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二次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22:0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二次葬

 

墓葬在考古學中一直都是極佳的研究主題,其原因並不只是那些隨著墓主一同被埋入的陪葬品,而是藉由對墓葬所反映出的喪葬形式、喪葬制度來推測當時人群的社會文化內涵。

 

相對於只進行一次喪葬儀式之後便不再移動死者的「一次葬」而言,「二次葬」是將死者遺骸從原先(第一次)已擱置的地點再取出,經再次的儀式與加工後重新置入的行為,民間常稱為「撿骨葬」或「洗骨葬」,地點可能是原先第一次擱置的地點或另擇新點;

 

遺體的處理常見的有將遺骸清洗整理後再置入甕罐之中,考古學上通常稱為「甕棺葬」,但不一定所有的甕棺葬都是二次葬,也有將遺骸重新排列後再埋入土坑中或置於洞穴內等種種做法。

 

(邱鴻霖2004,p.63)一般而言,判定某一墓葬是否為一次葬或二次葬可從下列數特徵著手:1.骨骼排列方向與相對位置相較於一次葬而言,施行二次葬的骸骨由於經過取出、施行儀式或加工後再置入墓穴的處理過程,骨骼排列方向與相對位置通常與人體自然姿態有所不同,如整齊堆放的肢骨或頭骨下方承接肢骨等等現象。

 

從民俗學來說,各種骨殖放置的部位和方式,都有一定的含意,可以與民俗學相關資料加以比對。

 

(殷瑋璋1985:p.52)2.骨骸完整程度二次葬的遺骸多不完整,因在第一次埋葬的過程中,遺體有些較小的骨頭已經腐化,大多數僅剩下主要的骨骼如頭骨與肢骨。

 

或是於某些因素,遷葬時只挑選某些重要的部分如頭骨、骨盆等等,造成墓穴中遺留的骨骼不全。

 

由於在保存與區辨上的不易,二次葬在考古發掘時較難辨識出。

 

但仍有某些遺址如宜蘭淇武蘭遺址,其下文化層部分推測為二次的可能性極高。

 

(邱鴻霖2004:63)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825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09:39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