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墨】
①[mòㄇㄛˋ]
[『廣韻』莫北切,入德,明。]
1.用於書寫、繪畫的黑色顏料。
明陶宗儀『輟耕錄·墨』:“上古無墨,竹挺點漆而書,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晉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爲之。”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丸墨是磨滅了,一枝筆是磨禿了!”
2.泛指書寫繪畫顏料,不限於黑色的。
如墨水,銀朱墨。
3.黑色。
唐韓翃『送劉將軍』詩:“靑巾校尉遙相許,墨矟將軍莫大誇。”
『西遊補』第四回:“一只粉琉璃桌子,桌上一把墨琉璃茶壺。”
4.蔽塞,黑暗。
『荀子·解蔽』:“『詩』云:‘墨以爲明,狐狸而蒼。’
此言上幽而下險也。”
楊倞注:“墨,謂蔽塞也。”
王先謙集解:“郝懿行曰:‘墨者,幽闇之意。’
『詩』言以闇爲明,以黃爲蒼,所謂玄黃改色,馬鹿易形也。”
5.氣色晦暗。
『左傳·哀公十三年』:“肉食者無墨。
今吳王有墨,國勝乎?”
杜預注:“墨,氣色下。”
淸汪中『哀鹽船文』:“死氣交纏,視面惟墨。”
6.貪汙;
不廉潔。
『左傳·昭公十四年』:“己惡而掠美爲昏,貪以敗官爲墨,殺人不忌爲賊。”
杜預注:“墨,不潔之稱。”
『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大中時,李琢爲安南經略使,苛墨自私,以斗鹽易一牛,夷人不堪。”
淸褚人穫『堅瓠首集·鑼鼓詩』:“至正間,上下以墨爲政,風紀之司,贜汙狼藉。”
7.指詩文書畫等。
唐孟浩然『還山貽湛法師』詩:“墨妙稱古絶,詞華驚世人。”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藝文賞鑑』:“世間宜假不宜眞,如錢唐八月潮,西湖雪後諸峰,極天下偉觀,二三子當面蹉過,却求玩道人數點殘墨,何耶?”
淸錢泳『履園叢話·收藏·宋』:“其書雖草草不經意,實君謨妙墨也。”
8.古代五刑之一。
以刀刺面、染黑爲記。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三國魏傅幹『肉刑議』:“經有墨劓剕割之制。”
參見“墨辟”。
.謂喪儀穿黑色的喪服。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
楊伯峻注:“謂著黑色喪服以葬文公也。
晉自此以後用黑色衰絰爲常,襄二十三年『傳』云‘公有姻喪,王鮒使宣子墨縗冒絰’可證。”
10.繩墨。
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線。
引申爲准則、法度。
『楚辭·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背繩墨而改錯。”
『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張預注:“循守法度,踐履規距,隨敵變化,形勢無常,乃可以決戰取勝。
墨,繩墨也。”
漢揚雄『太玄·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晉書·劉毅傳』:“正色立朝,舉綱引墨。”
11.古人燒灼龜甲以視吉凶。
其粗大的正縫謂之“墨”。
『周禮·春官·占人』:“史占墨,卜人占坼。”
鄭玄注:“墨,兆廣也;
坼,兆舋也。”
『禮記·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
孫希旦集解:“凡卜以火灼龜,視其裂紋,以占吉凶。
其巨紋謂之墨,其細紋旁出者謂之坼。
謂墨者,卜以墨畫龜腹而灼之,其從墨而裂者吉,不從墨而裂者凶。”
12.燒田。
『文選·枚乘〈七發〉』:“徼墨廣博,觀望之有圻。”
李善注:“墨,燒田也。
言逐獸於燒田廣博之所,而觀望之有圻堮也。”
13.古度量單位。
五尺爲墨。
參見“墨丈”。
14.墨家的簡稱。
『韓非子·顯學』:“孔墨之後,儒分爲八,墨離爲三。”
唐韓愈『原道』:“不入於楊,則入於墨。”
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孔與墨雖然沒有這樣被人神化,而在各自的門戶內是充分被人聖化了的。”
15.通“默”。
靜默;
謙退。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之詘申。”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眴兮窈窈,孔靜幽墨。”
裴駰集解引王逸曰:“墨,無聲也。”
漢揚雄『太玄·盛』:“盛不墨,失冥德。”
范望注:“墨,謙也。”
16.姓。
『通志·氏族四·以名爲氏』:“『姓纂』云,孤竹君之後,本墨台氏,後改爲墨氏。”
墨②[méiㄇㄟˊ]
[『集韻』旻悲切,平脂,明。]
見“墨杘”。
墨③[mèiㄇㄟˋ]
[『集韻』莫佩切,去隊,明。]
毀謗。
『集韻·去隊』:“讒言敗善曰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