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雷公炮製藥性解】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0:57 | 只看該作者

大黃


味苦,性大寒無毒,入脾胃大腸心肝五經。


性沉而不浮,用走而不守,奪土鬱而無壅滯,定禍亂而致太平,名曰將軍。


又主癰腫及目疾痢疾暴發,血關火閉,推陳致新。


黃芩為使,無所畏,錦紋者佳。


按:大黃之入脾胃大腸,人所解也。


其入心與肝也,人多不究。


昔仲景百勞丸,庶蟲丸,都用大黃以理勞傷吐衄,意最深微。


蓋以濁陰不降則清陽不升者,天地之道也,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者,人身之道也,蒸熱日久,瘀血停於經絡,必得大黃以豁之,則肝脾通暢,陳推而致新矣,今之治勞,多用滋陰,頻服不效,坐而待斃嗟乎,朮豈止此耶?


至癰腫目疾及痢疾,咸熱瘀所致,故並治之,傷寒脈弱及風寒未解者,禁用。


雷公云:凡使細切,內紋如水旋斑緊重,銼蒸從巳至未,晒乾,又漉,臘水蒸,從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乾,卻漉,薄蜜水再蒸一伏時,其大黃醬如烏膏樣子,日晒乾用之為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1:33 | 只看該作者

桔梗


味辛,性微溫,有小毒,入肺經。


主肺熱氣奔,痰嗽鼻塞,清喉利膈,能載諸藥入肺節,皮為使,畏白芨、龍眼、龍膽草。


按:桔梗味辛,故專療肺疾,下部藥中勿用,恐其上載而不能下達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本梗,真似桔梗,咬之只是腥澀,不堪用凡,使去頭尖硬二三分以來,並兩畔,附枝子於槐砧上細銼,用百合水浸一伏時,漉出,緩火熬令干用,每修事四兩,用生百合五分,搗作膏,投水中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2:49 | 只看該作者

天花粉


味苦,性寒無毒,入肺心脾胃小腸五經。


主肺火盛而喉痹,脾胃火勝而口齒腫痛,清心利小便,消痰除咳嗽,排膿消腫,生肌長肉,止渴退煩熱,補虛通月經。


枸杞為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按:天花粉色白入肺,味苦入心。


脾胃者,心之子,肺之母也,小腸與心相為表裡,故均入焉。


本功清熱,故主療頗多,其理易達,惟曰補虛通經,此甚不可泥也。


夫苦寒之劑,豈能大補?


以其能清火,則陰得其養,非真補也。


月水不通,亦以熱閉,熱退則血盛經通,非真能通也。


此治本窮源之說耳,倘因寒致疾者,可誤使哉。


子名栝蔞,主胸痹。


仁主潤肺下氣,止痰嗽瘵,乳癰乳閉,並宜炒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5:09 | 只看該作者

半夏


味辛平,性生寒熟溫,有毒,入肺脾胃三經。


下氣止嘔吐,閉郁散表邪,除濕化痰涎,大和脾胃。


須湯淋十遍,薑礬甘草制用。


射干,柴胡為使,惡皂莢,畏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龜甲,反烏頭,忌羊肉、羊血、飴糖、海藻。


按:半夏味辛入肺,性燥入脾胃,中其毒者,口噤發吐,煩渴及血證勿用,惟氣證發渴者不禁。


雷公云:凡使勿用白傍幾子,真似半夏,只是咬著誤微酸,不入藥用。


若修事半夏四兩,用搗了白芥子末二兩,頭醋六兩,二味攪令濁,將半夏投中,洗三遍用之。


半夏上有陳涎,若洗不淨,令人氣逆肝氣怒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5:30 | 只看該作者

紫蘇


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肺脾二經。


葉能發汗散表,溫胃和中,除頭痛肢節痛,雙面紫者佳。


不敢用麻黃者,以此代之。


梗能順氣安胎。


子能開鬱下氣,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


辛散之劑,下氣最捷,所虛者少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6:24 | 只看該作者

白芷


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


去頭面皮膚之風,除肌肉燥癢之痹,止陽明頭痛之邪,為肺部引經之劑。


主排膿托瘡,生肌長肉,通經利竅,止漏除崩,明目散風,驅寒燥濕。當歸為使,惡旋覆花。


按:白芷味辛,為肺所喜,而溫燥為脾胃所喜,宜其入矣。


然香燥而發散,主治雖多,能傷氣血,不宜多用。


雷公云:凡采得後,勿用四條,低處生者,此名張公藤,兼勿用馬藺,並不入藥中,采得後刮削去皮,細銼,用黃精亦細銼,以竹刀切二味等分,同蒸一伏時,候出。


於日晒乾,去黃精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6:42 | 只看該作者

防風


味辛甘,性溫無毒,入肺經。


瀉肺金、療諸風,開結氣,理目痛。


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解附子毒。


按:防風辛走肺,為升陽之劑,故通療諸風。


氣之結者,肺之疾也。


目之痛者,風之患也,宜並主之。


東垣云:卑賤之卒,聽令而行,隨所引而至,乃風藥中潤劑也,能瀉上焦,元氣虛者不概用,今人類犯此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17:34 | 只看該作者

