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低血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7 08:2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低血壓

 

拼音

 

dīxuèyā

 

英文參考

 

hypotension

 

疾病別名血壓過低

 

疾病代碼ICD:I95.9

 

疾病分類心血管內科

 

疾病概述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低于正常的總稱。

 

一般來說按常規測量法,測得成人肱動脈血壓低于90/60mmHg(12.0/0.8kPa)時,可稱為低血壓。

 

原發性低血壓病主要有以下表現:疲乏、無力、頭痛、頭暈、前區隱痛、不適、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

 

疾病描述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低于正常的總稱。

 

一般來說按常規測量法,測得成人肱動脈血壓低于90/60mmHg(12.0/0.8kPa)時,可稱為低血壓。

 

正常血壓有晝夜波動,24h內最大差值可達40mmHg(5.33kPa)還有季節性波動,故應在不同日的同一時間多次測量安靜狀態下的血壓,方可對低血壓做出判斷。

 

但血壓的正常變異范圍相當大,不易以一個數值代表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的人的正常血壓,所測的血壓值,可供參考。

 

其臨床意義應結合臨床綜合分析。

 

癥狀體征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癥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

 

據統計,有上述低血壓狀態的人約占健康人的2.5%~3.5%,常見于經常從事較大運動量的人群如體育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而體型瘦長的年輕婦女也不少見。

 

生理性低血壓可有家族性傾向,無重要臨床意義。

 

2.原發性低血壓病主要有以下表現(1)疲乏、無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勞過度所致。

 

這種疲乏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過多的肌肉收縮不協調,而不恰當地消耗肌力所致。

 

(2)頭痛、頭暈: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后較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

 

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

 

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常在突然改變體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生。

 

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

 

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注不足有關。

 

(3)心前區隱痛或不適:低血壓病患者心前區隱痛、不適,不僅可在體力勞動或緊張腦力勞動時發作,在安靜時也可發作,甚至引起心絞痛樣發作,尤其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這種情況不僅見于低血壓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壓過低本身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產生上述癥狀。

 

(4)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5)內分泌功能減退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類物質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可表現為食欲不振、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血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

 

疾病病因低血壓根據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為: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癥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

 

2.病理性的低血壓病除血壓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癥狀以及某些疾病。

 

低血壓病可分為:(1)原發性低血壓病: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如生理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低血壓病)。

 

(2)繼發性低血壓病:是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以致出現虛脫和休克的征象,稱為急性低血壓。

 

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而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為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于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所致低血壓,其防治主要是針對原發病。

 

病理生理原發性低血壓病的發病機制迄今未明,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屬于中樞神經細胞張力障礙有關的疾病,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血管舒縮中樞的抑制過程加強,血管收縮與舒張動態平衡發生障礙,血管舒張占優勢,最終導致動脈血壓降低。

 

此外,內分泌功能失調,體內某些調節血壓的物質排泌失衡,如血管緊張素-腎素-醛固酮系統、兒茶酚胺類等升壓物質分泌降低,而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等舒血管物質增多,也可能參與低血壓病的形成。

 

至于遺傳因素、年輕時患過某些傳染病,慢性扁桃體炎、咽峽炎、營養失調如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缺乏,以及氣候、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職業等等對低血壓病的產生也可能有關。

 

診斷檢查診斷:原發性低血壓病的診斷主要根據動脈血壓測值達低血壓標準,除外繼發性低血壓病和生理性低血壓狀態,結合上述臨床表現可以作出診斷。

 

實驗室檢查:尚未查到相關資料。

 

其他輔助檢查:1.心電圖有無心率和心律的變化,有無ST-T的改變,有無病理性Q波。

 

2.心臟B超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壓的診斷。

 

3.心導管檢查及血管造影可明確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

 

4.X線檢查通過透視胸片檢查,觀察有無腫塊壓迫外周大血管。

 

5.脊髓造影了解有無脊髓空洞等脊髓病變。

 

6.化驗檢查對懷疑由內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壓,應做相應的內分泌功能及激素檢測。

 

血常規化驗如有紅、白細胞的改變亦有助于診斷。

 

鑒別診斷對低血壓患者注意詢問以下情況有助于診斷及鑒別診斷。

 

1.詢問除低血壓外,有無其他血管癥狀,有無其他系統疾病,如無則考慮為原發性低血壓。

 

2.詢問有無急重癥造成急性血容量不足或急性心功能減低、心排血功能障礙。

 

3.詢問有無引起低血壓癥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有無高原居住史。

 

有無引起低血壓癥的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臨床表現。

 

有無代謝性疾病、脊髓病變。

 

4.詢問低血壓狀態是何時發生的,與臨床上出現的癥狀體位有無明顯關系。

 

有無長期臥床病史。

 

有無外科手術,外傷而導致自主神經損害的原因。

 

5.詢問低血壓發生的時間長短,臨床表現與服用藥物的關系。

 

通過詳細詢問以上情況,能明確低血壓是原發性或繼發性,是否為急性低血壓,結合臨床其他資料,可能明確原發病因。

 

治療方案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應定期隨訪,因為某些所謂生理性低血壓狀態在一定情況下,可能轉變為低血壓病,也可能原屬病理性低血壓病,只是早期未能發現有關病理改變而誤認為是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2.原發性低血壓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點:(1)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維生素PP)等。

 

適當飲用咖啡、可可和濃茶,有助于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壓和改善臨床癥狀。

 

此外,飲用蜂蜜或蜂王漿也有裨益。

 

(2)適當參加運動和醫療體育:如醫療體操、保健操、太極拳、氣功、按摩以及理療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壓。

 

(3)對于上述治療無效:且臨床癥狀嚴重者,可酌用小劑量激素,如9-a氟氫可的松0.1mg/d開始,根據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劑量,本藥具有水鈉潴留作用,通過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壓。

 

必要時可輔以咖啡因、麻黃堿(15~30mg,1~3次/d)和鹽酸士的寧肌內注射。

 

此外,根據臨床癥狀可予以對癥治療。

 

(4)中醫中藥治療:中醫認為低血壓病主要是心脾陽虛,陽氣不足,血行乏力所致。

 

因此,主要治則是溫補通陽,佐以補脾健運。

 

一般情況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各10g,1劑/d,水煎服或泡開水當茶飲。

 

若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

 

舌紅少津咽干者加麥冬15g、五味子10g。

 

此外,根據辨證施治,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參營養丸等也有一定療效。

 

并發癥低血壓病的患者可有頭暈、黑矇、眩暈,甚至暈厥,常在突然改變體位時發生。

 

還可出現心絞痛,血糖降低或性功能衰退等并發癥。

 

預后及預防預后:低血壓的預后主要取決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預防:無癥狀性低血壓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通過適當參加體力活動來增強體質,提高對血壓變化的調節能力,也可服補益氣血的中藥。

 

流行病學據統計,生理性低血壓狀態的人約占健康人的2.5%~3.5%。

 

低血壓病的詳細發病率尚未查到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特別提示無癥狀性低血壓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通過適當參加體力活動來增強體質,提高對血壓變化的調節能力,也可服補益氣血的中藥。

 

如果是繼發性低血壓,則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引用:http://big5.wiki8.com/dixueya_3643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22:10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