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26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2:07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旗下何宅一令郎年十歲,肚腹脹極,痞塊有形,肌削神困,僅存皮骨,耳中潰濃,目中紅腫,牙齦出血,或時腐爛,咳嗽氣短,腿膝乃疼,夜不能寐,日不能食,已成壞症,乃延余治,詢其病由,乃起於半周之內,肚稍腫硬,即加消積丸餌,久服不減,乃消導補脾兼而治之,久服亦不效,乃清熱扶脾,佐以化積之藥投之,其內熱腫脹,亦並不減,六七年來,脹極則倍用行氣化滯,少緩則用扶脾養胃,熱極則用清熱和中以延歲月,近則腹脹更甚,痞硬更大,牙疳耳目,腫爛益甚,精神益疲,肌肉益削,向治數醫,俱為束手待斃而已。


按其脈,或時弦洪有力,或時弦而無力,明知久服克削,攻至真氣內亂,轉護邪氣為害,先天之真陰真陽已竭,乃中空外浮之象也。


要知凡痞氣所成,皆由氣不能健運,以致痰食氣滯,聚而不散,亦非鐵石物也。


故古方消積藥中,必兼參朮扶正,使正氣一旺,自能相佐藥力以化滯於無事之中,譬如腫硬,氣血一和,不由膿血而自散矣。


奈何以有形之藥,峻攻無形之滯,揆其意,意如有鐵石物在其中也,以致中氣愈弱,愈滯愈固,愈固愈消,愈消愈弱,不死何待?


試不思即大黃、巴豆,迅利之藥,亦必仗中氣以營運,人至氣絕之後,灌以巴黃斤許,豈能通利一物?


巴黃峻利之最者,無人氣以營運,則雖入腹而猶置於紙木器中,安然不動。


如此一想,則痞聚之內,可不仗中氣以運化乎,且諸病日久,未有不累至根本地位受傷,故初病多從標,久痛必從本,況此病原由根本上來者乎!


向來所治皆非其治也。


余使先以金匱腎氣丸料,加牛膝、麥冬、五味子作湯,大劑空心溫服數劑,熱減而腹脹稍軟,隨以前劑沖入人參湯三錢,食前日二劑,十余日後,精神稍長,諸症漸退,後早晨以生脈飲送下,加牛膝、五味子之八味丸三錢,申酉刻仍以前煎方進服,如是調理兩月,熱症悉退,諸症盡平,肌肉漸生,精神漸旺,向患之痞,竟不知從何處下落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2:17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部主政張公五令郎,年七歲,亦患腹腫,醫投消積之藥,日久而脹益甚,肌肉盡削,形如鵠立,勢其危篤,諸醫已無治法,而請余視,不過冀其十死一生耳。


余曰:此幸藥誤非病拙也。


猶土干則旱,再投燥脾克削,益令中氣愈虛,而難健行於四肢百達,乃壅滯於中,脹滿益甚,自然面目四肢瘦削不堪,要知此長彼消,總此氣也。


此氣斷無消之之理,性宜溫養以壯之,滋陰以配之,補其火以生土,益中氣,以健運,健運一行,清濁自分,腫脹自愈,要知諸病不能出乎真陰真陽之外,而人之求生者,寧能外乎真陰真陽之中者乎!


真陰真陽者,諸危病之要領,求生者之根本也。


陰陽者何?


腎中之水火是也,乃定一方,以八味去附子倍熟地,更加牛膝、麥冬、五味,以潤水枯金燥,更能使肺氣注於腎而有所歸也。


十余劑後,諸症漸平,乃以前方作丸,生脈飲送之,月余而全愈,奈不能久服,病雖去而根本未固。


次年夏月,兩脅下忽發腫硬,形如婦人之乳垂下,外科投以解毒之劑,不帷不效,兩頤之下,腫亦如之,連翹、金銀花之類,進以升斗,敷貼之藥,塗以百計,毫無減勢,或議開刀,病家大懼,乃與余商治,余曰:此因去年根本未復,入夏陽氣浮外,肝腎之氣不能牢固於下,以致無根之火上炎,則關津管束之處,任其沖爍為累,何毒之有?