獨活


味苦甘辛,性微溫無毒,入肺腎二經。


主新舊諸風濕痹,頸項難伸,腰背酸疼,四肢攣痿,黃色而作塊者為獨活。


按:獨活氣濁屬陰,善行血分,斂而能舒,沉而能升,緩而善搜,可助表虛,故入太陰肺,少陰腎,以理伏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27:10 | 只看該作者

羌活


味苦甘平,性微溫無毒,入小腸膀胱二經。


散入表風邪,利周身即痛,排巨陽腐肉之疽,除新舊風濕之證,紫色而節密者為羌活。


按:羌活氣清屬陽,善行氣分,舒而不斂,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可發表邪,故入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以理游風。


其功用與獨活雖若不同,實互相表裡,用者審之。


雷公云:采得後細銼,拌淫羊藿,蒸二日後,曝乾去淫羊藿用,免煩人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27:32 | 只看該作者

柴胡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肝膽心胞絡三焦胃大腸六經。


主傷寒心中煩熱,痰實腸胃中,結氣積聚,寒熱邪氣,兩脅下痛,疏通肝木,推陳致新。


半夏為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犯火無效。


按:柴胡氣味升陽,能提下元清氣上行,以瀉三焦火。


補中益氣湯用之,亦以其能提肝氣之陷者,由左而升也。


凡胸腹腸胃之病因熱所致者,得柴胡引清去濁而病謝矣,故入肝膽等經。


《衍義》曰:《本經》並無一字言及治勞,今治勞多用之,誤人不小,勞有一種真臟虛損,復受邪熱,邪因虛而致勞者,宜用,後世得此數言,凡遇勞證,概不敢用,此所謂侏儒觀場,隨眾喧喝矣。


惟勞證不犯實熱者,用之亦能殺人,誠所當慎,咳嗽氣急痰喘嘔逆者禁用,以其上升也。


傷寒初起忌之,恐引邪入少陽經也。


雷公云:凡使莖長軟皮赤,黃髭須,出在平川平縣,即今銀州銀縣也。


西畔生處,多有白鶴綠鶴於此翔處,是柴胡香直上云間,若有過往,聞者皆氣爽。


凡采得後,去髭並頭,用銀刀削去赤薄皮少許,卻以粗布拭淨,細銼用之,勿令犯火,立便無效也。


注云:柴胡乃少陽經藥也,久服令人肝膽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27:57 | 只看該作者

前胡


味苦甘辛,性微無毒,入肺肝脾膀胱四經。


主傷寒痰嗽痞滿,心腹結氣,解熱開胃,推陳致新,亦止夜啼兒,佐使畏惡同柴胡。


按:前胡辛可暢肺,以解風寒,甘可悅脾,以理胸腹,苦能泄厥陰之火,溫能散太陽之邪。


雷公云:凡使勿用野蒿根,緣真似前胡,只是味粗酸,若誤用,令人反胃不受食。


若是前胡,味甘氣香,凡修事,先用刀刮去蒼黑皮並髭,細銼,用甜水浸令潤,於日中晒乾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28:19 | 只看該作者

香附


味辛甘,性溫無毒,入肺肝脾胃四經。


疏氣開鬱,消風除癢,便醋製用。


按:香附味甘辛,故主發散疏通,以入肺肝脾胃,類稱女科聖藥者,蓋以婦人心性偏熱,多氣多郁,血因氣鬱,則不能生耳。


不知惟氣實血不大虛者宜之。


不然,損其氣,燥其血,愈致其疾,惜乎未有發明,而俗多受女科聖藥一句之累矣!


性燥,故便制以潤之,性散故醋製以斂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28:44 | 只看該作者

麻黃


味甘苦,性溫無毒,入肺心大腸膀胱四經。


主散在表寒邪,通九竅,開毛孔,破症結,除積聚。


去根節者,大能發汗。


根節能斂汗。


厚朴為使,惡辛夷,石葦,陳久者良。


按:麻黃端主發散,宜入肺部,出汗開氣,宜入心與大腸膀胱,此驍悍之劑也。


可治冬月春間傷寒瘟疫,夏季不可輕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或無寒邪,或寒邪在裡,或裡虛之人,或陰虛發熱,或傷風有汗,或傷食等證。


雖發熱惡寒,其不頭疼而拘急,六脈不浮緊者,皆不可用。


雖可汗之證,不宜多服,蓋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汗,與可汗而過汗,則心血為之動矣。


