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丹溪手鏡】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26:41 | 只看該作者

可灸
 

少陰,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可灸。


少陰吐利,手足不逆反熱,脈不至,可灸。


少陰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煩躁,可灸。


其厥陰不還者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少陰厥陰主逆。


諸下利,手足厥,無脈,可灸,灸之不溫,反微喘者死。


可灸足大敦、陰凌泉、商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27:29 | 只看該作者

不可灸
 

微數之脈不可灸,因火為邪。


浮脈當汗不可灸,因火而盛。


【可刺】
 

【不可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28:27 | 只看該作者

五臟虛實(五)



虛 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食,如人將捕,目暗黑花,筋攣節痛,爪枯青色。


善恐。


脈沉細而滑。


實 脅下痛,寒熱,心下堅滿,氣逆,頭暈,頸直背強筋急,目赤,頰腫,耳聾。


善怒。


脈浮大而數。


中風 左部浮弦;


中寒,左關緊弦。


脹水,惡血。


膽主嘔汁。


肝主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29:00 | 只看該作者


 

虛 心腹暴痛,心膈脹滿,時唾清涎,多驚悲恍惚,少顏色。


舌本強。脈浮虛。


實 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痛,手心熱,衄血。


喜笑。


脈洪實。


中風 中風本位浮洪。


中寒本位洪緊。


小腸脹水主宿食脹。憂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29:53 | 只看該作者


 

虛 四肢不舉,飲食不化,吞酸或不下食,食則嘔吐,腹痛腸鳴,溏泄。


脈沉細軟弱。


實 心胸煩悶,口乾身熱,頰腫,體重腹脹寒飢,舌根腫,四肢怠墮,泄下利。


脈緊急實。


中風 中風本位浮遲。


中寒本位沉緊細。


脹水。


醉飽。


胃主癖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0:45 | 只看該作者


 

虛 語嘶,用力棹顫,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咳喘鼻流清涕,恐怖耳聾。


脈沉緩。


實 胸膈滿,上氣喘逆,咽中不利,鼻赤口張,飲食無度,痰黏,肩背痛。


脈不上不下。


中風 中風本位浮澀短。


中寒本位緊澀。


脹水。


大腸主宿食脹溏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1:49 | 只看該作者


 

虛 腰背切痛,不得俯仰,足腿酸,手足冷,呼吸少氣,骨節痛,腹結痛,面黑,耳鳴,小便數。


脈浮細而數。


實 舌燥咽乾腫,心煩,胸膈時痛,喘嗽,小腹滿,腰強痛,體重,骨節下熱,小便黃,腹腰腫,盜汗,脹泄。


中風 中風本位浮滑。


中寒本位沉緊而滑。


冷濕,房勞,脹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2:14 | 只看該作者

膀胱
 

虛 面赤色無液,尿多寐中不覺,小腹氣痛,攻衝腹脅。


實 小便不通,或澀,尿血,淋閉,莖中痛。


脈沉濡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2:39 | 只看該作者

六腑
 

虛 水穀不化,腸鳴泄利,吐逆,手足冷。


實 糞結,皮膚瘙癢,致廁艱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3:45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絕死(六)


心絕 肩息,回眄目直,掌腫,狂亂心悶絕熱,一日死。


心頭痛而咳不止,關節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


肝絕 汗出如水,恐懼不安,伏臥,四肢乏力,目直如盲,面青舌卷蒼黑,泣下,八日死。


頭痛目眩,肢滿囊縮,小便不通;


又云:身熱惡寒,四肢不舉,脈當弦長,今反短澀,十日死。


脾絕 口冷足腫,脹泄不覺,面浮黃,唇反,十二日死。


色黃、體重、失便,目直視,唇反張,爪甲青,四肢節痛,吐食,脈當大緩反弦,死。


肺絕 口如魚口,氣出不快,唇反無紋,皮毛焦,三日死。


足滿泄利不覺,鼻孔開而黑枯,喘而目直,言音喘急短氣。


腎絕 大便赤澀,耳干,下血,舌腫,足浮,齒痛,目肓,腰折,汗如水,發無澤,面黑,腿筋痛,小便閉,兩脅脹,目肓。


又云:陰縮小便不出,出而不快。


胃絕 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收持,大小便自利無休,飲食不入,七日死。


又舌強語澀,轉筋卵縮牽陰股痛,不食,鼓脹變水泄,不臥。


又云:齒落目黃,七日死。


小腸絕 發直,汗不止,不得屈伸。


大腸絕 泄利無度,六日死。


筋絕 驚恐,爪甲青,呼罵不休,九日死。


骨絕 腰脊痛,不可反側,腎中重,足膝腹平,五日死。


肌絕 口冷足腫,脹泄不知人,十二日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7:16 | 只看該作者

