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淇武蘭遺址】 史前至歷史時代的考古遺址。
位於蘭陽平原的北側邊緣,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及玉田村的交界。
有得子口溪流經遺址中心,海拔約2公尺,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公尺。
2001年5月,本遺址因宜蘭縣政府進行河川治理工程而面臨破壞,故由縣府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進行考古搶救發掘,工作至2003年5月共發掘262個探坑,面積約3,814平方公尺。
主要出土考古遺留包括墓葬、灰坑、木柱,及陶容器、瓷器、石器、木器、金屬器、骨角器、貝器、煙斗、紡輪、錢幣、瑪瑙、玻璃等遺物,及動物、植物與貝類等生態遺留。
由於本遺址位於河道中,故保存大量的木器,為臺灣考古學所少見。
依據遺址地層、碳十四測年結果與器物型態,可知本遺址含有上、下兩層文化,上文化層距今約1,300-800年,下文化層距今約600-100年。
在兩文化層間,人群離去的原因可能與自然氣候或地理改變有關,如區域洪水氾濫或河流改道等。
但對於上、下文化層的關係,考古學界仍存在不同看法,其結果將涉及噶瑪蘭族群在蘭陽平原的活動年代。
本遺址為結合考古學、民族學與歷史學研究的重要資料。
依據1647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番社戶口表」記載,Kibannoran(淇武蘭社)的人口,計160戶,840人,為當時蘭陽平原規模最大的村社。
其後,淇武蘭社的相關名稱陸續出現在清代姚瑩所撰《東槎紀略》、日治時期學者伊能嘉矩〈宜蘭方面に在る平埔蕃の實查〉等文獻中,從其連續性的歷史存在、文獻記載與遺址位置之相近,推測今日遺址附近的聚落即發展自17世紀的淇武蘭社,更往前溯,便是埋在地下的淇武蘭考古遺址。
此外,遺址中的各種遺留多與近代噶瑪蘭文獻記載類似,較特別者有金鯉魚、大型瑪瑙珠與人形木雕等。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