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臺東卑南遺址】 卑南遺址所屬行政區為臺東市南王里,經緯度為東經121°06’48”、北緯23°47’40”(臧振華2000:1401-PN-1),所佔面積約為96萬平方公尺。
記錄上最早的發現者為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於1896年第一次來臺灣作人類學調查時,使用玻璃版底片記錄了遺址上的大型立石。
其後尚有鹿野忠雄在1920所作的地表調查,其以遺址在當代卑南舊社(Vuno)附近,故在著作上稱之為「卑南遺址」。
1945年,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進行了卑南遺址的第一次發掘,但是當時並未能窺見遺址全貌。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今稱人類學系)則在1953年首次調查本遺址;
而到了1980年,因南迴鐵路與興建臺東新站等工程的進行,由宋文薰與連照美二位教授組隊,進行在卑南遺址上鐵路與車站建設用地內一連串大規模的搶救發掘;
但囿於經費、人力與時間的限制,發掘工作斷斷續續的進行著,從民國69年9月5日至77年8月29日,共歷經13次發掘工作,發掘面積約10150平方公尺。
因為發掘出土的遺留十分豐富,故而有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建立計劃,也就有了1989年卑南文化公的試掘計劃(連照美、宋文薰1989);
之後在史前館籌備處成立後亦一些小規模試掘工作的進行,直到1993年因在卑南文化公園外之遺物密集區遭該地主破壞而才有了較大的搶救計劃(葉美珍2005:11)。
卑南遺址至少包含有繩紋陶文化層及素面陶紋化層(即卑南文化層),在卑南文化層中住屋的結構保存十分完整,其中還伴隨有許多大型石器,如大型石梯、穿孔石輪、板岩石柱等;
另外,卑南遺址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遺留,就是墓葬的出土,以石板組合而成的石板棺,共發掘出1523具,且石板棺的方向皆朝向同一個地方:都蘭山。
在生態遺留方面,則發現許多動物骨骼的遺留。
另外學者還透過墓葬中人骨的分析,認為卑南文化人應該有拔牙的習俗。
(連照美1987、1989、2000;
宋文薰、連照美1987、1988)近來,李坤修與葉美珍(2001:107)對卑南遺址的「卑南文化」有較完整的說明如下:卑南文化層是卑南遺址的主要文化層,其堆積厚度足有1公尺,層位明顯,與下層繩紋陶文化層之間無明顯轉變過程。
文化層的內容包括史前人類各項生活遺留,包括住居結構、生活用器物及石板棺墓葬等,這些史前遺物的最主要特徵,就是大量採用板岩、片岩等片理發達的石材製作工具,包括板岩磨製的石刀、石鐮、石鏃、石矛頭、石環;
片岩製作的石梯、石杵、石臼;
片狀砂岩或片岩打製的石斧及板岩石柱、石板棺等,甚至連陶土內的摻和砂粒都是板岩砂,充分顯示對中央山脈資源的依賴。
卑南遺址目前除了臺東火車站的區域外,大部份的區域被規劃為卑南文化公園,是以遺址保存的概念下所形成,在公園內規劃了遊客服務中心與考古現場等地來陳現卑南遺址地層中的文化遺留與考古工作內容的介紹。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