《經》曰:頸項者,生氣之本也。


乃肝之俞,又咽喉之管束,陰陽之道路,蓋三陽之脈自頸而上,三陰之脈自頸而還,惟其虛也。


則無力以還,腎更不能收攝以納,乃浮而腫也。


仍以去年之煎方,加青反四分、土貝母二錢、食前服之,二三劑後腫減大半,不及十劑,四腫俱退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2:28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戶科李老先生令郎,少年鄉荐入都會試,適患咳嗽甚煩,余見其身長肥白,頰色常紅,已知表有餘而裡不足,上假熱而下真寒,病必當劇,勸以重服藥餌,令尊先生以有通譜候選之新貴,甚精醫學,日在診活,自當霍然也。


詢其藥乃山梔、黃芩、花粉、橘紅、貝母、蘇子、杏仁之類,余聞之而心甚駭,欲阻之,恐似嫉妒之言,欲順之不忍坐視誤藥傷人,惟力陳此病頗重,望謹慎斟酌,勿輕忽從標清理,致生他變!


渠皆置之勿聽,數劑後而嗽轉甚,煩躁喜冷倍常,益信寒涼為對症之藥,倍用之而病轉劇,乃疑家居不能靜攝,以致服藥無靈,令移於庵觀之中,同一按摩導氣者為伴,再兼藥餌,內外夾攻,無不愈矣。


不意二日後,煩躁更甚,粒米不食,飲水無度,更幸為實熱,以三黃丸下之。


究竟利行不多,而喘促逆奔之勢已見而未甚,又一劑後,夜半喘急大作,有出無入遍身麻木,潰汗如注,神昏目直。


口噤不言,使者歸而告急於主,先生窘而告急於余,乃促騎馳去,覽其狀,委頓殆盡,按其脈,兩寸左關尚存而已,時當六月,商與四逆、理中,主人畏懼,改以人參一兩、麥冬二錢、五味子六分、肉桂錢余,主人始允,急煎服之,喘減片刻,奈病大藥小,煩復大作,主人不咎寒涼之罪,而反冤參桂之誤矣。


余思盡吾之力,尚可以活,釋彼之疑。


若徇彼之見,必死而已,反受其怨,乃堅定一方,勒令服之,用炒白朮三兩、人參二兩、炮薑三錢、五味子一錢五分、制附子三錢、煎濃汁半碗灌之,下咽之後,病患張口大聲云,心中如火烙欲死。


主仆疑怨交起,余總不動聽之,頃然又大聲云:臍間更疼更熱欲死矣。


余竊其春陽能下達,未至絕也。


果少頃喘定汗收,手足溫而神始清,語言反甚無力,握余手而云:寒家並無好處及先生,先生何肯堅心立救余命也?


余曰:見死不救,非為醫矣。


分內之事,何足謝為!


然此方以術多而參少者,因中宮久困寒涼、不先為理中,則陽氣終難下達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2:38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一張姓暮年而生一子,年十三歲矣。


因暮年老人中風,請余延醫,見其子出迎,而步履甚難,問其故,則曰:近日忽患腿癰,旦夕疼痛,已請外科調治數日,俱云:勢難消散。


出膿得兩月收功,余見身體浮胖面色 白,已知暮年所得,先天不足矣。


再診其脈,六脈沉細而微,復視其腫,則右腿腫脹已極,色白而冰冷,余思《經》曰:氣血不和,留結為癰,今吾使氣血既和,而無留結,則癰何自而成?


