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499|回復: 27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邵蘭蓀醫案】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6 12:16: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邵蘭蓀醫案


書名 邵蘭蓀醫案


作者 邵蘭蓀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分類 醫案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82%B5%E8%98%AD%E8%93%80%E9%8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2000 銀幣 +10 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6:52 | 只看該作者

史序


張仲景著《金匱玉函經》,為萬世醫學之準繩;


司馬遷為淳於意立傳,即後世醫案之權輿。


夸案,此種自負之通弊,甚無功效之足言。


惟葉香岩之醫案,錄自門人之手,細心參玩,精義環生,洵堪稱為臨證之指南焉。


但江浙為濱海之邦,居溫帶之地,溫熱之症,十中可占八九,傷寒之病,百中只得二三。


良由地勢卑下,氣候多溫,以西金肅殺之氣,北風凜冽之威,感之而多傷寒之症者,不同也。


所以葉香岩極少傷寒之案,王孟英善用清涼之劑,而當世服其卓識,良有以也。


吾紹先哲有邵蘭蓀先生者,系王馥原先生之高足。


其臨證則四診必詳,而處方則率多桴應,所以名噪浙東者,垂四十年。


且其診箋,遵喻嘉言之《寓意》,仿葉天士之程式。


方上立案,案中擬方。


對於病家,既可征明病象之進退,若逢同道,亦可討論治法之步驟。


今不佞與曹楚,堪與葉案媲美。


惟治傷寒之案,尚付闕如,誠如《醫宗金鑒》所謂大江以南多傷溫之意夫。


倘如同志尚有珍藏者,希即續行刊布,俾以嘉惠來茲。


今不佞不揣譾陋,略分門類並附管窺之見,以冀高明之教正焉。


是為序。


民國二十二年十月紹興史久華介生識於右軍祠畔之寓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7:04 | 只看該作者

凡例


一、案中病證,有暑邪而兼濕熱食積,有帶下而兼經阻咳嗽等類,病名難以鑒別,只以治法注重何證作為標準,稍分眉目。


例如暑邪而兼濕熱,若治法是清熱利濕,即列於濕熱門中,一、案中有初診之方而無末診者,或有善後善養胃之方而無初診者,恕難一一搜集。


只得根據病象治法,略分門類。


一、案中雖則注明病者位址,今仍照原方錄出;


內有數方遺失位址者,則以某字代之。


一、此編時病,尚缺傷寒以及火病兩類。


傷寒一症。


諒以吾紹地居溫帶,真正傷寒極少,兼溫,火之甚者曰熱之意,故凡火症,既散見於各症之中,又立溫熱一門,庶幾眉目朗然。


一、每案有效與否,雖則難以確定,但其理之所存,即法之所在,明哲之士,自能意會,編者恕難懸揣,尚希閱者諒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7:16 | 只看該作者

卷一

 


漁莊沈 邇夾風邪,咳嗽尤甚,脈形浮弦,舌滑膩,形寒,左腋刺痛。


宜清肺、和絡、百部(七分,蒸) 桔梗(錢半) 橘紅(一錢) 金沸草(三錢,包煎) 炙草(八分) 紫(錢半) 荊芥(錢半) 絲瓜絡(三錢) 象貝(三錢) 廣鬱金(三錢) 前胡(錢半 引) 枇杷葉(五片,去毛) 兩帖。


介按:凡治風寒咳嗽,必先辛散輕開,宣肺豁痰,俾病從表入者,仍從表出,則肺氣自復清咳嗽尤甚。


治以清肺疏風,兼用旋覆花、絲瓜絡以和絡,恰是咳嗽而患腋痛之對症良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7:29 | 只看該作者

遺風鬱


風邪伏肺,咳嗽久累,已曾失血。


脈寸浮滑,音嘶。


宜清肺、疏風、化痰。


防損。


(四月五號癸卯十八日) 紫菀(錢半) 光杏仁(三錢) 栝蔞皮(錢半) 蘇梗(錢半) 橘絡(錢半) 白前(錢半) 川貝(二錢) 佛耳草(三錢) 荊芥(錢半) 杜兜鈴(一錢) 生訶子(錢半) 鮮枇杷葉(三片,去毛) 三帖。


介按:咳嗽由於風寒入肺,肺為嬌臟,一味誤投,即能受害。


若用熟地、麥冬、萸肉、五味等滋膩酸斂之品,補住外邪,必至咯血失音,此徐洄溪之言也。


今此人因風邪伏肺,而咳嗽日久,甚至失血音嘶,諒以前醫誤投滋膩,或病家誤食滋補,漸致傷風誤補成勞之症。


治以清肺疏風之品,乃是根本療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7:42 | 只看該作者

遺風龐


咳嗽日久。


咽乾音嘶,脈弦,舌微白,頭疼。


姑宜清肺、疏風。


桑葉(三錢) 桔梗(錢半) 杜兜鈴(一錢) 絲瓜絡(三錢) 杏仁(三錢) 生甘草(五分) 廣橘紅(一錢) 胖大海(三錢) 甘菊(二錢) 川貝(錢半) 白前(錢半) 枇杷葉(三片,去毛) 介按:風邪舍於肺 ,勢必氣逆咳嗽。


