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諸虛進食生血氣並論】
夫人稟陰陽、五行、運氣、榮衛而保全其身一,凡身中或有毫杪疾患無非因臟腑虛冷,臟腑虛冷則榮衛不調,榮衛不調則疾生矣。
又況虛冷之極又能生其虛陽,或手足腰腎及眼目口齒三焦六腑值病之亟則各能死人。
且如左右手三陽三陰十二經脈,皆須用有胃氣或加之有疾,而無胃氣者不問病之輕重,不救。
何謂須用有胃氣緣胃受穀氣,穀氣生則能生氣血,氣血壯則榮衛不衰,榮衛不衰則病自去矣。
如五臟六腑表裏之間皆出自穀氣而相傳授生氣血而灌蔭五臟,或氣血不足則五臟六腑蔭無所自。
況加之於憂愁思慮、喜怒不常、起居勞役、飲水不節、房事過多、衝雪冒霜、伏暑鬱熱,損失耗散,則病生焉。
且如季春、季夏、季秋、季冬,一十八日之間,脾土於此時旺極,每遇此際,腎水受克,故當補腎。
所以心、肺、肝、脾、腎各有衰旺,各有相生、相克。
如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遇旺則克之愈甚。
凡受克處,故宜補。
然春補脾,夏補肺,秋補肝,冬補心,古之賢人平居無病,亦常用方藥法度調護脾胃,使進飲食而全穀氣,凡百皆得其宜。
如今之庸醫用意皆錯,姑舉一二而為證然。
且如腎經衰敗,則以天雄附子之類而言補腎,且腎本屬北方壬癸水,喜濕惡燥,反用天雄附子至燥藥,豈能補乎腎耶況腎經虛則乃五臟六腑衰極而漸至腎,則諸病生焉。
凡下部腎經虛者不必補之,至妙之法有二:一則但補脾護胃,使進飲食而全穀氣;
一則所謂生血氣者,可每日夜半子時,乃北方正候當此之時,腎水旺極,則攝血化精,精氣全則實,腎經不虛,病自去矣。
男子則攝血化精,女子可通月事。
若穀氣不全,則氣血不生。
氣血不生,則當夜半子時,腎水雖旺,則血不能償,其腎所攝無精可化,丹田不固,腎自虛矣。
以此觀之,凡腎經並五臟虛敗,醫者不識源流,枉用其法,初不能損於病乎今則具列先補脾胃、後調氣血二方並法,悉皆備集,予不欲私為已有,用傳好事云耳。
戊巳圓:治丈夫、婦人稟賦怯弱,飲食無味,氣血衰敗,肌肉不生,項背拘緊,腰腳無力,胸膈膨脹,多睡少寤,終日昏朦,夜多異夢,及積年脾蟲,時下噁心,噫酸吐水,小兒吐乳,大人
翻胃,並皆治之。
此藥能護脾開胃,進飲食,長肌肉,生氣血,化精益髓,全胃氣,丹田不竭,腎經不虛,是此藥功也。
茴香三兩,揀淨 甘草一兩,炙 浮椒五兩,乃胡椒也,揀淨 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朱砂半兩 白茯苓三兩 香附子半兩右為細末,生薑汁打麵糊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圓,空心白湯送下眼。
又方:石菖蒲二兩 白茯苓三兩 白朮二兩 茴香一兩半 青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去穰右為末,每服二大錢,棗湯調,空心服。
又方:枳殼二兩 木香一兩半 丁香半兩 青皮一兩半,去白 牡蠣二兩半 甘草 白茯苓一兩右為細末,米飲送下三錢,不計時候。
又方:治大人、婦人、小兒唇青面黃,肚裏冷痰牽引小腹,以至翻胃換食嘔吐,口苦舌乾,少寐多寤`腳手不掣,遠年日近一切脾胃冷病悉能除愈。
有一婦人年四十餘,患十年翻胃,面目黃黑,曆三十餘人醫不取效,脾腧諸穴燒灸交遍,其疾愈甚。
服此藥不五七日間,頓然無事緊忍,服至一月日遂去其根。
自是服之不三五服,些少脾疾立便痊平。
能全胃氣、生肌肉、進飲食,順榮衛,常服大有補益,悉試悉驗,幸毋忽焉。人參一兩 茯苓二兩 附子七錢重,炮 去皮臍一兩 牡蠣一兩,煅 粉草半兩 草耆一兩,鹽炙右為末,每眼三大錢,鹽湯點服。
