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嘉義城隍廟】 歷史沿革:嘉義設縣之初,原無城隍廟,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諸羅縣令周鍾瑄有感於嘉義有城隍(及城池之義)而無廟,始於縣署南方(昔城內中和街,即今忠孝路東市場東側),紅毛井北方(今蘭井街八十三號附近)俸建城隍廟,為七包三進式的大廟。
並立碑紀事,自此之後,凡是守土官入境,必先齋宿於城隍廟中。
由於初創的城隍廟幾乎為周鍾瑄獨資,樑柱所用僅為小木,垣牆亦僅使用泥土興建,到了雍正十年(1732)已毀壞不堪。
而由知縣馮盡善像地方士紳募捐修繕。
第二次修繕則在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十月,由縣宰張所受捐出薪俸,邑紳林振坤等董事負任重建,地方人士亦多所捐獻,共得銀二千餘金。
翌年端月(正月)落成,宮室莊嚴高聳,而成為諸羅城最華麗壯觀的宮廟。
同治元年(西元1862)帶萬生舉眾圍攻嘉義三次,嘉義人心惶惶,城隍爺蒙示籤詩:「有禍不城殃」,人心遂定。
此事於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由欽差大成沈葆楨上奏朝廷,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城隍爺顯佑伯被加封為綏靖顯佑伯,成為台灣各級城隍中唯一加尊號的神祇。
今城隍廟前殿於昭和十一年五月(西元1936),由市尹伊藤英三發動勸募十萬日元,翌年動工,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十月竣工成今日風貌。
建築特色:嘉義城隍廟由三川殿、拜殿、正殿組成,後殿則為現代鋼筋混凝土造六層樓高建築,建築平面格局成「工」字形,方位座東朝西,為典型的街屋式廟宇。
現今城隍廟為泉州溪底派匠師王錦木主司其事,於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重建,具傳統建築特色,為典型的街屋式廟宇配置,建築規制富麗,三川殿精緻大方,拜殿裝飾巧奪天工,正殿莊嚴肅穆,格局尊貴,呈現空間秩序的美感。
嘉義城隍廟建築在展現大木匠師泉州溪底派特色,尤其在綱目斗拱上使用技巧純熟,樣式多變化,在三川殿步口上即有相當精彩之表現。
而「藻井天花」之運用也相當頻繁,三川殿、正殿內小巷(次間)長方形、拜殿八卦藻井作法,皆構思奇巧。
在三川殿與正殿之間,留設中庭,即天井。
兩旁則設廊,廊道上可以擺設寺廟擁有的「肅靜」、「迴避」等執事牌。
有些寺廟還將走廊闢個圓洞或八角門,與護室連通。
正殿的平面較為嚴謹,殿內有四根高大的柱子頂住屋頂,稱為「四點金柱」。
殿內分為中龕與左右龕,供奉主要神祇及配祀之其他神明。
殿之前廊左右闢門連接護室,如果有後殿的話,正殿後方又會闢小門,連通後面的廊道。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8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