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齋醮】 道教設齋建醮以闡行度生度亡教化的科儀總稱。
齋醮儀式都與他界、靈魂有關,即此界與他界之間的溝通;
民眾在同一生命觀與宇宙觀的文化心理下,藉由道士傳承久遠的儀式演法,並實際運用其宗教修行、法物、法術,使人獲得罪愆與關煞的解除,而安頓身心與平安獲福。
早期道教發展史上,齋與醮二字分別使用:懺悔解罪、拔薦亡魂者稱為齋;
祭祀陽神、酬願祈福者稱為醮,唐代後常合用而並稱齋醮。
「齋」原義戒潔,取義古人祭祀前必先齋潔心神、清滌思慮,專致其精而後交於神明;
自初期蜀漢天師道所倡行的「三官手書」的首過上章,發展到轉經禮懺的解罪齋儀,上為家國禳災祈福,下為個人赦解救度。
今日臺灣常見的齋儀,如拔度新亡俗稱為「作師公」的黃籙齋法,與賑濟孤魂滯魄的普度儀式。
家族拔度齋儀規模從半天的「靈前繳庫」,至三晝夜的「黃籙大齋」不等,通常在出葬「發引」前完成;
普度科儀除農曆7月舉行外,兩天以上的齋儀與建醮皆可見,必配合豎旛、揚旗,並有施放水燈科儀。
「醮」本為祭祀星辰,酬神醮謝,而後凡是敬備蔬果,延真降靈,荐誠於天地,禱禮於神靈的道教公眾性祭典,統稱「建醮」。
主要功能是潔淨與安鎮,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
臺灣常見的醮典,依時間規模來分,曾有長達49天的羅天大醮,也有短僅1天的謝土醮;
依時間規律性與功能區分,不定期舉行的如謝土醮、慶成醮,禳災性質的水、火醮與路醮;
較為定期舉行的如祈福驅祟的王醮(或稱瘟醮)、祈安清醮。
建醮慶典依時程可大分三階段:(一)預告日(上〈通醮表〉)、豎燈篙日及建外壇日,最少要有天師、北帝、觀音與福德四壇;
王醮無外壇,重點為王船的建造入寮。
(二)封山禁水(不進行漁獵、意指吃素)、禁屠、禁曝等齋戒期,宮廟建醮委員會依傳統公告醮典期間信眾所要遵守的戒約與相關禁忌,這種帶有神諭與集體制約的力量,目的在從外在的身齋開始,逐漸向內以達到心齋的齋潔效果。
(三)建立內壇以演行道教科儀,道士團演法場地內外依科結壇立像,以法天象地;
並布置鑒醮神明與醮首斗燈,完成朝元玉京金闕神聖中心的建構。
經由醮典相關諸神的迎請恭送、科儀的闡行、經典的轉誦與文檢的呈達,達到祈求合境平安的願望。
整個醮典兼具嚴肅的祭儀與遊戲的歡慶,時程由平時進入慶典的非常時空,漸進而有區隔,而後再回復日常的時空與生活,讓參與信徒融入渾沌與有序交錯的宗教節奏,體會醮典之美與節慶之歡。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