脈(七)


(圖附後)


浮 在皮膚,按之不足,舉之有餘,虛也。


人迎(風邪在表。) 氣口(陰陽耗散)


左寸(因風頭痛心昏有熱。) 右寸(宿食滯氣肺風逆喘。)


左關(因脅下滿。) 右關(脾食傷胃風。) 趺陽(胃滯。)


左尺(如經。) 右尺(腰腫腳弱。)


芤 與浮相似,血虛也。


人迎(風熱血涌。) 氣口(積血在胸。)


左寸(衄血。) 右寸(血。)


關上(脾胃虛熱腸癰便血。) 尺中(血淋。)


滑 浮中如有力,漉漉如欲脫,與數相似,為實,下陽氣衰。


左寸(伏痰外熱。) 右寸左關(蓄血在肝。) 右關(痰積。) 趺陽(胃氣不行。)


左尺(因邪相干,腰痛。) 右尺(便精遺瀝滯下。)


實 大長微弦強。


為痛,嘔,風寒。


人迎(風寒熱盛。) 氣口(喘嗽上迫。)


左寸(氣壅咽喉,胸中痛;尿血不利。) 右寸(如經身熱大便秘。)


左關(肝實血多肋下痛。) 右關(胃實脾虛,為痛為嘔,食不消,大便不利。)


左尺(小腹痛,小便不禁。) 右尺弦 浮緊為弦。


為水氣、中虛、寒癖、拘急、飲瘧。


左寸(風寒相侵,頭痛心痛。) 右寸(痰飲宿食。)


左關(筋急、瘧疾、忿怒、血聚。) 右關(胃脘寒痛。)


左尺(如經。) 右尺(腰痛,小腹拘急。)


緊 數如切繩,為寒。


人迎(感寒。) 氣口(頭痛拘急。)


左寸(心痛或虛。) 右寸(咳嗽喘急。)


左關(兩肋痛滿。) 右關(胃痛,蛔。)


左尺(如經。) 右尺(寒濕在下焦。)


洪 與浮大相似。為氣、熱。


人迎(寒壅諸陽。) 氣口(氣實攻搏。)


左寸(實熱。) 右寸(疝氣燥結傷食。)


左關(風熱在肝。) 右關(反胃,胃熱。)


左尺(如經。) 右尺(熱在下焦。)


微 極細而軟,似有似無,按之欲盡,輕手乃得,一日小,一日薄,一日手下快,與澀相似,為虛。


左寸(亡汗。) 右寸(吐血。)


左關(肝虛少血。) 右關(如經。)


左尺(如經。) 右尺(失氣遺泄。)


沉 為水實。鬼疰。


左寸(血實。) 右寸(氣實。)


人迎(寒搏陰經。) 氣口(血滯而凝。)


左關(血癖在肋下。) 右關左尺(如經。) 右尺(腿膝疼。)


緩 浮大而軟,與遲相似。為虛。


人迎(風、虛煩、喘。) 氣口(怒極傷筋。)


左寸(血虛頭痛眩暈。) 右寸(肺風乘脹如經。)


左關(風痹、血耗、筋脈弛張。) 右關(風熱燥結。)


左尺(遺瀝。) 右尺(如經,腎虛。)


澀 細而遲,往來難,且或一止復來,浮而短,又短而止。


為少血,寒濕。


左寸(短氣,心血少。) 右寸(如經。)


左關(如經。) 右關(胃氣不足,如經。)


左尺(如經,困憊。) 右尺(大便難,小便數。)


遲 三至,按之牢,舉不足,按有餘。為寒。


左寸(心寒痛。) 右寸(咽酸。)


左關(血澀,脅下痛。) 右關(如經。)


左尺(大便難,水穀不化。) 右尺(如經。)


伏 至骨方得。為實、水氣、痰飲。


人迎(寒濕。) 氣口(積聚。)


左寸(如經。) 右寸(肺痿,痰。)


左關(驚悸,水泄。) 右關(如經。)


左尺(疝瘕,冷凝在下。) 右尺(水穀不化。)


濡 極軟而浮細,按之無,舉之有餘,輕手乃得,與遲弱相似。為虛。


左寸(如經陽弱惡寒,腎邪入於心。) 右寸(唾涎沫,飧泄,虛喘息。)


左關(筋弱縱緩。) 右關(濕,虛冷。)


