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音】
衛(三十)失音已久。胃納頗佳。非其氣之餒。當金匱金實無聲議治。
麻黃(三分) 石膏(三錢) 杏仁(三錢) 生草(三分) 射干(五分) 苡仁(三錢)
錢(四一)肺象空懸。其位最高。據述曾經吐血之後。聲音出不揚。飲食少納。乾咳頻多。此屬少陰水虧。不能濟火。致君相上騰。燔爍嬌臟。不無受傷。顧本是滋陰補虛為要。然歲氣當深秋之際。肅化猶為最先。莫若暫用固金法。
從金生水意。
阿膠(二錢) 北沙參(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生雞子黃(一枚)
麥冬(二錢) 川斛(四錢) 茯神(二錢) 生甘草(三分)
戴?瘀咯將淨。痰咳亦緩。肺胃絡脈。乃肝陽潛伏。漸有寧靜之象。今診得左關弦形已退。右關脈已鼓指。而獨右寸軟弱。左尺虛細。右尺微小。六脈雖未調和。審體質未始不為平脈。古人所謂未見病脈。即平脈也。仍擬養腎。佐以健脾。
熟地(四錢) 北沙參(一錢五分) 淮山藥(炒,二錢) 陳阿膠(二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
建蓮(去心,二錢) 云茯神(二錢) 川貝(二錢) 蒲黃(炒黑,五分)
又?填納下焦。肝腎肺胃絡脈漸寧。痰咯雖未淨盡。而臟陰離絡之瘀已盡。然而頤養寧神。絡脈完固。不致貽患。
仍擬肝腎定例。少佐清化。
熟地(四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 建蓮(二錢) 陳阿膠(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
淮山藥(炒,二錢) 左牡蠣(三錢) 沙蒺藜(二錢) 云茯神(二錢)
又?自瘀盡以來。絡脈鞏固。肝腎根蒂亦基。痰咯亦少。形神頗安。脈右寸軟。尺小弱。余部中和。但此小雪節候。
值少陰用事之時。只宜靜養。以待一陽來復。其調劑仍宗前議。聊以益氣佐之。
熟地(四錢) 西黨參(二錢) 酸棗仁(炒焦,二錢) 陳阿膠(二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
云茯神(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 建蓮(二錢) 炙草(四分)
又?照前議參脾為生痰之源治。
熟地(四錢) 炒焦冬術(一錢五分) 棗仁(炒黑,二錢) 陳阿膠(二錢) 新會皮(一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 云茯神(二錢) 川貝(去心研,一錢五分) 人參(另煎沖,一錢)
又熟地(四錢) 北沙參(三錢) 建蓮(去心,三錢) 陳阿膠(蛤粉炒,二錢) 川貝(去心研,二錢)
淮牛膝炭(一錢五分) 揀麥冬(去心,一錢五分) 云茯神(二錢) 九孔石決明( 研三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