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丹溪心法(1)】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05:34 | 只看該作者

參蘇飲
 

陳皮(去白),枳殼(麩炒),桔梗,甘草(炙),木香(各半兩),半夏,乾葛,蘇葉,前胡,人參,茯苓(各七錢半一方不用木香)。


右剉,每服五錢,水盞半,生薑七片,棗一枚煎,微熱服。


五苓散,見中暑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06:17 | 只看該作者

柴胡桂薑湯


柴胡(八兩),桂枝,黃芩(各三兩),括蔞根(四兩),牡蠣(二兩),甘草(炙三兩),乾薑(二兩)。


右剉,水煎,日三服,煩汗出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07:09 | 只看該作者

小柴胡湯


柴胡(八兩),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三兩),半夏(三兩)。


右剉,每五錢,水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服,不拘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07:39 | 只看該作者

白虎加桂枝湯
 

治溫瘧。


知母(六兩),甘草(炙二兩),石膏(四兩碎),桂枝(一兩),粳米(六合)。


右剉,水煎,日三,汗出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08:08 | 只看該作者

小柴胡加桂湯
 

本方去人參,加桂一兩。


桂枝加黃耆知母石膏湯。


本方加黃耆,知母,石膏各四錢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08:32 | 只看該作者

大柴胡湯


柴胡(八兩),黃芩,赤芍(各三兩),大黃(一兩),半夏(兩半),枳實(半兩麩炒)。


右剉,每五錢,水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服無時。


白芷石膏三物湯。


白芷(一兩),知母(一兩七錢),石膏(四兩)。


右為粗末,每半兩,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1:36 | 只看該作者

痢九


痢赤屬血,白屬氣,有身熱,後重,腹痛,下血,身熱挾外感,小柴胡湯去人參,後重積與氣墜下之故兼升消,宜木香檳榔丸之類,不愈者用蓁丸皂角子煨大黃,當歸,桃仁,黃連,枳殼,若大腸風盛可作丸服,保和丸,亦治因積作後重者。


五日後不可下,蓋脾胃虛故也。


後重窘迫者當和氣,木香檳榔,腹痛者。


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如實者以劉氏之法下之。


虛則以苦梗開之。


然後用治痢藥,氣用氣藥,血用血藥,有熱用黃芩,芍藥之類,無熱腹痛或用溫藥,薑桂之類,下血四物為主,下血多主食積與熱,或用朴硝者。


青六丸,治血痢效,痢疾初得一二日間,以利為法,切不可便用止澀之藥,若實者。


調胃承氣,大小承氣,三乙承氣下之。


有熱先退熱,然後看其氣病血疾加減用藥,不可便用參朮,然氣虛者可用,胃虛者亦用之。


血痢久不愈者。


屬陰虛,四物湯為主,涼血和血當歸桃仁之屬,下痢久不止發熱者屬陰虛,用寒涼藥必兼升散藥併熱藥,下痢大孔痛者因熱流於下也。


以木香,檳榔,黃連,黃芩,炒乾薑,噤口痢者。


胃口熱甚故也。


大虛大熱用香連丸,蓮肉各一半,共為末,米湯調下,又方人參二分,薑炒黃連一分為末,濃煎,終日細細呷之。


如吐則再服,但一呷下咽便開,人不知此,多用溫熱藥甘味,此以火濟火,以滯濟滯,封臍引熱下行,用田螺肉搗碎入麝香少許盦臍內,下痢不治之證,下如魚腦者半死半生,下如塵腐色者死,下純血者死,下如屋漏水者死,不如竹筒注者不治,赤痢乃自小腸來,白痢乃大腸來,皆濕熱為本,赤白帶濁同法,下痢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


蓋風傷肝,肝主木故也。


有濕傷血宜行濕清熱,內經所謂身熱則死,寒則生,此是大概言必兼證詳之方,今豈無身熱而生寒而死者。


脈沉小留連或微者易治,洪大數者難治也。


脈宜滑大不宜弦急,仲景治痢可溫者五法,可下者十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還分易治,難治,不治之證,至為詳密,但與瀉同立論不分,學者當辨之。


