫。腹脹喘促溺澀臍凸者。


此毒滯血凝。半匿肌表。急投涼膈散。加麻黃。石膏。葶藶子。大黃。庶或可救。若內夾痰熱。火毒亢極伏匿煩躁。或腹脹喘急不省人事者。


白虎東加元參。淡竹葉。此二說本於醫通。余意後說。夾痰者。


宜加杏仁。膽星。腹脹者。


宜加枳殼。大黃、並不可離荊芥。前胡。斟酌用之可也。


云當散不散。內有虛熱留滯於肌表。不可純用寒涼之劑。此亦經常之大法。言不可純用寒涼。則有宜寒涼者矣。


張玉潞曰。西北水土剛勁。稟質亦濃。 麻必五七日乃收。東南風氣柔弱。麻出不過二三日即化。邇來地運變遷。未有不綿延數日者。


當非難沒之比。此說是也。


又麻疹難沒。多屬於熱。亦有表裡未淨而遷延五七日不沒者。


風則表之。


食則消之。


下之。


痰則化之。


火則涼之。


毒則解之。


又宜兼用鮮生地。丹皮等藥。涼血養血以顧其本耳。


又張玉潞曰。麻見點三四日後。點燥色白。隱隱於肌肉而難沒者。


此必衛氣素弱。不能發。或衣被單薄。身貪涼快。阻其發越之機以致綿延多日。法當辛散透達。 不可遽用寒涼。蔽塞開泄之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0:57 | 只看該作者

三拗湯


治風寒外襲。麻毒內攻。 麻黃石膏杏仁涼膈散(見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1:11 | 只看該作者

卷二

 

身熱不退


麻疹非熱不出。若既出透。其熱當減。倘仍大熱者。


此毒盛壅遏也。


宜用化毒清表湯治之。


疹已沒落而身熱者。


此余熱留於肌表也。


宜柴胡清熱飲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1:24 | 只看該作者

化毒清表湯


治麻既出透而身猶大熱者粉葛薄荷地骨皮黏子(炒研)連翹(去心)防風黃芩黃連元參知母木通甘草桔梗加燈心柴胡清熱飲治沒後身熱。 柴胡黃芩赤芍生地麥冬地骨皮知母甘草加燈心廉按此亦言其大略也。


身熱而兼他症者。


宜隨症加減治之。


合下並看自見。且益見前收沒條所云當散不散為虛熱之止言常法也。


然而此條亦當合前條觀之。


倘有虛症。不至過於寒涼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1:37 | 只看該作者

煩渴


凡出麻疹煩渴者。


乃毒熱壅盛也。


蓋心為熱擾則煩。胃為熱鬱則渴。當未出時。宜升麻葛根東加麥冬花粉。已出者。


宜白虎湯。沒後煩渴者。


用竹葉石膏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1:52 | 只看該作者

升麻葛根湯


(見前)

白虎湯


(見前)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石膏知母淡竹葉甘草廉按煩渴而兼他症。當隨症加減治之。


或他症重於煩渴。當以他症為主煩渴為兼。此當統前後而觀也。


亦有火毒內蘊而不煩渴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2:13 | 只看該作者

譫妄


譫妄一證。乃毒火太盛。熱昏心神而然也。


疹未出而譫妄者。


宜三黃石膏湯主之。


疹已出而譫妄者。


黃連解毒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2:30 | 只看該作者

三黃石膏湯


(見前) 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炒)加燈心廉按云主之者。


必有輔之者也。


病至譫妄。必不止譫妄一疹矣。


如風寒痰食。


以及諸變症。 各宜隨症用藥輔之。


故金鑒下一字宜細細揣摩。不同他書之一條止一事。所謂言簡而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2:47 | 只看該作者

