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全名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灣大學文學院。
其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之「土俗人種學講座」;
1945年,原帝國大學改為國立台灣大學,該講座亦隨之更名為「民族學研究室」,附屬於文學院歷史學系。
1949年台灣大學於文學院設立「考古人類學系」,原「民族學研究室」的相關資源同時併入該系。
1956年成立碩士班,1982年改稱「人類學系」,1997年設立博士班,自此成為全國第一個人類學從學士至博士完整學程的教學單位。
以北美人類學傳統為依據,設四大分科-考古學、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與語言學,教學主要強調整合性之人類學研究取向;
但以前兩者為主。
系館位於學校羅斯福路正門進校方向左前方的洞洞館三建築之一,館內除教室和教師研究室外,尚包括人類學資料研究室、標本陳列室、田野資料整理室、攝影室、標本資料室、考古標本儲藏室等。
該系標本在「土俗人種學講座」時期即已開始收藏,如今所藏標本為該系和台大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目前民族學標本約有三千多件,包括台灣各地區原住民的傳統器物和衣飾;
另有部分來自海南島、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不同族群的代表性生活用品。
考古學標本的主要來源為田野課程或執行研究計畫由各遺址發掘而出或地表採集之文物,主要為台灣各地史前文化之遺物,以及少數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所見之標本。
除器物標本外,亦藏有相關主題的影像和原始文獻紀錄。
多元的出土考古文物呈現出台灣史前文明的豐富性,亦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標本陳列室除供教學研究之用,並適度對外開放參觀(周五上午)。
出版刊物有:1、期刊--「考古人類學刊」;
2、不定期出版之專刊--「考古人類學專刊」。
該系上的「考古田野實習與方法」及「文化田野實習與方法」課程,於每年寒假期間由教授和助教帶領學生至田野地點,進行約二週之遺址調查、發掘或特定社區之人類學參與訪問等實習訓練。
系上教師除基礎學術研究計畫外,並接受公私立機構委託執行相關研究計畫,藉此累積專業研究成果,並提供學生實際參與研習之機會。
台大承襲了台北帝大教學與研究兼具的傳統,是戰後許多本土學術研究的起點。
帝大時期頗富盛名的「土俗人種學講座」就被認為是「為台灣人類學進入純學術研究打下基礎」。
在校長傅斯年建議下成立的考古人類學系,齊聚了當時考古界的精英如李濟、凌純聲、芮逸夫、董作賓、高去尋、石璋如等學者。
在這五十多年來,台大人類學系對台灣原住民和史前遺址的探勘,可以說是「台灣研究」的濫觴。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