令以昨進乃父之八味湯,加牛膝、杜仲各二錢,食前服之,病家幸最莫逆,余言是諾,一劑之後,腿即溫暖,而腫痛減半,再劑而全退,三四劑後,足力如故,步履如常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2:48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吏部考功司正郎河南張老先生,性稟端方,居官清肅,原任作令臨潼,適當吳逆叛亂,文兼武備,旦夕焦勞,遂得怔忡耳鳴諸症,療者均以痰治,涌出痰涎斗許,復用滾痰丸餌,痰勢雖清,精神內奪,繼而逆寇湯平,行取擢列銓部,兢兢辦事,殫心竭力歷有年矣。


忽於辛未七月十二日正當衙門辦事,卒倒僵仆,痰涌鼾 ,目竄口開,手足強直,自汗如雨,倉卒抬至私宅,醫者病家俱謂斷無生理,而危在頃刻也。


值禮科王老先生探視,見其勢甚危篤,力延余視,按其脈則六部皆豁大無倫,驗其候脫勢已具八九,實刻不容緩矣。


乃立一方,人參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五錢、煎濃汁大半碗灌之,令其照方日三劑,夜二劑,按時進之,以補接虛脫之勢,服後脈氣漸斂,身熱漸和,潰汗漸收,次日仍用前方,日二服,夜一服至三日諸症漸減,但僵仆不省如故,余曰:此工夫未到,故標症稍平,而失散之本,元神氣未能歸復也。


不可少緩,仍照前方日二夜一。


凡飲藥後,必灌濃米汁半鐘,以保胃氣,以助藥力,或有勸人風藥者,余曰:保之不暇,敢散之乎?


或有勸加痰藥者,余曰:補之難實,敢消之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2:58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更有勸人清火之藥者,余曰:此尤誤也。


元陽欲脫,挽之尚恐不及,敢敗之乎?


余之重用白朮、附子者,既壯人參培元之力,而消痰去風息火之義,已在於中矣。


倘稍涉標治,則峻補之力中,反寓攻克之性,補性難於奏功,克削易於見效,走泄之竇一開,虛症蜂起,勢益難矣,違眾勿用。


凡三日所用人參,計共三十五兩、附子共用六兩、白朮共用二十四兩,直至三日晚間,忽能言語,稍省人事,索粥半碗,進食而睡,其 鼾目竄諸症仍在也於四日早晨立方,早間陽分用大補心脾氣血之藥,如棗仁、當歸、白朮、芍藥、茯神、遠志、人參、肉桂、五味之類,下午陰分,正用八味湯,沖人參濃汁服之。


如是加減出入,至六七日後,諸症漸平,飲食漸加,每日人參尚用四五兩,後數日早晨,用生脈飲送服八味丸之加牛膝、杜仲、鹿茸、五味子者四五錢,日中加減歸脾與八味湯,照前並服,日漸輕強,飲食倍進,不逾月而起。


始終風藥如天麻、羌獨、痰藥如橘紅、膽星、筋藥如鉤藤、秦艽,並不入藥,不驅風而風自除,不消痰而痰自解,不舒筋而絡自活,精神飲食,較前更壯,正書所謂正氣得力,自能推出寒邪,故凡治危篤症候,全在根本調理得力,自然邪無容地。


先哲云:識得標只取本,治於人無一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3:11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山東李相國,始為浙省督台,當耿逆叛亂,親率軍旅,駐節衢州,不避寒暑矢石,得以滅逆功成,保全浙省,皆一人之力也。


及應召初為塚宰,左臂強硬作痛,上不能至頭,下不能撫背,醫皆以為披星戴月,風霜有年,通作驅風活絡而不愈,且大便圓如彈子,督台以書有糞如羊屎者不治,隱以為憂招余延醫,按其脈,六脈大而遲緩無神,余知其中氣久虛,所以榮衛不能遍及,肢末乃有偏枯之象,豈風霜之謂歟。


若果向年風霜貽患,豈止半身獨受哉!