大孔痛一日溫之。


一日清之。


按久病身冷脈沉小者宜溫,暴病身熱脈浮洪者宜清,宜補,有可吐亦有可汗可下者。


初得之時元氣未虛,必推蕩之。


此通因通用之法,稍久氣虛則不可下,壯實初病宜下,虛弱衰老久病宜升之。


先水瀉後濃血,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後水瀉,此腎傳脾微邪易愈,下痢如豆汁者。


濕也。


蓋脾腎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藏,故五色之相雜,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如虛者亦宜審之因熱而作,不可用巴豆,如傷冷物者。


或可用,宜謹慎,又有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卻宜明逆氣之勝復以治之。


戴云,痢雖有赤白二色,終無寒熱之分,通作濕熱治,但分新舊,更量元氣用藥,與赤白帶同。入方。


黃連,滑石,生地,白芍,蒼朮,白朮,當歸,青皮,條芩。


右剉,水煎,裏急後重,炒黃連,滑石,加桃仁,檳榔,甚者大黃,嘔者用薑汁,半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2:13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乾薑(一錢),當歸(二錢半),烏梅(三箇),黃柏(一錢半),黃連(一錢)。


右剉,作一服,水煎,食前,若水瀉可等分用,或加枳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2:36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治熱與血。


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枳殼,當歸,芍藥,滑石,桃仁,甘草,白朮(等分)。


右為末,或湯調或作丸,用麵糊,或神麯糊丸服,一本云,誤服熱藥,澀藥毒犯胃者。


當明審以袪其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3:17 | 只看該作者

治白痢
 

蒼朮,白朮,神麯,茯苓,地榆,甘草。


右剉,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3:38 | 只看該作者

治赤痢


地黃,芍藥,黃柏,白朮。


右剉,水煎,腹痛加枳殼,厚朴,後重加滑石,木香,檳榔,有熱加黃芩,山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3:55 | 只看該作者

又治痢方


滑石(一兩),蒼朮(半兩),川芎(三錢),桃仁(活法用),芍藥(半兩炒),甘草(一錢)。


右為末,薑一片,擂細煎,滾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5:03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孫郎中因飲水過多腹脹瀉痢帶白。


蒼朮,白朮,厚朴,茯苓,滑石。


右咀,水煎,下保和丸,又云加炒麯甘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5:40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痢後腳弱漸細者。


蒼朮,酒芩,白芍(各二兩半),酒柏(炒半兩)。


右為末,粥丸,以四物湯加陳皮,甘草,水煎送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6:09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痢後腰痛,兩腳無力。


陳皮,半夏,白芍(各一錢),茯苓,蒼朮,當歸,酒芩(各半錢),白朮,甘草(各二錢)。


右咀,作一服,薑煎,食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16:47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治小兒八歲下痢純血,作食積治。


蒼朮,白朮,黃芩,滑石,白芍,茯苓,甘草,陳皮,神麯(炒)。


右咀,水煎,下保和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20:29 | 只看該作者

治痢十法


其或惡寒,發熱,身首此俱痛,此為表證,宜微汗和解,用蒼朮,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三片煎,其或腹痛後重,小水短下積,此為裏證,宜和中疏氣,用炒枳殼,製厚朴,芍藥,陳皮,滑石,甘草煎,其或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為死血證,法當用擂細桃仁,滑石行之。


或口渴及大便口燥辣,是名挾熱即加黃芩,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盪是名挾塞,即加乾薑,其或下墜在血活之後,此氣滯證,宜於前藥加檳榔一枚,其或在下則纏住,在上則嘔食,此為毒積未化,胃氣未平證,當認其寒則溫之。


熱則清之。


虛則用參朮補,毒解積下食自進,或其力倦,自覺氣少,惡食,此為挾虛證,宜加白朮,當歸,身虛甚者加人參,又十分重者。


止用此一條加陳皮補之。


虛回而痢自止,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無血證,倍用當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生桃仁佐之。