或至亡陽,或至衄血不止,而成大患。


丹溪以麻黃人參同用,亦攻補之法也,醫雷公云:凡使去節並沫,若不盡,服之令人悶,用銅刀剪去節並頭,槐砧上用銅刀細銼,煎三四十沸,竹片掠去上沫盡,漉出,熬干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4:10 | 只看該作者

葛根


味甘,性平無毒,入胃大腸二經。


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酒之奇毒,治往來之溫瘧,解野葛、巴豆、丹石、百藥毒。


按:葛根療熱解表,故入手足陽明,太陽初病未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服以發之,恐引賊入家也,又表虛多汗者禁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4:30 | 只看該作者

麥門冬


味甘,性平,微寒無毒,入肺心二經。


退肺中隱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


止消渴,陰得其養;


補虛勞,熱不能侵。


去心用,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蓑,忌卿魚,肥大者佳。


按:麥門冬陽中微陰,夫陽乃肺藥,微陰則去肺中伏火。


伏火去,則肺金安而能生水,水盛則能清心而安神矣。


故能治血妄行,調經和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4:51 | 只看該作者

天門冬


味苦甘,性寒無毒,入肺腎二經。


保肺氣,不被熱擾,定喘促,故得康寧,止消渴,利小便,強骨髓,悅顏色,殺三蟲,去伏尸。


去心用,地黃、貝母、垣衣為使,畏曾青,忌鯉魚。


按:天門冬氣薄主升,故入肺;


味濃為陰,故入腎。


虛熱者宜之,虛寒者禁用。


雷公云:采得了,去上皮一重,便劈破去心,用柳木甑,燒柳木柴,蒸一伏時,酒洒令遍,更添火蒸,出曝,去地二尺以來,作小架,上鋪天門葉,將蒸了天門冬攤令干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5:14 | 只看該作者

五味子


味皮肉甘酸,核中苦辛,且都有咸味,五味俱備,故名。


性溫無毒,入肺腎二經。


滋腎經不足之水,收肺氣耗散之金,除煩熱,生津止渴,補虛勞,益氣強陰。


蓯蓉為使,惡葳蕤,勝烏頭,北產者良。


按:五味屬水,而有木火土金,故雖入肺腎,而五臟咸補,乃生津之要藥,收斂之妙劑然多食反致虛熱,蓋以收補之驟也。


如火嗽輒用寒涼,恐致相激,須用此酸斂以降之。


亦宜少用,肺火鬱及寒邪初起者禁用,小兒尤甚,以酸能鉤痰引嗽也。


雷公云:凡小顆皮皺泡者,有白撲鹽霜一重,其味酸鹹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凡用以銅刀劈作兩片,用蜜浸蒸,從巳至申,卻以漿水浸一宿,焙乾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5:32 | 只看該作者

升麻


味甘苦,性微寒無毒,入大腸脾胃肺四經。


引蔥白散手陽明之風邪,引石膏止陽明之齒痛,引諸藥游行四經,升陽氣於至陰之下,故名升麻。


又主解百毒,殺精物,辟瘟疫,除蠱毒,止瀉痢。


白芷為使,形輕而堅實青綠色者佳。


按:升麻提氣解肌,故入此四經。


然奉令之使,不能益人,若下元不足者用此升之,則下虛而元氣益虧矣。


藥性乃曰:元氣不足者,用此於陰中升陽,恐非惟陽氣有餘而下陷者宜之。


若初病太陽證,便服升麻以發陽汗,是引賊入門,亦非所宜也。


雷公云:采得後,用刀刮去粗皮一重,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曝乾細銼,蒸了曝乾後用之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6:16 | 只看該作者


味苦辛,性微溫無毒,入小腸膀胱二經。


主寒氣客於巨陽之經,若頭痛流於顛頂之上,又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疼,惡 茹,畏青葙子。


按:?本上行治風,故理太陽頭痛,下行治濕,故婦人諸證,風濕俱治,功用雖匹,尤長於風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1 12:46:33 | 只看該作者

細辛


味辛,溫無毒,入心肝膽脾四經。


止少陰合病之茴痛,散三陽數變之風邪,主肢節拘攣,風寒濕痹,溫中氣,散死肌,破結氣,消痰嗽,止目淚,療牙疼,治口臭,利水道,除喉痹,通血閉。


獨活、曾青、棗根為使,惡野狼毒、山茱萸、黃?,畏硝石、滑石,反藜蘆,忌生菜、狸肉,華陰者良。


按:細辛辛溫,宜入心肝等經,以療在裡之風邪,其氣升陽,故上部多功。


然諸證犯寒者可用,若因火熱屬陽證者忌之,單服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塞不通者死。


雷公云:凡使一葉,揀雙葉,服之害人,須去頭上,田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晒乾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3: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