至如便如彈子大而圓,亦系中氣虛弱,命門火衰,以致營運不健,轉輸遲滯,所以糟粕不能連接直下,任其斷斷續續,回腸曲折,轉轉濡滯,猶蜣螂之弄丸,轉轉成圓,故雖圓而大也。


豈若關格之病,臟腑津液燥槁。


以致腸胃窄細糞黑,而小如羊糞者,然只宜空心吞服八味之加牛膝、杜仲者,以培其本,食遠以加減歸脾加甜薄桂以壯其標,元陽中氣一壯,則行運乃健,大便之彈丸可無見矣。


氣血充足,自能遍及肢末,不治臂而臂自愈矣。


按服而痊,精神更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3:29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司農蔣老先生,向來脈氣寸強尺弱,故服八味丸,已有年矣。


無如勞心太過,藥力不能勝其君主妄動之火,余南還時,聞司農於九月間鼻衄大發,調理雖愈,不能節勞,故陰道未能平復,嗣後口渴殊甚,飲湯水如甘露焉。


雖數十杯不足滿其欲也。


余次年入都,勸其大為壯水主之,佐以引火歸原之餌,則木升火降,消渴之熱自除,變生之症可休,奈視為忽略,雖服數劑,口渴略減,即停藥餌,至四月間背上忽隱隱疼痛,漸漸疼甚肉硬,亦未知其為疽也。


半月之余,背上疼極重極,招余診視,當脊少偏半寸,外雖不腫,肉分堅實碗大矣。


余曰:久渴不治,陰水日虧、陰火日爍,榮衛失調,故書有腦疽、背疽之預防也。


今外雖不腫,陰分已成形受傷矣。


亟為托出陽分,使毒瓦斯勿致逗留,陷入臟腑也。


乃外用大黃二兩、芙蓉葉赤芍各一兩、白芨、白蘞各五錢,為末,雞子清調敷毒四圍,內則重滋陰水,兼為解托。


如熟地、山藥、川貝、角刺、天蟲、甲片、生甘草、連翹、金銀花之類,及其形腫既成,乃早晨空心吞服八味丸五六錢,以培先天之水火,食遠服。


大補榮衛及排膿托裡之劑,以助後天氣血,如人參、生黃 、當歸、白朮、白芍、無蟲、甲片、角刺、金銀花、甘草節、白芷之類,日服二劑,外以古方太乙膏,加男發、蓖麻子、乳香、沒藥,煎膏貼毒,以呼毒瓦斯出外,四圍仍敷,以杜散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3:52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如是調理,不旬日而 腫日高,四圍紅腫日消,疼痛日減,背腫日輕。


已有膿勢,奈有力舉一專門外科視之,去其四圍敷藥,內進清涼解毒,外用敷藥,漫塗毒上二三日間,平塌日甚,根腳復大,疼痛難忍,且云:內潰己甚,黑爛深大。


口出無稽之語,司農心駭。


乃復延余視,知其毒勢潰漫無拘,且乘正虛,復有內襲之慮矣。


急去其所敷,仍前外圍內托,照前加減,每劑更加肉桂錢余,數劑之後,仍前高腫而紅活,竟如些小腫硬,潰膿而愈,毫不大傷肌肉,不待珍珠摻藥,而瘡口漸平,口渴諸症盡退,故要知一切腫毒,原非毒也。


乃氣血不和,留結所致,調其氣血而毒自解。


若以清涼解毒為事,則反傷胃氣,氣血愈虛,雖欲解毒,毒滯於中,況遇清涼冰伏於內,反成大害,可不慎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4:02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少司馬胡老先生之二令郎,患痘初起甚危,都中善治痘者一老醫,斷其必死,胡老先生乃延余同治,余見其方寒涼太甚,所以冰伏不出,有腹脹喘急諸症也。


先以酒釀雞冠血,調下獨勝散一服,解其冰伏之勢,已喘熱俱減,痘有出勢,其醫必以不救為爭,余曰:無若是以重主人之憂,望為同事,吉則為君之功,凶則皆我之過,其醫慍色,肆言無忌,胡老先生唯日夜痛哭而已,勉留余寓,早晚調治,痘愈八九,主人仍然不樂,余莫能解,孰知其醫每日私來診視,諄諄斷以時日凶變,直至結痂痊愈,胡老先生乃喜形於色,悔聽蠱惑,幾至敗事!