復以陳皮和之。


血生自安,其或纏墜退減十之七八,穢積已盡,糟粕未實,當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煎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腸丸性燥,恐尚有滯氣未盡行者。


但當單飲此湯固腸丸未宜,用蓋固腸丸有去濕實腸之功,其或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粥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切不可驚恐,當以白朮,陳皮各半煎湯和之自安,其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下不止,又當以藥澀之。


可用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甚者添牡蠣可擇用之。


然須用陳皮為佐,恐大澀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天樞,氣海,右前方用厚朴專瀉滯凝之氣,然厚朴性大溫而散氣,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


餘滯未盡,則用炒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之朴稍緩,比陳皮稍重,滯氣稍退當去之。


只用陳皮以和眾藥,然陳皮去白,有補瀉之功,若為參朮之佐,亦純作補藥用,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柏,達者更能參以歲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而已哉。


附錄,痢有氣虛兼寒熱,有食積,有風邪,有熱,有濕,有陽氣下陷,而感受不一,當分治瀉輕,痢重,諸有積,以肚熱纏痛推之。


諸有氣以肚如蟹渤驗之。


究其受病之源抉之。


對病之劑,大要以散風邪,行滯氣,開胃脘為先,不可遽用肉豆蔻,訶子,白朮輩,以補住寒邪,不可投米殼,龍骨輩,以閉澀腸胃,邪得補而愈盛,故證變作,所以日夕淹延而未已也。


若升散者,以胃風湯,防風芍藥湯,神朮散,蒼朮防風湯,敗毒散皆可汗之。


攻裏若有濕者用導水丸,兼鬱承氣湯和中丸,若積滯用聖餅子脾積丸,冷積用局方蘇感丸,若濕熱甚者。


宜宣明玄青膏,若後重窘迫用木香檳榔丸,色白者屬氣,赤白者屬氣血受病,赤黑相兼屬濕熱,青綠雜色屬風與火濕,下血者當涼血,當歸生地,赤者屬血,保命集四物湯加槐花,黃連,米殼醋炒,下痢脈沉弱而腹痛,用薑附湯加對五苓理中,又機要漿水散,若青色者寒兼風,若陽氣下陷者。


以升陽益胃湯加桔梗,醋沃南星,用梅葉外貼眉攢極效,起泡便止,下痢若濕盛勝濕者。


以平胃散對五苓散最可,或麯芎丸,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為脾泄機要,白朮芍藥湯,濕勝仙朮炒用,若陰陽不分,當滲泄以五苓之類,或單用芣苡實炒為末,米飲調二錢,若氣血俱虛神弱者。


以人參,白朮,當歸,芍藥,炒茯苓,少加黃連,服之。


或錢氏白朮散,又或十補湯佳,若暑痢而脈虛者。


香薷飲,或清暑益氣,又或六和湯薷香正氣,各加木香半錢,名木香交加散,若白痢下如凍膠,或鼻涕,此屬冷痢,宜除濕湯加木香一錢,虛弱者與十補湯,赤痢發熱者。


以敗毒散加陳蒼米一撮煎,下痢小便不通者。


黃連阿膠丸為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21:05 | 只看該作者

附方


胃風湯


治風冷入於腸胃,泄下鮮血,或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瘀血。


人參,茯苓,川芎,當歸,桂,白朮,白芍(等分)。


右剉,水煎,入粟米百餘粒同煎,腹痛加朮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21:54 | 只看該作者

噤口痢
 

石蓮肉(日乾)。


右為末,服二錢,陳倉米調下,便覺思食,仍以日照東方壁土炒真橘皮為末,薑棗界煎佐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1:22:13 | 只看該作者

戴人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木,枳殼,黃連,黃柏,大黃(各半兩),丑末,香附(各二兩)。


右為末,水丸梧子大,每五十六丸,煎水下,量虛實與之,紺珠多三稜,黃芩,當歸,分兩不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9:03 , Processed in 0.09374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