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1)】

 關閉 [複製鏈接]
5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1:57: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21 12:25 編輯

○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此下亦皆言足六經也,足太陰之脉上內,循脛骨之後,故胻為急攣,入腹注心中,故心痛引腹,治主病者,謂如本經之左右上下及原俞等穴各有宜用,當審其所主而刺之也餘準此,○按六經之厥,巳具上文,此復言者,考之全元起本,自本節之下,另在第九卷中,蓋此發明原屬兩篇之文,乃王氏類移於此者,非本笮之重複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1:58:49 | 只看該作者

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


腎為胃關,故少陰厥逆則下焦不化,而為虛滿嘔變,腎病則命門陽氣亦衰,故下泄清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1:59:12 | 只看該作者

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治主病者
 

厥陰脉絡諸筋,故為拘攣腰痛,肝邪侮土,故為虛滿,肝經之脉環陰器,故為前閉不通,肝藏魂厥逆在肝,則神魂亂,故言為譫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1:59:33 | 只看該作者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不得前後者,或閉結不通或遺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謂也,三陰俱逆則藏氣絕,陽明脉解篇曰,厥逆連經則生,連藏則死,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0:36 | 只看該作者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衂,治主病者


足太陽之脉,起目內皆,從顛入絡腦,挾脊循膂,下膕中,貫腨內,為三陽之大經,故僵仆衂衊之病,然五藏之俞,皆繫於此,故本經厥逆者,當為嘔血,○脉,女六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0:59 | 只看該作者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


足之少陽膽經也,機關者筋骨要會之所也,膽者筋其應,少陽厥逆則筋不利,故為此機關腰項之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1:21 | 只看該作者

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腸癰發於少陽厥逆者,相火之結毒也,故不可治,若有驚者,其毒連藏故當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1:44 | 只看該作者

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衂嘔血


陽明之脉循喉嚨,入缺盆下膈,故為喘欬,陽明主肌肉,故為身熱,風木之邪發驚駭,為胃所畏,故善驚陽明之脉起於鼻,屬於胃,氣有所逆,故為衂血嘔血。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欬,善嘔沬,治主病者。


此下言手經之厥逆也,手太陰之脉,起於中焦,循胃口,上膈屬肺,故其為病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2:07 | 只看該作者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通引喉,身熱死,不可治


手心主厥陰之脉,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手少陰心脉,從心系上挾嗌,皆令人心痛引喉,二經屬火,其主血脉,故為身熱,心為五藏六府之大主,故逆之則死不可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2:30 | 只看該作者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手太陽小腸之脉,至目之內外眥,入耳中,故厥則耳聾泣出,其支者從缺盆循頸,故項不可以顧,又四時氣篇曰,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故腰不可以俛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3:28 | 只看該作者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溢腫,痓,治主病者


手陽明大腸之脉,從缺盆上頸貫頰,手少陽三焦之脉,上出缺盆,上項,故皆發喉痺嗌腫,按全元起本,痓作痙,謂手臂肩項強直也,○痓,音熾,痙音,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5:28 | 只看該作者

厥逆頭痛○五有餘二不足者死


素問奇病論○三十六。


(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巳,此安得之,名為何病)。


頭痛不當數歲,故怪而為問。


(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痛亦痛,病名日厥逆,帝曰善)。


髓以腦為主,諸髓皆屬於腦也,故大寒至髓,則上入頭腦而為痛,其邪深,故數歲不巳,髓為骨之充,故頭痛齒亦痛,是因邪逆於上,故名日厥逆。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脉細微如髮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


癃,小水不利也,一日數十溲,數欲便而所出不多也,如炭者,熱之甚也,頸言咽喉,膺言胸臆,如格者,上下不通,若有所格也,人迎躁盛者足陽明動脉在轡喉兩傍,所以候陽也,喘息者,呼吸急促也,氣逆者,治節不行也,太陰脉微細者,即兩手寸口之脉,所以候陰也,○癃,良中切,溲,音搜。


(岐伯曰,病在太陰)。


脾肺二藏,皆屬太陰,觀下文復云頗在肺,則此節專言脾可知,如上文云太陰之脉細微者正以氣口,亦太陰也,藏氣不足,則脉見於此,又口問篇日,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今其癃而數十溲者,亦由中氣之不足耳,故病在脾陰,○氣口亦太陰,義詳藏象類十一。


(其盛在胃)。


上文云身熱如炭胃主肌肉也,頸膺如格者,胃脉循喉嚨入缺盆下膈也,人迎躁盛者即終始等篇所云,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也,凡上三者,皆屬陽明,故日其盛在胃。


