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龜山壽山巖觀音寺】 位於桃園縣龜山鄉嶺頂村西嶺頂18號的壽山巖觀音寺,故名思義,就是主祀觀世音菩薩,是本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更是龜山地區歷史相當悠久的古廟之一。
【廟宇沿革】壽山巖觀音寺緣起於清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當時開山祖師沙彌順寂自南海普陀山潮音洞恭請觀世音菩薩正二媽神尊來台,由滬尾港(現今淡水港)上岸,輾轉來到龜山,因見天色已晚,故寄宿汪斗家,翌日啟程就道,突覺腹痛難忍,乃來到現廟址的古榕樹下偃臥,忽夢見觀世音大士現身於寮前,驚醒後腹痛頓癒,遂悟大士欲在此安身,因此於現址結一草廬安奉。
清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因村民感念觀世音菩薩護佑,因此在乾隆二十八年興建一棟「三草庵」,安奉觀世音菩薩。
乾隆五十八年,為平定海盜,福建水師兼台灣總兵哈當阿前來祈願,到乾隆六十年平定海盜後,才由朝廷撥款鳩工興建新廟,至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落成,哈總兵親題「慈帆廣濟」一匾,以酬佛恩,朝廷並正式命名為「壽山巖」觀音寺。
之後經過多次修建,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大正四年)重修正殿,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開闢壽山巖公園及蓮花池,民國五十二年成立「財團法人台灣省桃園縣壽山巖觀音寺」,民國七十五年添建凌霄寶殿,於民國七十八年完成迄今。
【祀神傳說】觀世音菩薩,又譯為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別脅侍阿彌陀佛左右,並稱「西方三聖」,同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無量壽經》記載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的候補佛;
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成佛,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雖然觀世音菩薩乃屬於佛教信仰,但由於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遭遇災難不祥,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觀照無遺,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又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因此道教與一貫道亦十分尊敬觀音菩薩,在道教中稱為「觀音大士」、「慈航真人」,在一貫道中稱為「南海古佛」,是台灣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由於在台灣觀世音菩薩多為女性造型,因此與天上聖母媽祖為台灣最受崇信的兩位女性神祇。
【特色】懸於正殿的哈總兵親題「慈帆廣濟」匾額,為壽山巖觀音寺最具歷史價值之古物之一,更為觀世音菩薩神威顯赫之史蹟。
而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佛祖聖誕,是壽山巖觀音寺最隆重的祭祀與酬神節日,因此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