余每次入都,往還如同至戚焉。


一寶坻王姓,久患重痢,因候選扶病入都,來延余視,時當六月,肚以上至陰囊,皆重綿濃裹,稍薄則肚痛頓甚,其兩足心又覺甚熱,時刻難受,要人重扇始可,飲食不思,勢甚危困,其脈則寸強關尺並弱,余曰:此中氣久虛,氣不升降,陰陽阻隔,似痢非痢,誤用香連苦寒之劑。


以致抑遏陽氣於九地之下,而中宮藏陽納氣之所,反已空虛,且久痢陰陽兩亡,故足心之熱,陰虛所致,臟腹之寒,陽虛所由,中宮之陽宜溫而補,下陷之陽宜清而升,理難並行,余但先去其中寒之阻隔,則郁遏下極之火,自能上升,大用附子理中湯,加五味子以斂之,二三劑後肚寒足熱俱減六七,乃以歸脾東加肉桂五味,煎湯送服八味丸而痊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4:13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宛平王中堂,忽患一寐,即夢持重搬運,甚覺困乏而醒,醒來復甚野狼狽而睡,無如睡去,其夢仍如故,醒而睡,睡而醒,一夜數十次,醫用人參、棗仁、茯神、遠志、歸身養血安神之劑,愈服愈甚。


乃延余治,按其兩寸甚洪有力,左寸更大,兩關洪大兼弦,兩尺雖洪,弦而無力,余始知為藥之誤也。


蓋寐者心神藏納於腎陰,乃水火相見,陰陽既濟之時也。


心猶人也。


腎猶舍也。


今心陰不足,惟火獨光,乃遂上炎之性,而失下交之象矣。


腎氣又虛,不能升騰收攝,離陰而失延納閉藏之職矣。


猶人徒恃火性,勇力向前。


而不能退藏於舍,其房室亦甚破敗,不能藏納其人,人但知心象火而腎屬水,而竟不思離心坎腎乎!


盡言心中之水,乃真水也。


腎中之火,乃真火也。


水火互藏其根,故心能下交,腎能上攝,今心陰不足,腎氣衰微,已成不交之象,昧者復補心神,愈增炎上之勢,焉能使其陽會於陰,元神凝聚於內乎?


靜功有云:神必附物,精能凝神,此至理也。


乃重劑八味加牛膝五味子,用燈心蓮子作引煎服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4:23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工科掌中譚老先生,年六十有餘,正當衙門辦事,卒然昏暈仆倒,痰涎涌盛,不省人事,頃而吐痰碗許少蘇,長班用力擁之與中,挾其兩腿而歸,於是腿疼之因,從茲始矣。


歸寓之後,醫家以清熱疏風豁痰為事,究竟調治旬余,痰涎不減,煩躁倍常,頭痛腿疼更甚,日夜為苦。


乃延余視,按其脈兩寸甚洪大,兩尺右關甚沉微,此孤陽獨亢於上,弱陰不能斂納,且中宮脾土虛陽無退藏之舍,所以上浮巔頂為脹為疼,自覺重而且大,莫之能忍,理宜壯水以制之,培土以藏之,補火以導之,佐以滋肺清金,以成秋降之令,下趨收斂,以得歸源封蟄之藏,故以熟地八錢為君,乳炒白朮五錢為臣,米炒麥冬三錢、牛膝二錢、五味子一錢為佐,制附子一錢五分為使,前藥其劑煎成,另用人參五錢、熬汁沖服,蓋恐元氣虛弱,藥性力大,一時陰翳之火驟消,諸虛之真象並見,用之既可駕驅藥力,復能托住本元,進服之後,頭疼頓減,諸症漸痊,但腿痛如故,不能成寐,其所疼之處,長班向挾五指之手印在焉。


