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194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2:18 | 只看該作者

方脈痔漏合參


手陽明大腸庚金也。


清燥主收,司行律液,以從足陽明胃土之化,旺則生化萬物,人或醉飽入房,酒熱留著,忍精不泄,流注篡間,前陰之氣,歸於大腸,木乘火勢,而侮燥金,火就燥,則大便閉而痔作矣。


受氣者燥氣也。


為病者胃濕也。


故東垣曰:腸頭成塊者濕也。


作大痛者風也。


大便燥結者兼受火熱也。


是濕熱風燥,四氣合邪,法當瀉火,潤燥疏風,和血止痛,是其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2:29 | 只看該作者

方脈痔漏合參


漏瘡須先服補藥生氣血,用參、朮、 、芎、歸為主,大劑服之,隨以附子末唾和作餅如錢濃,以艾灸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灸令微熱,不可使痛,干則易餅再灸,直至則止,來日又灸,直至肉平為效。


亦有用附片灸,仍用前補劑,作膏貼之尤妙。


痔漏初起須用芩蓮之類,以涼大腸,枳殼以寬大腸,澀竅用赤白石脂、枯礬、黃丹、腦子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2:41 | 只看該作者

加味槐角丸


治痔漏通用,及治腸風下血。


槐角 生 歸身 黃 (各二兩) 川芎 阿膠 白芷(各五錢) 黃連 條芩 枳殼秦艽 防風 連翹 地榆 升麻(各一兩) 為末,蜜丸或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七八十丸百丸,空心溫酒,或米湯下。


此方槐角、生地,生血涼血為君;


當歸、川芎、黃 、阿膠,補虛為臣;


以諸藥為佐使,黃連瀉心火,條芩涼大腸,枳殼寬大腸,秦艽去大腸風,防風為血症上使,連翹為血症中使,地榆為血症下使,而連翹又有散經絡中火邪,地榆又能涼血,升麻升散火邪,又與白芷引諸藥入太陽經絡,治痔漏經絡中之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2:53 | 只看該作者

鈞腸丸


治久漏虛漏,肛門腫痛生瘡,時有膿血,及腸風下血,虛寒久不愈者。


栝蔞(二枚,燒存性) 皮(二個,燒存性) 雞冠花(微妙,五兩) 綠礬(枯,一兩) 白礬(枯,二兩) 胡桃仁(取仁,十五兩,不去油,罐內燒存性) 白附子 天南星(生用) 枳殼(去穰,敖炒) 半夏 訶子(煨,各二兩) 附子(去皮、臍,生用,一兩) 為末,醋糊丸,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溫酒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3:06 | 只看該作者

一方


敷痔漏。


用田螺一個,挑開靨,入片腦一分,過一宿,取螺內水搽瘡,先用冬瓜穰煎湯洗淨搽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3:20 | 只看該作者

一方


治痔瘡痔漏初起,人壯便秘血分壅熱者。


生地(四兩,水洗) 防風 當歸 九制 大黃 槐豆(炒) 蒼朮(米泔浸、炒) 赤芍 地龍(各二兩) 片芩(一兩五錢) 金銀花 枳殼(麩炒) 秦艽(各一兩) 為末,蜜丸,空心白湯送下三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3:31 | 只看該作者

一方


治痔,用白雞膽二三枚取汁,熊膽二分半,片腦半分,共研一處,藏瓷盒內,勿使出氣,用時以手指搽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3:43 | 只看該作者

神繭散


治諸痔神效。


用蠶繭納入男子指甲,以滿為度,外用童發纏裹,燒灰存性,蜜調敷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7:08 | 只看該作者

鯽魚散


治痔瘡久不愈、用鯽魚一個,破去腸盡,入白礬令滿,瓦上燒存性,為末,雞毛卷藥敷之立效。


痔瘡蟲 作癢,用槐白皮濃煎汁浸之,冷再換,再浸良久,欲大便當有蟲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7:19 | 只看該作者

豬甲散


治諸痔用豬懸蹄甲為末,空心米湯調下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7:30 | 只看該作者

熏洗方


槐花 荊芥 枳殼 艾葉 水煎,入白礬,先熏後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7:44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木鱉子七個取仁研,白礬二錢,水煎,熏洗二三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8:18 | 只看該作者

一方


治痔瘡有頭,用芫花根,洗淨,木臼搗,以少水絞汁,於銀銅器內,慢火煎成膏,將絲線於膏內度過,系痔瘡頭,系時微痛,候心躁痔落時,以紙捻蘸膏於竅內,永除其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8:32 | 只看該作者

治翻花痔方


用荊芥、防風、朴硝煎湯洗之,次用木鱉子、鬱金研末,入龍腦些少,水調敷,或用熊膽和勻貼之尤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40:02 | 只看該作者

痔瘡灸法


用大蒜一片,頭垢捻成餅子,先安頭垢餅於痔上,外安蒜,艾灸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40:15 | 只看該作者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兒科腫脹