忌生冷、油麵、黏膩等毒物,無不效者,甚妙。
又方:浮椒二兩 茴香二兩 粉草一兩右三味每為末,服二錢,熱湯點服。
忌毒如前。
化痛圓:治丈夫、婦人、小兒年深日近沉積症塊。
面色黃青,時上搶心,吐水吞酸,舌生白沫。
婦人積年月經不調,漸成血氣或蠱塊,中焦之間復如杯碗,連年累月,漸至瘦瘠,寒熱往來;
一切脾胃受寒久不痊癒之疾,並皆治之。
巴豆五西,去油膜 蓬莪朮三兩,醋煮 三棱三兩,醋煮 丁香皮二兩 木香一兩半 厚朴三兩 石菖蒲二兩 良薑一兩 虻蟲一兩半 川牛膝一兩 香附子四兩 石蓮二兩右為細末,稀麵糊為圓,如小綠豆大。
積年症瘕成塊,第一服用熱水下二十圓,自後每日三圓五圓,更量虛實加減與之,五日去盡積塊。
日近脾胃有積者,每服五圓飯飲吞下,一服取效。
婦人血氣成塊及血瘕,每眼二十圓,蘇木用酒、童子小便各一半煎五七沸,令溫,空心吞下。
自後每日用溫酒下三圓,其血塊逐旋消,從大小二便去盡,自知。
小兒蛔蟲腹痛不能忍,日夜叫喚,百藥不救者,橘皮湯下七圓,立效。
諸蟲皆下,常服白湯或薑湯下三五圓。
中酒及酒積大便鮓臭者,白湯舊酒各半,吞下七圓,立效如神。
一切噫塞,心下硬痛,皆用棗湯下五圓,不拘時候。
衛真湯:治大人、婦人元氣衰憊,榮衛怯弱,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虛,夜夢鬼交,覺來盜汗,面無精光,唇口乾燥,耳內蟬鳴,腰背倦痛,心氣虛乏,精神不寧,驚悸健忘,飲食無
味,日漸瘦悴。
外腎濕癢,夜多小便,腰重冷疼牽引小腹,足膝緩弱,行步艱難,婦人血海久冷經候不調,或遇期不至,或一月兩來,赤白帶下,漏分五色,子宮感寒,久不成孕,並皆治之。
此藥大能生氣血,遇夜半子時腎水旺極之際償腎收攝,男子攝血化精,實丹田填五臟,諸病未萌之前皆能制治,使不復為梗。
是藥也,每賑多寡具列在前。
川當歸三兩 人參一兩半 金釵石斛五兩 茯苓 木香 肉豆蔻 山藥各三兩 生地黃二兩半 熟地黃三兩 丁香一兩 青皮一兩 川牛膝二兩,童子小便。
酒各半,浸一宿右為細末,每服三大錢,溫酒調下,鹽湯亦得。
空心食後一服。
婦人諸疾,用童子小便同溫舊酒調,空心下。
丙丁圓:生血養氣,升降水火,化精補腎。
附子一個九錢重者,炮川烏一個七錢重者,炮當歸二兩 赤芍藥五兩 沉香五網右為細末,浸當歸酒,煮稀糊為圓,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二十圓,漸加三十圓。
食前空心鹽湯酒下,婦人淡醋湯下。
又方:治男子、婦人一切虛冷之疾,活血駐顏,減小便,除盜汗,治婦人久不生產,似滯疾而非,其時有遺瀝,並皆治之。
功驗不可具述。蒼朮 吳茱萸 破故紙 葫蘆巴已上各一兩 川薑 草烏已上各半兩,並炮山藥二兩右各炮治,同為末,臘糊圓,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圓,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婦人艾醋湯下,日二服。
丈夫四十歲巳上者,可常服,耳目永不昏聾,髭發不白。
又方:回陽小浴法川烏 沉香 紫稍花 蒺藜 蛇床子酒浸一兩 兔絲子各等分右為末,冷熱水如圓,如彈子大,每服一圓,湯三大碗,椒二合,蔥二握,用闊口瓶同煎二碗,去卻蔥根椒,
安身於瓶口上薰,如入得手則浴之,冷便止。
女人帶下赤白者,依此薰之。
留取藥,得三次溫過薰洗,妙。
又方:治後生、大人、婦人房事不節,漸至虛損,行步如踏空,夜夢從高墜下,及夢大小諸般水等,並皆治之,常服永無虛病,雖二十歲亦可服。