余曰:此外困也。


當外治之,乃用豬肘生精肉搗爛,入肉桂細末,蔥白食鹽和勻,濃 疼處,一晝夜而安,其血凝滯之手印,亦消靡矣。


後原素患晨瀉,多年不愈,以致飲食不甘,予令早晨空心參湯送服八味丸,午間食前,以炒黃白朮三十兩、制熟附三兩,共熬成膏,以人參細末六兩,收成細丸,日中食前白湯吞服三錢、半月之余,脾胃頓強,精神倍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4:32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文選司司老先生,素患痰喘,發則飲食不進,旦夕不寐,調治數月不效,乃延余治,按其脈兩寸少洪,余皆沉弱,其右關尺微細更甚,乃知命門之火衰極,無根虛陽上浮,且久服克削,脾元虧損,愈不能滲濕消痰,以致痰涎益盛,更不能按納藏元,以致虛氣愈逆,乃立一方,以炒黃白朮八錢,固中氣為君,炒燥麥冬三錢清肺,引氣降下為臣,炮薑二錢,溫中導火,牛膝二錢,下趨接引,五味子一錢。


斂納收藏,並以為佐,制附子一錢五分,承上藥力,真達丹田,以為使。


如是數劑,痰退喘止,飲食進而精神強,久服八味丸而不再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4:42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凡腎氣虛者,脾氣必弱,脾氣弱者,腎氣必虛,蓋腎為先天祖氣,脾為後天生氣,而生氣必宗於祖也。


余五兒乾吉,向來稟賦脾腎兩虧,體肥而白,外似有餘,內實不足,壬申年隨余在都,時年四歲,當五月而出痘,發熱一二日,便已神氣困倦,汗出如砌,熱至將二日而見痘,余因汗多陽虛,故一切疏解,毫不少進,不意三日外,汗出不止,內則清利甚頻,所見之痘反隱隱退縮,未出者尤氣弱不能出矣。


余思書云:氣弱不能出者,當微補其氣,氣和則能出矣。


況有是病,而服是藥,當無礙也。


三朝便投人參、炒白木各三錢、炙草八分以固中為君,天蟲三錢、角刺一錢、土炒甲片六分,攻托以為臣,川芎八分升提而兼辛發,肉桂六分溫經而兼外達以為佐,四朝汗瀉少減,出者少長,未出者見形,乃仍用人參、白朮、芎、歸、炙草、天蟲、角刺、甲片、肉桂,加棗煎服,五朝起脹者少有膿色,後出者亦有起脹之勢,但面上之痘,淡紅無光彩,身背之痘,紫陷不潤澤,余思淡紅無光彩者,氣血兩虛之明驗也。


紫陷不潤澤者,實非血熱,乃血滯而不榮也。


然血之滯者由氣虛不能健運也。


只以溫補氣血為主,仍用人參、黃、芎歸、山藥、肉桂、天蟲、角刺、甲片、黏米圓肉煎服,六朝痘色紅活,但皮薄而亮,膿色清稀,四肢水泡,余知氣血弱而脾土更虛也。


欲投白朮,恐久服乃滲釀膿濕潤之氣,欲投歸 ,氣血並補,恐開泄瀉走泄之端,計惟溫補陽分使陰從陽長,乃用保元湯,加桂、人參五錢,滋補元氣以為君,生黃 二錢,充補衛氣以為臣,炙草六分緩中補土,黏米一撮,內壯胃氣,外釀膿漿,以為佐,肉桂宣通血脈,鼓舞補托以為使,次日七朝膿色大長,乃和平養漿之劑,俾漿濃毒化而痂,究竟痘不甚密,奈先天後天薄極,脾腎肺氣並虛,故如是,早為溫補,尚然兩腿手足之漿,悉皆清淡,勢類水泡,多日而靨,痘後晨瀉,復重溫補而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4:53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侍講余老先生抱病數年,參藥久服,或時氣逆上攻,或時氣墜下迫,二陰皆重,失氣甚頻,大便雖溏,復甚不快,脈則細數無力,要知中氣虛極,陽氣不能外達,伏於內而陷於下也。


向復補中益氣,殊不知愈升則氣愈降,況略兼陳皮辛散,便為走泄之端,而反盜泄元氣矣。


豈不聞塞因塞用之謂乎,但久服補氣,而氣不長,則未經補氣之根也。


蓋真水為陰血之根,真火為陽氣之根,根本不立,氣從何生?