喘急


喘為惡候。麻疹。尤忌之。


如初出未透。無汗喘急者。


此表實拂鬱其毒也。


宜用麻杏石甘湯發之。


疹已出。胸滿喘急。此毒瓦斯內攻。肺金受克。宜用清氣化毒飲清之。


若遲延失治。


以致肺葉焦枯。則難救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3:05 | 只看該作者

麻杏石甘湯


(見前) 清氣化毒飲前胡桔梗栝蔞仁連翹(去心)桑皮杏仁黃芩黃連元參甘草麥冬重用蘆根廉按此二方。余屢用之而屢效。誠萬金良方也。


然前云臨時權變。神而明之。


此語直貫全部。讀是書者。


疑其太簡。由不能融會貫通耳。


如此二方。誠為治喘之良方。然人各異症。症各異治。風火痰食。自宜隨症加減。余治出未透而喘急者。


於麻杏石甘湯內加荊防。桔梗。 桑皮。黏子。知母。葶藶子等藥。治已透而喘急。及隱伏而喘急者。


於清氣化毒湯內加石膏。枳殼。膽星。大黃等藥。皆應手而效。故麻匯補云。風痰食火四者。


皆能氣喘。治宜祛風化痰消食清火是也。


但不宜用蘇合香丸。抱龍。牛黃等丸。亦不可純用降氣之藥。初發而喘者。


三拗東加淡竹葉。石膏。已出而喘。鼻干口燥者。


用白虎東加疏表藥。或羚羊瀉白散。便閉者。


加前胡。蔞仁。杏仁。大黃。黏子。西河柳。火喘。羚羊。蔞仁。石膏。最妙花粉。海石。次之。


此亦脫胎於金鑒二方。但少為加減耳。故備載之。


以供采用。至於麻後喘急。有虛實之分。樓全善曰。喘而有汗。須扶正氣。喘而無汗。須散邪火。虛者氣乏。身涼。冷痰如冰。實者氣壯。胸滿身熱便閉。麻匯補曰。虛者宜用補肺化痰之藥。


如人參。阿膠熟地。蛤蚧。核桃肉。納氣歸元。實者宜用白虎湯。減羚羊瀉白散。加減治之。


活人書曰。時醫每見喘急。不將麻毒外出。發表清火。而徒用蘇子順氣等藥。不反耗其血氣而致變。曰有毒痰喘甚者。


宜用栝蔞仁。桔梗。花粉。海石。金沸草等藥。消痰清火。


如痰逆壅盛者。


可用牛黃珍珠散。氣虛者加人參立應。樓全善曰。鼻孔掀開。黑如煙煤。或鼻尖連人中生瘡枯焦。或鼻干胸高者。


皆肺絕也。


急則三日。緩則十二日。死於丙丁日火克金也。


至於發直如麻。頭汗如油。鼻煽如爐。腹脹如鼓。面青唇黑者。


死更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3:34 | 只看該作者

三拗湯


(見前) 羚羊瀉白散生桑皮地骨皮甘草羚羊角珠黃散珍珠牛黃等分為末。燈心湯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3:52 | 只看該作者

咳嗽


麻疹發自脾肺。故多咳嗽。若咳嗽太甚者。


當分初沒治之。


初起咳嗽。此為風邪所郁。


以升麻葛根東加前胡桔梗蘇葉杏仁治之。


已出咳嗽。乃肺為火灼。


以清金寧嗽湯主之。


廉按云治之。


不必加減也。


云主之。


當隨症加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4:05 | 只看該作者

升麻葛根湯


(見前) 清金寧嗽湯橘紅前胡甘草杏仁桑皮川連蔞仁桔梗浙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4:20 | 只看該作者

喉痛


疹毒熱盛。上攻咽喉。輕則腫痛。甚則湯水難下。最為可慮。表邪鬱遏。疹毒不能發舒於外。致咽喉作痛者。


元參升麻湯主之。


裡熱壅盛。或疹已發於外。而咽喉作痛。


以涼膈消毒飲主之。


元參升麻湯治表郁喉痛荊芥防風升麻黏子元參甘草涼膈消毒飲荊芥防風連翹薄荷黃芩梔子(生)甘草黏子芒硝大黃(生)加燈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4:35 | 只看該作者