左尺(小便難,虛。) 右尺(腳痹。)


弱 極軟而沉細,舉之無,按之乃得。為虛、悸、熱。


左寸(如經,陽虛。) 右寸(氣虛短。)


人迎(風濕縱緩。) 氣口(筋骨弛。)


左關(風熱入肝,血虛。) 右關(脾弱多泄少食,胃或客熱。)


左尺(如經,虛。) 右尺(大便溏滯下。)


細 略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為血氣俱虛。


人迎(濕中諸經。) 氣口(少氣涎凝。)


左寸(心虛勞神。) 右寸(氣憂傷。)


左關(驚悸,脅痛,肝血少。) 右關(如經,血耗。)


左尺 右尺(遺泄小便利。)


數 為虛熱。


人迎(風壅燥盛。) 氣口(陰虛陽並。)


左關(怒,血虛筋急。) 右關(脾熱食症。)


左尺(如經。) 右尺(大便難,熱在下。)


動 見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動搖不進不走。為痛、虛、驚。


左寸(心驚神恐。) 右寸(寒極冷痛。)


左關(血虛。) 右關(脾泄為痛。)


左尺(真氣俱竭。)


虛 遲大而軟,按之不足,豁然空虛也。


人迎(冒暑氣泄。) 氣口(血氣走越)


左寸(心虛神不安。) 右寸(肺虛邪易侵。)


左關( 虛血少。) 右關(脾虛寒泄。)


左尺( 精漏) 右尺(傷暑。)


促 去來數而一止復來。


皆以痰飲,氣血留滯不下。


結 去來緩,時一止,復來。皆積。


革代散同圖。


動 為恐、為痛、為驚、為革。


革代散死,又革為虛寒。






高下大小體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8:33 | 只看該作者

周身經穴(八)





【橫骨至內輔上廉一尺八寸】


髀外骨(環中跳瀆) 髀骨外膝上五寸(伏兔) 膝上六寸(陰市) 膝上三寸(箕門)


魚腹上筋間股內廉(陰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9:12 | 只看該作者

膝上四寸股內上廉至內踝一尺六寸半
 

太陽委中 合陽( 下二寸) 承筋(跟上七寸) 承山(腿肚下分肉間) 跗陽(外踝上二寸。)


少陽陽關(犢鼻外陽陵上三寸) 陽陵 陽輔(外踝上四寸) 懸鐘(外踝上三寸。)


陽明犢鼻(膝臏下 大筋罅中) 三裡(三寸) 上廉(寸) 豐隆(外踝上三寸) 下廉(上廉下三寸。)


少陰陰谷(膝內輔骨後後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 築賓(內踝上 分間) 復溜(踝上二寸。)


太陰陰陵 地機(膝下五寸) 漏谷(內踝上六寸) 三陰交(內踝上三寸。)


厥陰曲泉(膝內輔骨下曲膝橫紋頭) 膝關(犢鼻下二寸) 中都(內踝上七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39:42 | 只看該作者

內踝至地三寸
 

太陽昆侖(外踝後) 申脈(外踝下) 京骨(大骨下。)


少陽丘墟(外踝如前去臨泣三寸) 臨泣(寸半) 地五會(寸)俠谿。


陽明解谿(寸半) 衝陽(三寸) 陷谷(二寸) 內庭。


厥陰中封(內踝前寸) 太衝(本節後二寸) 行間。


太陰商丘(內踝微前) 公孫(本節寸) 太白 大都。


少陰呂細(內踝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40:24 | 只看該作者

肘至腕一尺二寸半
 

列缺(側腕上寸半) 尺澤 孔最(腕上七寸) 經渠(寸口) 太淵曲澤 門(去腕五寸) 間使(三寸) 內關(去腕二寸) 大陵少海 靈道 通裡(腕後寸) 神門曲池(三寸) 三裡(寸) 上廉(寸) 下廉 溫溜(腕後五寸半) 偏歷(腕後三寸) 陽谿。


四瀆(肘前五寸) 三陽絡(寸) 支溝(腕後三寸) 外關(腕後二寸) 陽池小海 支正(腕後五寸) 會宗(腕後三寸) 陽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41:42 | 只看該作者

肩至肘一尺七寸
 



大椎下至尾骸? 二十一椎共長三尺志肓胃意陽魂 關噫神膏魄附室門倉舍綱門 膈 堂肓戶分白中胞小關大氣腎三胃脾膽肝 膈督心厥肺風大環旅肓腸元腸海俞焦俞俞俞俞 俞俞俞陰俞門杼二十一 二十 十九 十八 十七 十六 十五 命門 十三 十二 脊中 十 九 八 七六五 四 三 二 一手 (陰陽)起 止太陰(肺) 少商(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韭葉大) 中府(在中部四行云門下一寸)