乃以八味加鹿茸、補骨脂、五味子為丸,參湯吞服,於空心復以嫩防風三兩、酒煮取汁,拌炒黃 一斤、炒黃白朮二十四兩、熟附子四兩,三味煎汁去渣熬膏,以人參六兩,收成細丸,日中食遠,白湯吞服四錢。


能升托,朮能固中,參能補裡,附能回陽,四味共劑奏功,何慮虛陷者不為振作發生也!


服後精神漸長,下墜失氣,及氣逆上攻,皆為減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5:03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凡危症遇一醫療治,而醫療治一危病,皆前緣湊合,非偶然也。


余丙寅在都年余,積勞成病,且以葬親念切,急於南回,屬因冗絆不果,每月朔日,問卜於關夫子前,無一不驗,至八月朔,得吉人相遇,本和同之簽。


殊不能解,乃決意辭行而已,正在束裝。


忽海昌翰院許老先生馳至,言趟老先生大病甚危,汝必療之,方可去也。


即赴診視,面赤如裝,不省人事,口多譫語,手足躁動,無寧刻,六脈洪大搏指,向因大貴人所用之醫,而亦服其藥,即其方乃柴胡、黃芩、陳皮、半夏之類也。


幸其劑小,不能為害,殊不知真陰失守,虛陽上浮,神氣欲脫,手足無措,神明已亂,譫妄不省,補救尚虞不及,敢此清利以速其危,必得大用人參,方可立方用藥,眾皆疑信莫決,愈擔延而勢愈篤。


友人張子韶趙宅之西席也,學問甚優,而更知醫,見余所論甚合渠意,力主煎藥服之,每劑人參八錢、其藥熟地、麥冬、丹參、芍藥、茯神、遠志、牛膝、薑炭之類,然全家惶惶,皆有懼色,余夜半而思及前簽,恍然大悟,於斯驗矣。


趙老先生之病可速愈,而余之南回可果也。


正欣喜間,而子韶至,見余喜狀而問之,余述以故,吉人天水,主人之名姓也。


人力不勞,將來不大費手也。


事成功倍,笑談中余療愈此病,而南回可必也。


每日二劑,果數日後,漸見康強而愈,遣使送回,過蒙獎譽,贈我詩云:攜琴來帝裡,郎鑒動公候,肱羨能三折,情方寄一丘,林成杏已滿,井在橘堪酬,郊外攀轅遍,飄然未肯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5:17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王府侍衛常公,乃浙省朱撫台之令婿也。


余甲子初夏入都部試,渠病甚篤,來延余視,詢之已病八旬矣。


據云感冒得之,醫院投以發散、繼以涼解之藥,已五六十劑,粒米不食,每日惟飲涼水而已,下體寒冷而木,漸至胸腹皆冷而實,手足面目肌肉痛癢不知,語言無音,難以布息,醫院命以速備後事,渠舅朱老先生情劇,力延余視,按其脈沉微欲脫,勢不可緩,乃以人參一兩、附子三錢,早晚各進,保此一線之元陽,服後倘暫有煩躁無慮也。


二三日間,果初服煩躁,漸即相安,數日後脈稍有起勢,而肢體之冷,亦非若前之徹骨矣。


乃以附子理中湯去甘草,早晚各一劑,令以溫米湯壓之,數日後又覺冷減,神氣稍覺清爽,乃早仍服前方理中,午後以濃參汁沖服去丹皮加牛膝、杜仲之八味湯,數日後骨節疼痛不堪,余曰:陽回冰解之象也,毋復慮矣。


照前調服半月,始能薄粥,後以八味去丹皮、澤瀉,加鹿茸、虎脛骨、牛膝、杜仲為丸,早晚參湯各服五錢、隨以加減十全大補湯送之,日漸輕強,粥飯喜進,兩月之後,言語漸聞有聲,然手足肌膚,尚未甚知痛癢也。


