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宴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4-14 10:4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宴菜

 

「宴菜」也寫作「燕菜」,是金門特有的筵席菜。

 

金門菜一般說來都傳承自廈門,用料廣泛,擅長烹煮海鮮及當季物料,重視原汁原味,善用火候,作法以蒸、炒、炸、燉、餾、煎等為特色,因此菜餚新鮮、清淡、香脆,是中國八大菜系中閩菜的代表之一。

 

「筵席菜」在金門縣被稱為「館棧菜」,金門的筵席出菜道數,一般為十至十二道菜,出菜有一定的順序,大致是「一盤一碗」,湯品和乾盤交叉出菜,例如:第一道菜「冷盤」,第二道菜「宴菜」,第三道菜「對菜」,第四道菜「全雞」,第五道菜「鹹點心」,第六道菜「甜飯」,第七道菜「全魚」,第八道菜「豬腳鮑魚湯」,第九道菜「對菜」,第十道菜「蹄膀配刈包」,第十一道菜「魚丸湯」,第十二道菜「禮餅配鳳梨湯」(或桂圓湯)。

 

菜名講究吉利喜氣,討個好口彩。

 

「宴菜」通常是金門筵席中第二道上桌的菜,類似台灣筵席中第二或第三道出菜的「魚翅羹」。

 

金門「宴菜」是利用金門縣當地所產的大白菜,切絲後再加上同樣切成細絲的筍片泡煮,然後加上大骨、三層肉絲,再煮4-5個小時,最後加上肉絲、香菇、金茸、高湯,並以太白粉勾芡之後起鍋。

 

「宴菜」最大的特色是幾乎所有的材料都切成細絲,無論是白菜、竹筍、紅蘿蔔、香菇、瘦肉都是切絲,加上本身即為細絲狀的金針、金針菇,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充滿纖維。

 

金門縣每一家餐館製作「宴菜」所使用的材料會略有不同,但白菜與筍絲是無論哪一家都會有的食材。

 

「宴菜」的起源據說是因為金門早期生活困苦,不易取得閩南筵席料理中必備的「魚翅」,便以容易取得的大白菜代替魚翅,加上金門縣海濱過去容易取得的「沙蟲」曬乾磨成粉狀入湯做湯底,來增添料理中的海鮮味,成為金門在地的「魚翅羹」。

 

但如今沙蟲數量減少,「宴菜」使用沙蟲做湯底的情況也不像以前普遍,但是形似魚翅羹的「宴菜」卻依然在金門筵席中出現。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031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8 23:49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