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人獸形玉玦】 新石器時代晚期重要且特殊玉製裝飾品。
出土數量少且造型特殊,為臺灣史前時代典型之代表器物。
主要發現於卑南文化、花岡山文化、丸山文化、圓山文化,可能也在麒麟文化發現,主要分布區域為臺灣北、東部新石器時代晚期。
北部十三行文化與南部北葉文化亦曾出土少量此類玉器,其年代已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最後階段以及金屬器時代。
臺灣史前時代耳飾玦形器為重要的裝飾品類,從考古發掘出土可知,此類器物在新石器時代通常以玉材製造,但亦有少量板岩製造。
進入金屬器與金石並用時代後,則以玻璃材質製造之玦形器為主,從形制而言具有沿續性,當為文化發展受外來材質影響所致。
在各類耳飾玦之中,以扁平素玦、扁平四突起玦、細瑗形玦最為常見,其他如長方形玦、長條形玦、掛鈎式玦、几形玦較常見於卑南文化,至於人獸形玉耳飾則極為罕見。
人獸形玉玦區分為雙人式、單人式二大類。
雙人式又因外形可分為甲、乙二種形式。
雙人式人獸形玦玉耳飾由二組直立的人像組成,其外形完全相同,無法分辦男女性別,人像頭部頂著一隻獸類動物,做為相連部分,獸像為側身形式,雙人式之甲類主要為類似貓科動物,卑南遺址出土的標本多為此類,雙人式之乙類主要為類似鹿科動物,獸頭有多枝分岔的角狀突起或突出,但也有類似其他動物的形象,芝山岩遺址圓山文化層主要出土為此類,至於宜蘭丸山文化的丸山遺址,則甲、乙類都有,仔細分類可能還有更多不同類種。
單人式目前僅見於卑南遺址與平林遺址,形式以單人頭部頂著一隻獸類為主,出土數量較少。
就考古發掘出土之狀態,得見做為陪葬品,亦出現於遺址之灰坑或文化層中。
見於墓葬者通常完整,見於灰坑或文化層中的大多為殘件。
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玉耳飾,推論為單件式的佩戴,丸山遺址的則是成對的出現於墓葬中,可能為成組配戴。
此類器物形制並未沿續至較晚階段,十三行遺址發現的一件人獸形玉玦耳飾殘件,雖出土於文化層中,但無法確認為當時人群使用之器物,亦可能為史前人採自其他遺址的文化遺物。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