三四月後,始能坐立步履,年余始能鞍馬,精神如舊,但每年數月,常患腹痛幾死,必服溫暖數劑而愈,且尺脈常微,自此病後,得女甚多而易育,得男甚少而難存,可見寒涼貽禍,不獨自己一身也。


余勸以常服八味丸而安,久而生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5:29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九和典中戚宅室人,腹中有塊作痛,發則攻心欲死,上則不進飲食,下則泄瀉無度,群醫遍藥三百余劑,一無所效,訪余求治,診其脈六脈沉細已極,右關尺似有似無,明系火衰土弱之至,腎家虛氣,上凌於心,脾土衰微,不能按納奔豚之氣,非溫何以散之?


乃立一方,用炒干熟地八錢,補水以滋土,炒黃白朮六錢,補土以固中,炮薑熱附各二錢,補火以生土,但中宮既有陽和之氣,而至陰實為納氣之鄉,更入五味子一錢以斂之,則主氣有根而不拔,元陽深藏而有源,不失臟為藏納之義,而腎尤為主納不出之司,故補氣者不知補來藏納至深主納之臟,則藥力一緩,必復渙散無歸,蓋四臟之中,心以虛靈為事,肺以輸降為功,肝以疏泄為能,脾以健行為用,其位其職,皆非克能藏納之地,是以五臟調和無過,則臟臟之氣血精華,何一不輸歸於腎?


及其失調既病,而欲理氣調元,或補氣還元,及納氣藏元者,而欲舍腎,誰於與歸,愚見如此。


是以令服前劑,三日而霍然逾半,一月而全安,要知平人而至於病,必由於水火二家先病也。


病至於人,必由於水火二道病極也。


大至於危,必由於水火二氣將脫也。


故小病或由於氣血之偏,而大病必由於水火之害,治之者舍氣血以治小病,舍水火以治大病,真猶緣木求魚,其可得乎!


工部李老先生相與最契,一日發熱,牙床腫爛,舌起大泡,白苔甚濃,疼痛難忍,醫用清解之藥,口舌腫爛益甚,數夜不寐,精神恍惚,野狼狽不堪,按其脈,兩關尺甚微,惟兩寸少洪耳。


余曰:龍雷之火,亦能焚焦草木,豈必實熱,方使口舌生瘡乎,蓋脾元中氣衰弱,不能按納下焦陰火,得以上乘奔潰腫爛。


若一清胃,中氣愈衰,陰火愈熾,急為溫中下二焦,使火有所接引而退舍矣。


乃用白朮八錢、炮薑三錢、溫中為君,炒麥冬三錢,清上為臣,牛膝三錢、五味子一錢,下降斂納為佐,附子一錢一分,直暖丹田為使,如是數劑,精神漸復,口舌牙床腫者消而潰者愈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5:39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正白旗左參領李公,年將六旬,患淋病二年,有時甚頻甚利而且速,有時點滴難通,急痛如刀割,肥液如脂膏,或成條紫血,舉家日夜不安,病患時欲自盡,訪余求治,叩其前服之方,有一醫立通利止澀二方,遇便頻利則用止澀,遇便秘塞則用通利,常將服通利之藥,忽小便已通利無度矣。


將服止澀之藥,而小便已點滴難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15:48 | 只看該作者

錦囊治療方論


病者醫家相依為苦,按其脈兩寸太洪,余皆無力,獨肝腎更甚,余曰:肝主疏泄,腎主閉藏,開闔自有專司,奚待藥力為用哉!


今因肝腎俱病,各廢乃職,利則益虛其虛,澀則愈增其滯,惟為調補肝腎,則各效乃職而自愈也。


用八味加麥冬二錢、升麻八分、紅花四分,重用人參沖服,使清者升濁者降,瘀者化中氣一足,升降自能,肝腎既調,開闔得所,服之旬余,日漸輕強,後以生脈飲送八味丸四五錢,於空心午後,以歸脾加減服之而痊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16:39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