少陰(心) 少衝(在手小指內廉去爪甲一韭葉大) 極泉厥陰(心胞) 中衝(在手中指內廉去爪甲韭葉大) 天池(在側腋部乳下一寸)


陽明(大腸) 商陽(在手次指內側) 迎香(在鼻孔傍五分直陷縫中)


太陽(小腸) 少澤(在手小指外廉去爪甲一分) 聽宮(在耳珠)


少陽(三焦) 關衝(在手無名指端去爪甲韭葉大) 耳門(在耳前缺處)


足 (陰陽)起 止太陰(脾) 隱白(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 大包(在腑下六寸)


厥陰(肝) 大敦(在足大指去爪甲一韭葉大) 期門(在乳下四寸不容傍一寸半)


少陰(腎) 涌泉(在足底心屈足第三縫中) 府(在膺部一行璇璣之傍二寸,巨骨之下。)


陽明(胃) 厲兌(在足次指端去爪甲一分) 頭維(在眉上額角入發際陷中。)


小陽(膽) 竅陰(在足第四指端去爪甲一分) 童子 (在肩外尖尺處)


太陽(膀胱) 睛明(在目內淚孔中) 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一分)


歌曰脈起少商中府上,大腸商陽迎香二,足胃厲兌頭維三,脾部隱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陰間,腎經涌泉?府位,心包中衝天池隨,三焦關衝耳門繼,膽家竅陰童子?,厥行大敦期門已,手心少衝極泉來,小腸少澤聽宮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47:49 | 只看該作者

傷寒(九)


脈法
 

大浮數動滑為陽也,沉澀弱弦微為陰也。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凡陽病見陰脈者死。


脈浮而數(陽脈也),能食不大便者,裡實也,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為陽氣固結,陰脈不得而雜之,陽結為火,至十七日傳少陰水當愈,水不能制火,故劇。)


脈沉而遲(陰也),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陰病也,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陰病見陰脈當下利,今反硬者,是陰氣結固,陽不得而雜之,陰結屬水,至十四日傳陽明土,當愈,土不制水故劇,此病要死。)


脈靄靄如車蓋者,名陽結也;


大而厭厭聶也,為陽氣鬱結於外,不與陰雜也。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連連強直也,為陰氣鬱結於內,不與陽雜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輕浮也),陽氣微也,衰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縈縈惹之不利者至細也)。


陽氣衰也。


脈綿綿(緩而連綿)如瀉漆之狀者(前大後小也)亡其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結陰也)陰氣勝而陽不能相續也。


脈來數,時一止復來,名曰促(促,陽也)陽氣勝而陰不能相續也。


脈三部浮沉大小遲數同等,為陰陽和平,雖劇當愈。


脈浮而洪,邪氣勝也;


自汗如油,喘而不休,正氣脫也;


水漿不下,胃氣盡也;


形體不仁,榮衛絕也;


乍靜乍亂,正邪交爭,此為命絕。


汗出發潤(津脫也),喘而不休(氣脫也),此狀為肺先絕也。


陽反獨留,身體大熱是血先絕,為氣獨在;


形體如煙熏,身無精華,血不榮也;


直視,心經絕也;


頭搖,陰絕陽無根也,此為心先絕也,心主血。


唇吻反青,脾部見木色,四肢?習,手足振動,此為肝絕也。


環口黧黑,脾主口,無精華則黑;


冷汗,陽脫也;


發黃,此為脾絕也。


溲便遺屎,腎絕不能約制也;


狂言,腎藏志,志不守也;


目反直視,此為腎絕也。


脈陰陽(表裡也)俱緊(緊為寒)口中氣出,唇口乾燥(陽氣漸復也。)


倦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知陰獨在也,勿妄治也,自解。


到七日微發熱,手足溫者,陰氣已絕,陽氣得復,解矣。


到八日以上,反大熱者,陰極變熱,邪氣勝正,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寒邪發於上焦,腹內痛者,必欲利也,寒邪勝於下焦。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乃安,為欲解矣。


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為吐利後脾胃大虛,此為脫,水停故也,為未解。


食自可者(脾胃已和,寒邪已散)為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陽正勝也,大煩熱也,)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則陰陽爭勝也,此欲解也。


