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膘瘡第一夾紙膏。】
乳香 沒藥 官粉(各一錢) 銅綠 銀朱 兒茶(各五分)
上為末,油調,攤油紙上,夾藥在內,針刺二三十孔,貼瘡上,不可動。
三日翻轉再貼縛住一方 治癬瘡。
用白芷、草烏、南星等分為末,同牛舌頭根搗爛,搓搽之。
一方 治干癬。
用枯礬、硫黃末、薑片蘸搽之,濕則油調枯礬末搽之。
一方 治甲疽。
同綠礬五錢,燒蘆薈一錢,?分麝香一分研,絹袋盛,將患指入藥袋中包扎住好。
一方 治甲疽瘡,或因割甲傷肌,或甲長浸肉,遂成瘡腫。
枯礬為末,敷之。
一方 治蛇窠瘡。
先用雄黃末搽,如有白泡再用海金沙末搽好。
又方 治蛇窠瘡,走動疼痛。
內服雄黃、靛花水調各一錢。
外用雄黃、靛花各一錢,蜈蚣一條,共研細末,水調敷效。
一方 治蛇蠍咬人。
用雄黃、靛花各一錢,新汲水調服,最解毒。
外自嚼甘草爛敷上效。
一方 治手指大指次指隔界處忽生腫毒,痛不可忍,若不急治,爛人手足。
用鮮螃蟹研爛一方 治手指甲頭腫。
取烏梅核中仁研,米醋調入潰腫處,自愈。
一方 治腳縫爛瘡,及兩手兩腳爛瘡。
細茶嚼爛塗之,即解熱燥濕,其瘡立愈。
一方 治遠年近日風癢腳瘡流黃水者。
豬膽炙黃柏末敷,先用花椒湯洗。
一方 治腿上一切寒濕瘡。
取鴿子糞不拘多少,炒過研細。如瘡濕,干搽。
如瘡干燥痛,加黃丹少許,桐油調搽。
一方 治頭瘡。用豬油二錢,半生半熟,調雄黃末、水銀各二錢,和勻搽。
一方 治頭白、禿瘡、白癬瘡。
用白芥子末,滾水調,乘熱搽好,先剪去發,洗淨。
一方 治頭面生瘡,燥癢,黃水出。
硫黃、密陀僧各二錢,輕粉少許,調油搽。
一方 治小兒頭生白禿瘡。
用榆白皮為末,醋調塗,蟲當出,愈。
一方 治面上耳邊浸淫瘡,黃水出,久不愈者。
名香遍瘡。
亦治兩口角生瘡。
羯羊須 荊芥穗 干棗去核,各燒存性,入膩粉五分,油調搽。
一方 頭生黃水瘡,即肥瘡。
黃柏 黃連 蓖麻仁 草決明 輕粉(少) 疼,香油調。痛癢,醋調搽。
一方 治螻蛄瘡未破者。
不犯人神,日午時北房門限前側臥,於耳前有穴名螻蛄穴,麥粒大一方 治螻蛄瘡,已破或未破。
用蓖麻子仁一百個,黃香一兩,杏仁七個,搗爛,敷之。
又方 治螻蛄已未破,神效。用蓖麻子仁一百個,醋煮銅綠一錢,黃香五錢,乳香、沒藥同又方 治螻蛄瘡已未破。
丹參末,水調敷。
一方 治濕熱遍身發瘡,膿血赤爛如火丹,或湯蕩火燒者。
黃連、黃柏各三兩,赤小豆、綠豆粉各一合,寒水石、紫草、漏蘆各七錢,為細末,香油調搽。
一方 治小兒陰囊腫。
生甘草汁、蚯蚓研調輕粉,敷。
一方 治大小人陰囊濕癢,或成瘡。
用蛇床子、威靈仙、歸尾、苦參、白芷等煎湯洗。
一方 治婦女陰瘡。
杏仁不拘多少,燒存性,麝香少許,為末,摻之。
如瘡深,小絹袋盛藥,扎口入內。
一方 治婦女陰瘡。五倍子、滑石、黃丹、甘草為末,先用甘草湯洗。
一方 治面鼻上腿上生瘡。
用韭菜水、防風、荊芥穗為末,水調敷。
一方 治癬神效。
朱砂(一錢) 硼砂(一錢) 雄黃(一錢) 象牙(燒,一錢) 磁末(二錢,用傾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