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大嵙崁之役】 清末臺灣官方與北部原住民的戰役。
前後長達7年,範圍涵蓋臺北、桃園山區,歷經劉銘傳與邵友濂二任巡撫,分別調派大軍前往今桃園大溪、復興、臺北新店一帶,與原住民激戰,史稱大嵙崁之役。
1885年(光緒11年)初,巡撫劉銘傳先選擇臺灣北部的馬來八社(今臺北縣(註1)烏來鄉(註2))泰雅族,為開山撫番的對象。
烏來的泰雅族就撫後,立刻把矛頭指向大嵙崁(今桃園縣大漢溪上游)。
1886年劉銘傳檄調記名總兵劉朝祜等,各率兵馬大舉開赴大嵙崁。
未用兵之前,即有大嵙崁13社泰雅族接受招撫;
而竹頭腳等社仍恃強拒絕受撫。
劉銘傳親率官軍,在南雅(今桃園縣大溪鎮)與泰雅族發生激戰,因有大礮助威,竹頭腳等社不敵,暫時受撫。
1886年底,劉銘傳又到大嵙崁督戰,透過竹頭腳社社民的引路,從桃園山區潛抵烏來,因奇襲而獲勝。
1887年臺灣山區瘟疫頻傳,大嵙崁泰雅族又開始出草禳災。
又因臺灣東部發生呂家望事件,劉銘傳將大軍調往征剿,無暇他顧。
1891年初布政使沈應奎護理巡撫,以大嵙崁各社社民叛服無常,再檄調官軍入山剿辦,但此役使官軍陷入叢林戰的泥淖,直到年底巡撫邵友濂接任,都無法取勝。
1892年增調中部駐軍來援,才順勢鎮壓山區各社。
直到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為止,大嵙崁都未再發生動亂。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