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

 關閉 [複製鏈接]
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06:05 | 只看該作者

第九節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


歧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07:49 | 只看該作者

第十節


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


歧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08:07 | 只看該作者

第十一節


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


歧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08:26 | 只看該作者

第十二節


黃帝曰: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


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脣矣,視主病者,則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08:47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章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


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補足外踝下留之。


黃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腎主為欠,取足少陰。


肺主為噦,取手太陰。


足少陰唏者,陰與陽絕,故補足太陽,寫足少陰。


振寒者,補諸陽。


噫者,補足太陰陽明。


嚏者,補足太陽眉本。


嚲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泣出補天柱經俠頸,俠頸者,頭中分也。


太息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


涎下補足少陰。


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


自齧舌,視主病者,則補之。


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


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間上二寸留之。


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09:07 | 只看該作者

師傳第二十九


第一章


【第一節】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


歧伯曰:遠乎哉問也。


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


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1:40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節


黃帝曰:順之奈何。


歧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


黃帝曰:便病人奈何。


歧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饑,臍以上皮熱。


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


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


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1:59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節


歧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


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黃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黃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歧伯曰:便此者,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悽愴,暑無出汗。


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2:2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章


第一節


黃帝曰:本藏以身形支節肉,候五藏六府之小大焉。


今夫王公大人,臨朝即位之君,而問焉,誰可捫循之。


而後答乎。


歧伯曰:身形支節者,藏府之蓋也,非面部之閱也。


黃帝曰:五藏之氣,閱於面者,余已知之矣,以支節知而閱之,奈何。


歧伯曰:五藏六府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喉見其外。


黃帝曰:善。


歧伯曰:五藏六府,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骨有餘,以候。


黃帝曰:善。


歧伯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


黃帝曰:善。


歧伯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脣舌好惡,以知吉凶。


黃帝曰:善。


歧伯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黃帝曰: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2:47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節


願聞六府之候。


歧伯曰:六府者,胃為之海,廣骸大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隧以長,以候大腸,脣厚,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果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府者也。


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3:11 | 只看該作者

決氣第三十


第一章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何謂氣。


歧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何謂津。


歧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


歧伯曰: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何謂血。


歧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何謂脈。


歧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4:22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章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


歧伯曰:精脫者,耳聾。


氣脫者,目不明。


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


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4:38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章


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


歧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5:00 | 只看該作者

腸胃第三十一


第一章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願聞六府傳穀者,腸胃之小大長短,受穀之多少奈何。


伯高曰:請盡言之,穀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


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5:21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章


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5:38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章


小腸後附脊左環,迴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迴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


迴腸當臍左環,迴周葉積而下,迴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


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7:11 | 只看該作者

第四章


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迴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7:36 | 只看該作者

平人絕穀第三十二


第一章


黃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臣請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7:5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章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3:18:15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章


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故腸胃之中,當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1:53 , Processed in 0.23437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