脈和,其人大煩,目內?皆黃者,欲解。


脈不和者,病進。


脈浮(陽也)而緊(陰也)按之反芤(虛也),此為本虛,當戰汗出而解。


脈浮而數(陽也),按之不芤(陽實也),不戰而汗解矣。


脈自微(邪氣弱正氣微),此以曾經汗吐下亡血,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不汗不戰而自解。


風(傷陽),則浮虛(傷陰)則牢堅沉潛,水蓄支散也,飲急,弦動陰陽相搏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人恐怖,脈形如循絲累累然,面白脫色者,血氣不足。


人愧,脈浮,面色乍白乍赤者,神氣怯也。


人不飲食,脈自澀,澀陰也,主亡津液,唇口乾燥也。


下利三部無脈,冷氣在胸中,令脈不通,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脾虛腎氣所以乘,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穀氣實,緊者胃氣陰氣強特實,擊強痛還自傷。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正虛,大為邪實,在尺為關(邪關下焦),在寸為格(邪格上焦),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趺陽脈伏而澀,伏者胃氣伏而不宣,則吐逆水穀不化;


澀者,脾氣澀而不布,則食不入,名曰開格。


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下利者脈微小,今反緊者,邪勝也。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陰虛也發熱,諸緊為寒。


諸寒乘虛,寒乘氣虛,抑佚陽氣,則為厥郁(昏也,胃不仁,強直不知人也),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上下也),使口急不能言,戰寒(在表也),栗寒(在裡也)。


病欠者(陰陽相引,故欠和也,)


無病言遲者,風也(風中經絡,舌難運用,)搖頭者,裡痛也,行遲者,表強也(邪中經絡也)。


坐而伏者,短氣也;


坐而一腳下者,腰痛也。


裹實護腹如卵者,心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48:55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證治
 

冬時觸冒殺厲之氣,即時為病,名曰傷寒。


寒毒藏於肌膚,伏留至春,再感乖戾之氣,名曰春溫,至夏變為暑病。


春濕者,至夏至以前也,脈數而大散,似太陽發熱不惡寒,同中暑煩渴不憎寒,治宜升麻葛根解肌類也;


熱多,小柴胡;


發渴煩躁便秘,大柴胡微利之;


脈實者可下之。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以前熱未歇,又感於風者也,又因發汗身猶灼然,自汗喘息切忌再汗,亦不可下及燒針類也。


又云:寸尺俱浮,誤則死矣。


宜葳蕤湯、知母葛根湯也。


熱病者,夏時發也,熱極重於溫也,治宜寒涼解其內外之煩毒也。


如頭疼惡寒身熱,脈洪盛有汗,夏至前,陽旦湯;


夏至後,桂枝加石膏升麻湯。


無汗,夏至前後,麻黃加知母石膏湯,煩躁大青龍東加黃芩,大熱梔子升麻湯。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為溫毒,以前熱未已,又感溫熱,以其表裡俱熱,病之最重者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49:48 | 只看該作者

六經(十)


太陽
 

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背強,脈尺寸俱浮。


若陽浮而陰弱,為中風自汗;


若骨節疼而喘,脈浮緊,為中寒;


或者下之太早,陽發為結胸,陰發為痞氣。


不渴,小便清,知邪氣未入,本禁利小便。


下後脈促,為陽勝陰,故不作結胸,為欲解。


脈緊,邪傳少陰,令人咽痛。


脈弦,邪傳少陽,令人脅拘急。


脈細數,為邪未傳裡而傷氣也。


脈沉緊,邪傳陽明,為裡實,必欲嘔也。


脈沉滑,傳於腸胃,協熱利也。


脈浮滑,為氣勝血虛,必下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5:50:44 | 只看該作者

陽明
 

身熱目疼,鼻干,不得眠,尺寸脈長,若能食,名中風。


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熱傳裡也);


發熱惡寒,脈浮而緊(仍在表也);


若下之腹滿小便難也;


若不能食,名中寒。


小便不利(寒則津液不化),手足自汗,此欲作固瘕(寒氣結積),攻其熱則噦,乃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反無汗,小便自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冷,必苦頭痛(寒邪發於外也)。


陽明但頭眩不惡寒(風氣攻內也),能食(風也),而咳必咽痛(胃也),此風氣攻於內也。


又嘔多未入府也,雖有陽明症,不可攻,攻之心下滿硬(邪氣消滅尚淺);


不可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正氣脫也)。


陽明雖汗出不惡寒,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雖脈遲,此外欲解,可攻裡也,大便硬者,承氣主之;


不硬者,不可攻之。


陽明自汗,禁發汗;


小便自利,禁利小便,為重亡津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02 , Processed in 0.15819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