失音


失音者。


乃熱毒閉塞肺竅而然也。


疹初失音者。


元參升麻湯主之。


疹已發而失音者。


加減涼膈散主之。


疹沒後聲啞者。


兒茶散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4:53 | 只看該作者

元參升麻湯


見喉痛加減涼膈散薄荷梔子(生)元參連翹甘草桔梗麥冬黏子黃芩兒茶散硼砂(二錢)孩兒茶(五錢)共為細末。涼水一盞。調藥一匙服之。


廉按喉痛。可於元參升麻湯內。再加射干。山豆根。其余隨症加減。疹後失音而至不能出聲者。


名啞。多不治。宜用甘。桔。元參。黏子。蟬蛻。射干。黃芩。花粉。杏仁。卜子。 沙參。麥冬。川貝。竹肉。山豆根之類。或以竹瀝八匙。薑汁二匙沖服。再用丹參茯神。石菖蒲。麥冬。花粉。桔梗。陳皮。甘草。訶子肉之類。痰盛。加川連蔞仁。羚羊或牛黃散吹入終不開聲者。


不救。若但聲音低微不清。與此不同。養陰潤肺自愈。


又有其聲啞嗄。默睡不食上唇有瘡。則蟲蝕其肺。下唇有瘡。則蟲蝕其肛。上下不定。名為狐惑。此由內熱生蟲。水穀久虛。蟲無所食。故內食臟腑及肛。而外見唇口也。


此候最惡。治宜黃連化丸主之。


便結桃仁承氣東加減服之。


先用苦參煎湯洗之。


後用末藥敷治。京山郭某有子患此疹向系金竺天醫治。病既大危。令其生邀余看視。其聲啞嗄,嗆飲。上下唇內。及舌上。舌根。喉間。俱有瘡。其脈軟微。余決為不治。果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5:16 | 只看該作者

牛黃散牛黃


青黛黃柏硼砂雄黃冰片共為末。先用薄荷湯。漱咽後次入神效。 黃連化丸治狐惑瘡。 黃連(二錢)蘆薈(一錢二分)干蟬(一錢二分)蕪荑(一錢五分)川楝子肉(一錢)加檳榔。雄黃。青黛。黃芩。胡連共為末。用烏梅洗淨去核。搗膏和丸米湯下。或杏仁湯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5:32 | 只看該作者

清熱黃連犀角湯


治狐惑。 犀角(二錢磨沖)黃連(一錢)木香(三分研沖)烏梅(四個)桃仁湯治狐惑唇口生瘡。聲啞不出。 桃仁槐子蘄艾(各三錢)棗十個。水二鐘。煎至一鐘。分二次服。 狐惑瘡末藥川連黃柏青黛檳榔(各一錢)雄黃杏仁使君子肉(各一錢五分)石膏(五錢)蕪荑松花(各七分)枯礬(五分)共研細末。先用香油調成塊次用涼水調薄塗瘡上數次自愈。亦可加蘭香葉燒存性研末。共調。此方再加胡連。蘆薈化蟲丸。可治鼻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5:52 | 只看該作者

牙疳


廉按。牙疳為麻後之大症。此編不見者。


見於外科牙部也。


口臭生瘡。為牙疳之兆。白虎湯。清胃散。主之。


戴元禮用甘桔湯。黃連解毒湯。涼膈散。若兼泄瀉。脾虛有濕者。


加味連理湯。外以薑柏散抹之。


陰虛者。


甘露飲主之。


經曰。上牙疼陽明受熱。下牙疼腎虛不能制火。大抵胃熱即血熱。治宜涼血清胃。各依經絡加引經藥。上正四牙屬心。加川連。麥冬。下正四牙屬腎。加黃柏。知母。上邊四牙屬胃。加葛根。川芎。下邊四牙屬脾。加升麻。白芍。上左盡牙屬膽。加連翹。膽草。下左盡牙屬肝。加柴胡。梔子。上右盡牙屬大腸。加枳殼。大黃。下右盡牙屬肺。加黃芩。桔梗。上下牙床腫。涼膈散加石膏。知母。升麻。內床曰齒。外板曰牙。牙齒腎之標。若齒縫疏豁。動搖脫落。六味地黃丸主之。