百病之始生,莫不由六淫七情所致,若夫腫脹,尤特甚焉。


然有脾虛水腫、鼓脹、脹滿、膚脹、虛腫,在臟、在腑之分。


小兒臟腑嬌嫩,乳食不節,脾一受傷,不能制水,流溢皮膚,然症有三,疳水、積水、驚水是也。


疳水者,心脾虛損,面黃腳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40:33 | 只看該作者

兒科腫脹


積水者,五積在腹,結化為水也。


驚水者,重疊受驚,心火燥濕,過飲停蓄也。


然水氣而脈浮大滑實者生,以其在表,而未大虛也。


沉細虛微者死,以其在裡而虛極,兼之陽虛,則不能化陰也。


有脾胃受濕,不能運化,氣浮四肢,頭面皆腫者,此名濕腫。


有濕毒並諸毒瓦斯停留胃脘,是以入腹作痛,此名毒瓦斯腫也。


有傷寒下之太早,是以乘虛入腹而作腫者,此名傷寒腫也。


更有虛腫者,凡諸大病之後,氣血兩虛,中氣不固,皆能外浮而為腫,晨起面浮,午後足腫。


若元氣未耗,宜急養胃調脾,則腫不治而自退。


其水腫者,脾虛受濕,是以榮衛留止,脾失健運,肺失輸降,水氣上侵,目窠浮腫,腹大而白,足經皆腫而如冰,手按成窟而即起,光腫如泡者也,失治則皮爛水流。


若遍體成瘡者,皆可治,虛陷者危矣。


更有十種水之分,如氣短不得臥者,為心水;


兩脅緊痛者,為肝水;


大便騖溏者,為肺水;


四肢苦重者,為脾水;


腰痛足冷者為腎水;


口苦咽乾者為膽水;


乍虛乍實者大腸水;


腹急肢瘦者膀胱水;


小便閉澀者為胃水;


小腹急滿者小腸水;


更有氣聚膀胱,而致陰囊亦腫者,總而論之,腎虛不能行水,脾虛不能制水,胃為水穀之海,虛則不能傳化,是以泛濫,反得浸潰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氣留於臟而為脹,水溢於皮膚而為腫。


宜先益氣補中,切勿徒投滲泄。


鼓脹者,心腹脹滿,旦食不能暮食,形如鼓脹,色蒼黃,腹筋起,又名單鼓。


外雖堅滿,中空無物,脹滿者,心腹痞脹,噎氣妨食,氣短煩渴,面黃皮薄而光,肢瘦肌栗而咳,溲短便閉,此乃脾虛之甚,治宜大補中氣,佐以行濕,或補中益氣,金匱腎氣,兼而服之。


膚脹者,脾胃卒傷,風寒陡感,濕氣泊流,周身盡腫,按其腹 而不起,倦言懶食,吞酸惡心,治宜燥濕和中。


然氣虛而腫者,名曰氣蠱。


血虛而腫者,名曰血蠱。


榮衛俱虛者,名曰氣血蠱。


凡腫先起於腹,而散於四肢者可治。


自四肢而歸於腹者難療,並鼓脹而腹有青筋,脹滿而大便滑瀉,面青作喘者,單腹脹而面目手足硬者,唇黑腫傷肝,缺盆平傷心,臍突平傷脾,足心平傷腎,背平傷肺。


男從足腫而上,女從身腫而下、或肉硬,或手掌平外腎脹極,囊莖腫腐,臍間青黑,喘促煩渴,身浮青紫,或身似枝色,偏膚生斑,自利畏食,唇縮枯澀,小便不禁,及起紫黑斑點,漸若雲片者,並皆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40:46 | 只看該作者

兒科腫脹


大抵因水因濕者,下先腫,因風因火者,上先腫,陽水脈沉數,陰水脈沉遲,故腰以上腫,宜發汗,腰以下腫宜利水,身熱者在表宜汗,身不熱者在裡宜下,此常論也,然不可用大戟甘遂之劑。


倘水氣乘虛腹至,更將何以治之?


即腫脹有因積而得者,倘去積而腫再作,小便不利者,若再用利藥,小便愈閉,醫多束手,蓋此多因中焦氣不升降,為寒所隔,水閉不行,惟服沉附湯類,小便自通,喘滿自退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40:58 | 只看該作者

兒科腫脹


腫脹症候,若脾虛氣未出,腹脹不腫不喘者,或以補為消,或借消為補,務使脾能健運,腎能閉藏,則祖氣有根而不拔,元氣深藏而有源,何有為脹為滿之患哉!


若早不速治,則虛氣已出,附肺而行,入於四肢面目,是以通浮然,此譬如行兵,戰寇未出林也,攻之必獲,既出林矣。


攻之必失,至此又當以意漸收之,蓋標症雖似有餘,本症實由不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6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41:56 | 只看該作者

方脈腫脹合參


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


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


邪盛則大,邪實則堅,澀者,氣血虛而不流利也。


洪大之脈陰氣必衰,堅強之脈胃氣必損,故大堅以澀病當為脹。


是以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之泰,是為平人。


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運之官失職,胃雖受穀,不能運化,是以心肺之陽不能降,腎肝之陰不能升,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本無形之氣為病,難作有形之症調理,有謂秋夏冬治之稍易,惟春最難者,以其木旺,而土受克,不能制水也。


然輕者俱易,重者俱難,不獨春也。


名鼓者,以其中空外浮,取其象而名之也。


更名蠱者,以其侵蝕之害,取其義而名之也。


治者宜補其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陰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脾肺腎之氣交通則水穀自然克化,卻鹼味,斷妄想,無有不安,醫者急於取效,病者苦於脹滿,喜行利藥以求通快,不知覺得一日半日,其脹滿病邪愈甚,而元氣轉傷矣。


又有標實而本虛者,瀉之不可,補之無功,極為危險,全在杜微防漸,標本得宜,使脾腎之元陽生發,而陰邪之凝滯釋然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7 12:47 , Processed in 0.18749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