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20|回復: 5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9 21:4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書名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作者 陶弘景


朝代 南朝•梁


地域 華陽 分類 內科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B ... 3%95%E8%A6%81/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100 銀幣 +100 金幣 +5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46:17 | 只看該作者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上)


梁?華陽隱居 陶弘景撰 隱居曰: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時恙,一依五臟補瀉法例,服藥數劑,必使臟氣平和,乃可進修內視之道。


不爾,五精不續,真一難守,不入真景也。


服藥祛疾,雖系微事,亦初學之要領也。


諸凡雜病,服藥汗吐後,邪氣雖難平,精氣被奪,致令五臟虛疲,當即據證服補湯數劑以補之。


不然,時日久曠,或變為損證,則生死轉側耳。


謹鈄五臟虛實證候悉列於左,庶幾識別無誤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46:29 | 只看該作者

辨肝臟病證文並方


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脅下痛,痛引少腹。


虛則目無所見,耳有所聞,心澹澹如人將捕之。


氣逆則耳聾,頰腫,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


中寒惡血在內,則善瘛,節時腫。


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裏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


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47:32 | 只看該作者

小瀉肝湯


治肝實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迫急當有乾嘔者方:枳實(熬) 芍藥 生薑各三兩上三味以清漿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47:58 | 只看該作者

小瀉肝湯


治肝實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迫急當有乾嘔者方:枳實(熬) 芍藥 生薑各三兩上三味以清漿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49:40 | 只看該作者

大瀉肝湯


治頭痛目赤,多恚怒,脅下支滿而痛,痛連少腹迫急無奈方:枳實(熬) 芍藥 甘草(炙) 黃芩 大黃 生薑(切)各一兩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49:53 | 只看該作者

小補肝湯


治心中恐疑,時多惡夢,氣上沖心,越汗出,頭目眩運者方:桂枝 乾薑 五味子(各三兩) 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蕷,當從)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兩半;


中滿者,去棗;


心中如饑者,還用棗;


咳逆頭苦痛者,加細辛一兩半;


四肢冷,小便難者,加附子一枚,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0:08 | 只看該作者

大補肝湯


治肝氣虛,其人恐懼不安,氣自少腹上沖咽,呃聲不止,頭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乾嘔不能食,脈弱而結者方:桂枝 乾薑 五味子(各三兩) 旋覆花 代赭石(燒,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竹葉(各一兩) 大棗(十二個,去核,一方作薯蕷,;


當從)上七味,以水一斗,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0:22 | 只看該作者

辨心臟病證文並方


心虛則悲不已,心實則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內痛,脅下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


虛則胸腹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取其經手少陰、太陽,及舌下血者。


其變,刺郤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中前,善悲,是眩仆,視有餘不足崦調之。


經云:「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①。


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0:48 | 只看該作者

小瀉心湯


治心中卒急痛,脅下支滿,氣逆攻膺背肩胛間,不可飲食食之反篤者方:龍膽草 梔子(打,各三兩) 戎鹽(如杏子大三枚,燒赤)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少頃,得吐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1:06 | 只看該作者

大瀉心湯


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脅背胸支滿迫急,無可奈者方:龍膽草 梔子(搗,各三兩) 苦參 升麻(各二兩) 豉(半升) 戎鹽(如杏子大三枚)上六味,服一升,當大吐,吐已必自瀉下,即瘥(一方無苦參,有通草二兩,當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1:23 | 只看該作者

小補心湯


治胸痹,心中痞滿,氣結在胸,時從脅下逆搶心,心痛無奈方:栝蔞(一枚,搗) 薤白(八兩) 半夏(半升,洗去滑) 厚朴(炙,二兩) 桂枝(一兩)上六味,以白漿一斗煮取四或,每服二或,日再。


(一方有杏仁半升,無半夏,當從) 心胞氣實者,受外邪之動也,則胸脅支滿,眩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


虛則血氣少,善悲,久不已,發癲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1:35 | 只看該作者

小瀉心湯


治胸腹支滿,心中跳動不安者方:黃連 黃芩 大黃(各三兩)上三味,以麻沸湯三升,漬一食頃,絞去滓,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1:48 | 只看該作者

大瀉心湯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懣,口中苦,舌上生瘡,面赤如新妝,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黃連 黃芩 芍藥(各三兩) 乾薑(炮) 甘草(炙) 大黃(各一兩)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日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2:02 | 只看該作者

小補心湯


治血氣虛少,心中動悸,時悲泣,煩中,汗出,氣噫,脈結者方:代赭石(燒赤,入酢漿中淬三次,打。


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旋覆花 竹葉(各二兩) 豉(一兩,一方作山萸肉,當從)上方四味,以不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怔驚不發者,加代赭石,為四兩半;


煩熱汗出者,去豉,加竹葉至四兩半,身熱還用豉;


心中窒痛心下痞滿者,加豉至四兩半;


氣苦少者,加甘草三兩;


心下痞滿者,去豉,加人參一兩半;


胸中冷而多唾者,加乾薑一兩半;


咽仲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兩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2:16 | 只看該作者

大補心湯


治心中虛煩,懊憹不發,怔忡如車馬驚,飲食無味,乾嘔,氣噫,時或多唾,其人脈結而微者方:代赭石(燒赤,入酢頭中淬三次,打。


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旋覆花 竹葉(各三兩) 豉(一方作山萸肉,當從) 人參 甘草(炙) 乾薑(各一兩)上方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2:30 | 只看該作者

辨脾臟病證文並方


脾實則腹滿,殮泄;


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脾病者,必腹滿腸鳴,溏瀉,食不化;


虛則身重,若饑,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


陰氣不足,則善饑,綿調其三裡。


陶云:脾德在緩。


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2:41 | 只看該作者

小瀉脾湯


治脾氣實,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腹冷,脈微者方:附子(一枚,炮) 乾薑 甘草(炙,各三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2:55 | 只看該作者

大瀉脾湯


治腹中脹滿,乾嘔不能食,欲利不理,或下利不止者方:附子(一枚,炮) 乾薑(三兩) 黃芩 大黃 芍藥 枳實 甘草(炙,各一兩)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勤務員,溫升再服,日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21:53:07 | 只看該作者

小補脾湯


治飲食不化,時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饑;


或心下痞滿,脈微,無力,身重,足痿,善轉筋者方:人參 甘草(炙) 乾薑(各三兩) 白朮(一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苦臍上築動者,去朮,加桂四兩;


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


下多者,仍用朮;


心中悸者加茯苓一分兩;


渴欲飲者,加朮至四兩半;


腹中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炮;


腹中痛者,加人參一分兩;


寒者,加乾薑一分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45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