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嗲】 蚵嗲在台灣小吃中,與蚵仔煎和蚵捲同是蚵仔運用的三大料理之ㄧ,這三種料理都有類似起源傳說,也都與鄭成功相關。
1661年,來自福建的鄭成功軍隊,依計畫從臺南安平北方的鹿耳門溪口,攻入台南,之後也採取圍城政策,逼使據地的荷蘭軍投降。
因為當時軍糧米食甚為缺乏,在情非得已之下,使用蕃薯粉、水及現成撈獲蚵仔,加以裹粉油炸。
這就是最常見的蚵嗲起源由來。
不過,也有資料指出,該菜餚小吃作法,實為福建移民攜至台灣。
今蚵嗲作法與昔日差不多,不過主材料豐富許多。
以四人份為例,蚵嗲需要半斤鮮蚵半斤、豬肉肉絲4兩、韭菜4兩及高麗菜6兩。
另外,也要準備豆粉2杯、玉米粉半杯及在來米粉四分之ㄧ杯等裹粉,除此,也可隨個人喜好準備蒜末、糖、香油及太白粉、鹽、醬油、甜辣醬及五香胡椒粉等調味佐料。
在做法方面,首先是要將鮮蚵洗乾淨再將放入熱油鍋中加熱。
數分鐘後,將預熱蚵仔取出抹上裹粉粉漿,填入主材料菜、肉絲、及淋上粉漿入鍋炸至定型後,炸至金黃。
因為手續繁瑣,今食用蚵嗲都至小攤店家,會連同其他炸物一同販售的蚵嗲,也可以配上四神湯或青草茶搭配。
販售蚵嗲的店家遍及西部養殖蚵仔業所在鄉鎮,舉凡高雄縣(註1)、嘉義縣布袋鎮、台南北門、東山、安平、麻豆、雲林縣、及彰化王功等地,都可以看見以新鮮蚵仔作號召的蚵嗲店攤。
以彰化王功為例,一條街就有十數家,旅客來到這裡,除了欣賞海景觀點外,也可以吃道新鮮蚵仔做成的蚵嗲。
另外,在北部的小吃攤家,蚵嗲則為搭配鹽酥雞攤的販售物品。
以夜市小攤為例,一份蚵嗲約在二至三十元左右。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