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林朝棟】 林朝棟(蔭堂)(1851-1904),為台灣霧峰林家林文察之子,父母早逝,由於父親林文察早逝,所以由林朝棟世襲林文察之蔭,為輕騎都尉,又捐納為兵部郎中,林朝棟在福建巡撫岑毓英來台時,協力並出資從事大甲溪河堤工程,獲得岑毓英賞識,光緒八年(西元1882)岑毓英轉任雲貴總督,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因中法戰爭爆發,清廷派欽差劉銘傳以巡撫職銜督辦台灣相關事務,岑毓英因知悉林朝棟有帶兵做戰的能力,所以將林朝棟推薦予劉銘傳。
劉銘傳在北部負責防務時,嚴重缺乏人力以及物力,但林朝棟則自備軍餉,獨成一軍,協助劉銘傳在台灣北部(台北城、基隆、滬尾等地)的防務工作。
林朝棟率兵在三貂嶺與八堵之間抵抗入侵之法軍,協助劉銘傳收復基隆。
事後劉銘傳上奏報告戰況,並請為兵部郎中林朝棟賞加道銜,賞戴花翎,清廷准奏。
光緒十一年(1885年)台灣建省後,劉銘傳「開山撫番」實施事業,請林朝棟協助,由林朝棟負責中路之營務,並任命他為撫墾局局長。
林朝棟在「開山撫番」過程中,鎮壓了大湖、大嵙崁等各地之原住民,清廷並賞與勁勇巴圖之封號,並加三品官銜。
在「開山撫番」過程中,劉銘傳給予林朝棟與其堂叔林文欽「林合」之墾契,特許其在中部沿山地區以近千甲之土地招募農人佃耕。
並又給予林朝棟全台之樟腦專賣權,林朝棟因此而得到龐大的收益。
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林朝棟協助鎮壓彰化施九緞抗清丈量土地之事件,獲賞黃馬褂。
甲午戰後,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林朝棟留守在台抗日,但聽聞唐景崧內渡、以及日軍已攻至桃竹地區,林朝棟退回彰化地區,不久後即內渡回中國,在其內渡回中國後,仍有不少林朝棟之棟軍在台持續抗日活動。
內渡回中國後,林朝棟曾奉特旨辦理福建省團練。
後自泉州、廈門一帶移居至上海,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病逝於上海。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