人參 白茯苓 川牛膝酒浸一兩 地骨皮真者 川當歸 熟地黃各等分右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圓,溫酒或鹽湯空心下,常服只二十圓,用三五匙乾飯壓下;
服三五日後,每日飽飯後及臨臥時服。
局中雞蘇圓五十粒不嚼破熟水吞下,次又服前藥,百病皆去,雖百歲鬚髮不白。
此藥餘日二十,歲服之不歇,甚妙。
又方:治後生丈夫酒色過多,下元虛憊,膝軟乏,小便滑數,外腎濕癢。
菟絲子五兩 石蓮肉二兩 白茯苓一兩 山藥二兩 茴香二兩 五味子五兩右為末,稀糊為圓,如豆大,每服四十圓,溫酒或鹽湯空心下。
如腳氣及腳膝無力者,木瓜酒空心五十圓晚餐前再服,立效。
又方:補虛損,老少皆可服,一切虛證並皆用之。
人參 桂 茯苓 黃耆 熟乾地黃 川芎 甘草 川當歸各等分右各依法事治為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二枚,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又方:治勞嗽及虛證及鼻流清涕,耳作蟬鳴,眼見黑花,一切虛症,丈夫、婦人皆可服,少年服亦不妨。
北五味子二兩 鱉甲三兩 厚物地骨皮三兩右為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
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任意服三十五十圓。
婦人醋湯下。
此方乃曲江人家秘方,余服之大有功效。
處方有理者,人皆欽羨。
妙甚!妙甚!
又方:補虛損,治勞倦,一切虛極欲垂死者。
甘草三兩 蒼朮一斤,米泔浸一宿,切作片於用韭白一斤細切,同令盦過一宿 川椒四兩 草烏半斤,水浸一宿切作片子同鹽四兩,令貪一宿,次日炒乾右共為末,用好舊糟六斤,同搗三五十杵,令勻為圓,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三十圓,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婦人淡醋湯下。
又方:治胸滿氣噫,下部冷,腹療痛。
半夏八兩 生薑六兩 橘皮四兩 桂二兩 吳茱萸五兩,湯泡洗一次右咀,用水十升,煮取四升,分五服,冷又再溫,空心食前服。
余少年時,曾患臍腹療痛,初不疑其虛,遍服諸家藥,無獲效者。
餘遂診之,則覺是虛證,合此藥。
一劑服未至半劑,頓然痊瘥。
又方:治下部冷極,臍下及小腹痛不可忍者,一服取效。
赤石脂 乾薑各十兩右二味為末,麵糊為圓,如碗豆大。
每服十圓至三十圓,空心飯飲下,日三服。
禦方二仙散:治腎氣蓬莪朮一兩 茴香二兩 阿魏三錢,真者右三味為末。
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金鎖正陽丹砒一兩,火煅 巴豆十兩,去油 烏頭一兩 炮木鱉六個 雄黃半兩右以上並為末。
用黃臘瀝青好者各一兩半,黃丹一兩,朱砂一兩半,細研,溶熱入前項藥末,乘熱圓,如雞頭子大。
每服一圓,常服,空心鹽湯下。
小腸氣痛,炒茴香、酒冷下,木通煎湯下。
滑腸脫肛,乾薑、艾同煎,酒溫下。
心氣痛,燒錢淬醋下二圓。
氣塊、齧乾,抒子下一圓。
婦人紅脈不行,及產後諸疾,當歸酒下。
眼多冷淚,鹽椒湯下。
《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卷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