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曹公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4:3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曹公圳

 

「曹公圳」係大高雄地區著名的灌溉水系,水門設施位於大樹鄉(註1)與大寮鄉(註2)交界處,可由台1線往屏東方向高屏大橋橋下200公尺處,轉台1線舊省道,經高雄農田水利會九曲抽水站,向前行走約100公尺岸堤處,即可看到保存尚完整的曹公圳五孔水門舊跡。

 

曹公圳迄今已有167年的歷史,係由清朝鳳山縣知縣曹謹,為了解決當時農田灌溉水量不足,爰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夏天開始興建,歷時約1年半,於道光十九年(1839)興建完工。

 

成為南高雄大平原重要的灌溉水系。

 

水圳灌溉區域沿小竹上里、小竹下里、大竹里、鳳山上里至鳳山下里等五里,即今高雄縣(註3)鳳山市(註4)、大寮鄉(註2)、大樹鄉(註1)及高雄市小港區、前鎮區、苓雅區、新興區及三民區。

 

圳路共44條,掘圳長達40,360丈,灌溉農田面積達3,150甲。

 

當時鳳山縣地區農田因灌溉而受惠,由一年一熟的看天田,成為一年二熟的允水田(上腴田、良田),鳳山縣因此一躍成為南台灣米糧重要產地。

 

老百姓為感念曹謹知縣開圳德澤,乃請當時知府熊一本,以「曹公圳」命名紀念。

 

「曹公圳」是台灣在清領時期,由官方主導的最大規模水利工程,與台北市「瑠公圳」、彰化縣二水的「八堡圳」,合稱清代三大水利工程(後二者由民間開鑿)。

 

日治時期,仍沿用曹公新、舊圳灌溉設施,並引進新的抽水設施,取代一年一築的臨時攔沙壩,農業用水更加穩定。

 

光復後,因下淡水溪床東移、下降,無法滿足用水需求,而增設大馬力的抽水機設備,曹公圳灌溉區域全面進入機器抽水的時代。

 

曹公圳從清領、日治時期到光復以後,水圳灌溉區域曾遍及鳳山、林園、大寮、大樹、仁武、大社、鳥松、橋頭、楠梓、三民、苓雅、前鎮、小港等13鄉鎮市區農田,也是供應大高雄地區200萬人口飲用水的澄清湖自來水廠取水源頭。

 

曹公圳舊圳頭的水閘門、石埤整體狀況尚佳。

 

縣府於八十九年(2000)曾邀集古蹟審查委員前往勘察,認為該水圳沿用至今已有160餘年歷史。

 

水閘門設施及石碑年代久遠,昔日的風采依舊。

 

曹公圳經過大樹鄉(註1)與縣府共同參與推動,更彰顯了它的歷史人文價值。

 

故而於九十三年(2004)登錄為高雄縣(註3)歷史建築之一。

 

目前已先完成周圍環境綠美化,並設置解說碑文,未來若能克服用地取得問題,結合高屏溪上游的「下淡水溪鐵橋」、「三和瓦窯」、「竹寮取水站」等文化景點,發展具有水資源、人文、產業及觀光遊憩的特色。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61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4:41 , Processed in 0.10938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