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孫雅各】 長老教會宣教師,美國南達科塔州人,1927年畢業於普林斯頓神學院,1927年與孫理蓮(LillianDickson)結婚,受到學生海外志願宣教運動(StudentVolunteerMovement)影響,接受加拿大長老教會徵召為宣教師,同年10月抵達臺灣。
一直到1940年因局勢惡化被迫離開臺灣為止,他先後擔任淡江中學代理校長和臺北神學校(今臺灣神學院)校長的職務,並協助北部教會年輕傳道師、長執推動教會革新運動,史稱「新人運動」。
1940至1945年間轉至南美洲英屬蓋亞那從事原住民工作,並建設一間神學院。
1946年返回臺灣後,他繼續領導臺灣神學院,在20年間將其從僅有2位專任老師、幾十位學生的小學院轉化成擁有11位專任老師、超過160名學生的正規神學院,並將校址從牛埔庄(現今臺北市中山北路臺泥大樓)遷至美麗幽靜的陽明山嶺頭現址,且親自苦心經營校園的規畫與建設。
同時,他也全心投入臺灣原住民的宣教工作,不屈不撓地創建了385所教會,4個中會,也為數千名原住民基督徒洗禮。
此一工作被普世基督教界稱為「二十世紀的神蹟」。
孫雅各具有美國人個性爽朗親和、手腕靈活的特質,與先前的加拿大宣教師相當不同,且行事著重規模和實效,並兼具行政經營才能、開創性和遠見。
他們夫婦和當時總統蔣介石夫婦的私交也帶來不少處事上的便利。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