若能飲食有節,起居有常,而服疏風清肺之劑,則咳嗽自已。


諒以病家妄食滋補,而助痰遏風,邪居肺絡,久而釀熱,氣道為痰所壅,則咽乾音嘶。


此方從甘桔湯,而加清肺寧絡之品,可謂治病必求其本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7:54 | 只看該作者

衙前施


風邪未清,左脈浮滑,咳逆,舌薄白,頭疼較差。


宜止嗽、化痰、疏風。


百部(八分) 紫菀(錢半) 馬兜鈴(一錢) 冬桑葉(三錢) 生甘草(七分) 白前(錢半) 橘紅(一錢) 光杏仁(三錢) 桔梗(錢半) 荊芥(錢半) 川貝(錢半引) 枇杷葉(三片,去毛) 四帖。


介按:風邪由皮毛而入,內應於肺,以致頭痛咳嗽,故以清肺降氣,解肌疏風為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8:13 | 只看該作者

安昌沈


風邪未盡,脈弦,舌薄白,迎風頭疼,嗆咳不已。


宜清肺疏風為主。


紫菀(錢半) 桑葉(三錢) 石決明(六錢) 代赭石(三錢) 川芎(一錢) 川貝(錢半) 廣橘紅(一錢) 杏仁(三錢) 甘菊(二錢) 刺蒺藜(三錢) 白前(錢半) 鮮枇杷葉(三片,去毛) 介按:風邪外侵,日久不解,又以肝膽鬱熱內熾,而肺氣不宣,因致咳嗽不已,迎風頭疼,故治法於清肺疏風之中,佐以平肝降氣之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8:26 | 只看該作者

安昌葉


風熱頭脹,脈數,氣輪紅,外寒內熱,心悸。


宜清疏為穩。


(九月十二日) 冬桑葉(三錢) 木賊草(錢半) 人中黃(八分) 淡竹葉(錢半) 焦山梔(三錢) 夏枯草(二錢) 甘菊(二錢) 蜜銀花(三錢) 蕤仁(錢半) 生石決明(六錢) 光杏仁(三錢) 清煎二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8:37 | 只看該作者

風熱未清


脈小數,不時汗出,厥陽上越則熱,仍遵前法加減為妥。


(九月十七日) 冬桑葉(三錢) 生牡蠣(四錢) 青葙子(三錢) 豆皮(三錢) 甘菊(二錢) 丹皮(三錢) 刺蒺藜(三錢) 女貞子(錢半) 茯神(四錢) 焦梔子(三錢) 蕤仁(一錢) 清煎三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8:48 | 只看該作者

舌微黃


脈弦細數,午後寒熱不清,姑宜清少陽為主。


(九月二十二日) 青蒿(錢半) 遍釵斛(三錢) 淡竹葉(錢半) 女貞子(錢半) 炙鱉甲(三錢) 蕤仁(一錢) 刺蒺藜(三錢) 通草(錢半) 丹皮(二錢) 生石決明(五錢) 冬瓜子(三錢) 清煎四帖。


介按:此症外因感冒風熱,內因肝膽鬱熱。


第一方清熱疏風;


次方因厥陽上越,不時汗出,參用女貞子、 豆皮,加減恰好;


第三方,因此時外邪已去,少陽之鬱熱未淨,以致午後寒熱,治以清少陽,平肝熱。


方法亦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8:59 | 只看該作者


帶下腰疼不減,脈浮虛,夾風邪,嗆咳,癸澀,牙縫出血。


宜清肺疏風為主。


(二月二十九日) 霜桑葉(三錢) 川貝母(錢半) 杜仲(三錢) 烏元參(三錢) 焦梔子(三錢) 蘇梗(錢半) 一丸) 介按:帶脈不固,腎液未充,是以帶下腰疼,茲以更感風熱之邪,犯及肺胃,以致咳嗆而牙縫出血。


此方既清肺胃之熱,復補腎液之虛,乃是欲要調經先須去病之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9:11 | 只看該作者


遺風王 暑風濕熱,寒熱交作,脈濡,舌滑微黃,脘悶欲嘔。


宜和中祛邪。


青皮(八分) 桂枝(五分) 仙半夏(錢半) 廣藿香(二錢) 厚朴(一錢) 炒知母(錢半) 酒炒條芩(二錢) 防己(錢半) 大腹皮(三錢) 原滑石(四錢) 焦六曲(四錢) 清煎二帖:介按:暑挾濕邪,入於膜原,故寒熱脘悶嘔惡。


治以辛香溫化之品,開達膜原之邪,確是對症療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9:25 | 只看該作者

裡汪


暑邪寒熱,脈弦數,頭疼脘悶,溲數。


宜和中清邪。


(七月三號丙午二十九日) 青蒿子(錢半) 藿香(三錢) 佩蘭(錢半) 青皮(八分) 炒知母(錢半) 白芷(八分) 滑石(四錢) 威靈仙(錢半) 仙半夏(錢半) 大豆卷(三錢) 蔻殼(錢半) (引)荷葉(一角) 二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9:37 | 只看該作者

