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發現紅火蟻社群基因 有助防治】
新頭殼newtalk 2013.02.19 涂鉅旻/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今(19)日公布1項研究成果指出,紅火蟻受到1組600個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影響,此「超級基因」所在之「社群染色體」導致紅火蟻出現不同的社會形態差異,分為「單蟻后」與「多蟻后」2種,這項發現將有助於科學家從紅火蟻的基因著手,防治紅火蟻帶來的危害、撲滅紅火蟻族群。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王忠信今日表示,紅火蟻自2003年入侵台灣,在大台北地區、桃竹苗、嘉義等地都可見其蹤跡,是侵略性、繁殖能力極強的蟻種,被叮咬的患者受其毒液影響,會有火燒、灼熱的疼痛感,有過敏體質的患者還有送命的可能,因此,紅火蟻已對美國、中國、澳洲、台灣等國造成重大危害。
經過近3年的研究,王忠信與其研究團隊,以及國外研究學者發現,紅火蟻受到1組600個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影響,該基因所在的「社群染色體」差異,使紅火蟻出現「單蟻后」與「多蟻后」2種不同的社會型態,單蟻后族群的處女蟻后與雄蟻交配後自立門戶,不同族群之間有相互攻伐的行為;多蟻后族群則是不自立門戶,而加入既有的多蟻后族群。
此外,不管是單蟻后還是多蟻后族群,兩者的工蟻皆會殺死與自己社會型態不同的蟻后,而台灣單、多蟻后族群的比例各占5成左右。
王忠信指出,使用含毒性的殺蟲劑,是目前撲滅紅火蟻的方式,但效果有限,容易有漏網之魚,這項新發現將有助於科學家從基因著手,在600個基因之中選出2、3種基因做成誘餌,使服用誘餌的蟻后行為、散發的氣味改變,誘使工蟻困惑而攻殺蟻后,斷絕紅火蟻的繁衍機制,並配合殺蟲劑雙管齊下,撲滅紅火蟻。
該研究結果已於今年1月17日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引用:http://n.yam.com/newtalk/life/20130219/201302192262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