(頗在肺)。


即喘息氣逆也。


(病名曰厥,死不治)。


陰不入陽,故其盛在胃,陽不入陰,故太陰細微,病名曰厥者,陰陽皆逆也,故死不可治。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岐伯曰,所有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矣)。外得五有餘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內得二不足者,一癃而一日數十溲二太陰脉細微如髮,若此五病者,邪氣有餘也,二病者正氣不足,欲寫其邪,則陰虛於裏,欲補其虛則陽實於外,救裏不可,治表亦不可,此不表不裏之病,即陽證陰脉之類,有死巳,不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6:08 | 只看該作者

厥腰痛


素問病能論○三十七。


(帝曰有病厥者,診右脉沉而遲,不然病主安在)。


此言厥逆而為腰痛者,其病在腎也,右脉左脉,皆以兩尺為言,不然,甲乙經作不知,於義為妥當從之。


(岐伯曰,冬診之,右脉固當沉脉,此應四時,左脉浮而遲,此逆四時。


冬氣藏,故沉緊者為志時浮遲者為逆,逆則為厥矣。


(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


任左者當主病在腎,此正以尺為言也,然浮者為肺脉,故云頗關在肺。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陰脉貫腎絡肺,今得肺脉,腎為之病,故腎為腰痛之病也)。


腎脉本絡於肺,今以冬月而肺脉見於腎位,乃腎氣不足,故脉不能沉而見浮遲,此非肺病,病在腎也,腰為腎之府,故腎氣逆者,當病為腰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06:50 | 只看該作者

厥逆之治須其氣并


素問腹中論○三十八。


(帝曰,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膺,胸之兩傍高處也頸,項前也。


(岐伯曰,名厥逆)。


膺腫頸痛,胸滿腹脹皆在上中二焦,此以陰并於陽,下逆於此,故病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


瘖,失音也,總鍼石而言。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


陽氣有餘於上,而復灸之,是以火濟火也,陽極乘陰不能支,故失聲為瘖。


(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陽井於上,其下必虛,以石泄之,則陽氣隨刺而去,氣去則上下俱虛,而神失其守,故為狂也。


(須其氣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氣并者,謂陰陽既逆之後,必漸通也,蓋上下不交,因而厥,當其乖離而強治之,恐致偏絕,故必須其氣并,則或陰或陽,隨其盛衰,察而謂之可使保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11:04 | 只看該作者

傷寒


素問熱論篇○三十九附傳經說,及傷寒治法。


(黃帝問日,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者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下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傷寒者,中陰寒殺厲之氣也,寒盛於冬,中而即病者,是為傷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則名為溫病,至夏則名為暑病,然有四時不正氣,隨感隨發者,亦曰傷寒,寒邪束於肌,則玄府閉,陽氣不得散越,乃鬱而為熱,故凡係外感發熱者,皆傷寒之類。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巨,大也,太陽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其所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11:26 | 只看該作者

其脉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


風府,督脉穴,太陽經脉,覆於巔背表,故主諸陽之氣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13:09 | 只看該作者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寒盛則生熱也,寒散則熱雖甚不致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13:32 | 只看該作者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表裏俱受,是謂兩感,義詳後章。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巨陽,足太陽也,為三陽之表,而脉連風府,故凡病傷寒者者,多從太陽始,太陽之經,從頭項下肩髆,挾脊抵腰中,故其為病如此,仲景日,太陽之為病,脉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按人身經絡,三陽為表,三陰為裏,三陽之序,則太陽為三陽,陽中之陽也,陽明為二陽,居太陽之次,此三陽為表也,三陰之序,則太陰為三陰居少陽之次,少陰為二陰,居太陰次次,厥陰為一陰,居少陰之次,此三陰為裏也,其次序之數,則自內而外,故各有一二三之先後者如,此又如邪之中人,必自外而內,如皮部論等篇曰,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脉,絡脉滿,則注於經脉,經脉滿,則入舍於府藏,此所以邪必先於皮毛,經必始於太陽,而後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如下文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13:56 | 只看該作者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脉俠鼻絡於目故身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傷寒多發熱,而獨此云身熱者,蓋陽明主肌肉身熱尤甚也,邪熱在胃則煩,故不得臥,餘證皆本經之所及,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2:14:20 | 只看該作者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脉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


邪在少陽者,三陽巳盡,將入大陰,故為半表半裏之經,其經脉出耳前後,下循胸脇,故為脇痛耳聾等證,仲景日,傷寒脉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之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又曰,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鞭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蓋邪在陰則寒,邪在陽則熱,邪在表則無嘔滿等證,邪在裏則胸滿乾嘔不能食,故成無巳曰,少陽之邪,在半表半裏之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4:59 , Processed in 0.45312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