又清解已效


脈虛細,寒熱交作,午後稍瘥,舌滑白根微黃,便利。


宜清暑和中。


(七月六號丙午初二日) 藿香梗(二錢) 仙半夏(錢半) 銀花(錢半) 連翹(三錢) 滑石(四錢) 黃芩(錢半) 赤苓(四錢) 大豆卷(三錢) 蔻仁(八分) 扁豆衣(三錢) 通草(錢半) (引)荷葉(一角) 二帖。


介按:此與前案大同小異,而處方亦是開達膜原,但濕熱較輕,故初則頭痛而用祛風之品,繼則寒熱,至午後少瘥,而仍以清暑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19:48 | 只看該作者

遺風龐


暑風夾濕,寒熱如瘧,渴飲,溲數,脈濡右大,舌白,中心嫩黃。


宜清解,防重。


(八月十一號丁未二十九日) 淡竹葉(錢半) 香薷(七分) 蟬衣(錢半) 牛蒡子(三錢) 連翹(三錢) 光杏仁(三錢) 六一散(四錢,包煎) 通草(錢半) 薄荷(五分) 天花粉(三錢) 銀花(二錢) (引)鮮荷葉(一角) 二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20:04 | 只看該作者


寒熱未除,脈弦濡,舌黃滑,腹中濯濯。


姑宜清暑和中。


(八月十五號戊申初三日) 廣藿香(二錢) 青蒿子(錢半) 炒青皮(八分) 炒枳殼(錢半) 焦山梔(三錢) 連翹(三錢) 山楂(三錢) 原滑石(四錢) 省頭草(三錢) 條芩(錢半) 通草(錢半) (引)鮮荷葉(一角) 介按:葉香岩曰。


暑邪必挾濕,狀如外感風寒,忌用柴、葛、羌、防。


如肌表熱無汗,辛涼輕劑無誤。


香薷辛溫氣升,熱伏易吐。


佐苦降如杏仁、黃連、黃芩,則不吐。


宣通上焦,如杏仁、連翹、薄荷、竹葉,暑熱深入,伏熱煩渴,白虎湯、六一散。


今此人寒熱如瘧,是屬暑而挾濕之候。


初方悉宗葉氏之意,次因寒熱未除,故於清暑之中,又佐清少陽余熱之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20:16 | 只看該作者

裡汪


暑風傷肺,頭疼發熱,汗微不出,脈右浮濡,身痛,溲數,舌微黃。


宜清解,防變重。


(五月十九日) 香薷(八分) 桔梗(錢半) 薄荷(錢半) 天花粉(三錢) 連翹(三錢) 象貝(錢半) 六一散(四錢) 蔻仁(八分沖) 白芷(八分) 炒知母(錢半) 光杏仁(三錢) 清煎二帖。


介按:暑風先傷氣分,是屬上焦之病。


治以辛涼微苦,廓清肺氣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20:27 | 只看該作者

蜀阜馬


暑濕傷氣,脘悶發熱,脈濡,右弦細,舌滑白,溺數,惡心。


宜開氣分為治。


(八月初四日) 栝蔞皮(三錢) 藿香梗(二錢) 仙半夏(錢半) 炒枳殼(錢半) 川朴(一錢) 省頭草(三錢) 條芩(錢半) 苦丁茶(錢半) 通草(錢半) 蔻殼(錢半) 滑石(四錢) 介按:暑為熏蒸之氣,濕為膩濁之邪,熱處濕中,阻於氣分,日久不解,蔓延中焦。


故脘悶嘔惡,發熱溺數。


治以芳香止嘔,苦辛開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12:21:08 | 只看該作者

馬安趙


暑濕傷氣,舌灰黃,汗出發熱,脈虛,右濡,頭目不爽,溲數。


宜清熱利濕為治,防重。


(七月二十五號丁未十二日) 淡竹葉(錢半) 焦六曲(四錢) 焦梔子(三錢) 藿香(三錢) 連翹(三錢) 赤苓(四錢) 條芩(二錢) 光杏仁(三錢) 苦丁茶(錢半) 大豆卷(三錢) 滑石(四錢) (引)鮮荷葉(一角) 二帖。


介按:肺主皮毛,今以肺氣被郁,則自汗發熱而頭目不爽,脈虛右濡,尤為傷暑挾濕之征。


治以辛涼輕劑清解上焦,兼以滲濕,方法極是安昌姚 暑濕傷氣,嘔渴身熱,大便自利,脈弦濡數,舌黃滑,腹痛,症非輕藐。


宜清熱和中。


候正。


(七月十八號丁未初五日) 藿梗(二錢) 焦六曲(四錢) 炒黃芩(錢半) 天花粉(三錢) 六一散(四錢,包) 連翹(三錢) 枳殼(錢半) 佩蘭(三錢) 銀花(三錢) 石菖蒲(八分) 大豆卷(三錢) 清煎一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9:45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