口糜者。


口中糜爛或時出血。宜清心脾胃。三經之火。兼潤大腸。用金花消毒飲為主。化毒湯。清胃散俱可用。陰虛有火者。


犀角地黃東加麥冬。元參。或甘露飲主之。


至若脈弱熱微。唇白形寒。口中不臭。下利。不思飲食。此由脾虛火炎。宜用理中湯。外以上桂末吹之。


牙宣者。


口臭齦腫。牙縫出血。欲成牙疳也。


宜清胃化毒等方加側柏葉。或白虎東加升麻。青黛。梔子。連翹。元參。丹皮。或用益元散。冷水調服。


如陰虛火旺。用甘露飲牙疳者。


上下齒腐爛也。


此由陽明火毒。其症最危十死七八。必須內外兼治。內服犀角地黃湯。加葛根。川連。石膏。 大黃。外以玉阿散。黃龍散調治。至於身體大熱。面目浮腫。環口青黑。今日方見黑點。明日即至穿腮。落齒。鼻崩。唇脫。不能飲食而死。名曰走馬。喻其速也。


外面患處用豬肉貼之。


吹口丹調治。或灸唇下陷中承漿穴。岐伯曰。口臭可治。鼻臭不醫。鼻梁上發紅點如珠不治。上唇龍門牙落者死。蒂中紅腫。難於飲食者死。總之此症皆當以石膏重劑治之。


必胃強能食。堪勝重劑。否則難治也。


切忌冰麝。余有女學生金某之女。年二十余。見疹六七日俱已收沒。惟鼻梁上一點未收。其色如珠。上唇龍門牙微痛。身亦微微潮熱。前醫以參麥六味湯治之。


歷五六日漸甚。其弟至余齋中乞方。余曰。此症甚危。非數日可愈余至其家。按脈。右寸關獨強弦。余亦有餘。余飲以白虎承氣湯。兼生地。白芍。丹皮。黃芩。麥冬等藥。 連服十六大劑。其初所下者。


如泄瀉。或紅或黑。至是始吐紫血數碗。鼻梁紅點隨散。齒痛亦愈。其人困倦已甚。奄奄若無生氣。舉家旁皇。余曰無畏。其病已愈。但補其元氣可也。


余飲以六味地黃湯。加人參。麥冬。歸身。白芍數劑。元氣稍復。去人參。麥冬。服歸芍六味湯五十劑而愈。此症若非用如此重劑。則必不救。然非余之學生。及其家之相信。余亦不敢擔抬。甚矣。


醫之難也。


然而認症不的而誤藥之。


則又為殺人之刃矣。


馮楚瞻曰。脈微無力脾虛。口不臭者。


宜用理中湯之類。陰虛胃熱。宜甘露飲加石膏。羸瘦陰虛者。


六味地黃丸加犀角。總宜憑脈用藥。勿執定麻為陽毒。蓋諸病皆有始中終之殊也。


牙床腐爛無膿血者不治。口臭涎穢穿腮破唇者不治。通口色白者不治。黑腐不脫牙落無血者不治。吹藥涎從外出者生。涎毒內收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23:16:08 | 只看該作者

清胃散


治牙痛牙宣。口臭口瘡。 黃連石膏升麻生地丹皮連翹元參甘草粳米出血加側柏葉白虎湯統治牙症。見前。 甘桔湯甘草桔梗黃連解毒湯(見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3:5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