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肝癌】
拼音
gānái
英文參考
livercancer
疾病分類肝膽外科,腫瘤科
疾病概述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癌癥,壯年發病率高,由于本病發現時多為晚期,故死亡率高,俗稱“癌中之王”。
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的病毒(HBV)陽性率高達90%。
原發性肝癌90%為肝細胞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與肝功能異常,早期多無癥狀。
我國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齡為40—50歲,男性比女性多見。
臨床表現是肝區疼痛,食欲減退、乏力、消瘦、腹脹等全身和消化道癥狀以及肝腫大。
疾病描述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癌癥,壯年發病率高,由于本病發現時多為晚期,故死亡率高,俗稱“癌中之王”。
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的病毒(HBV)陽性率高達90%。
原發性肝癌90%為肝細胞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與肝功能異常,早期多無癥狀。
我國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齡為40—50歲,男性比女性多見。
近年來其發病率有增高趨勢。
根據1995年衛生部的統計,我國肝癌年死亡率占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癥狀體征肝癌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肝區疼痛,食欲減退、乏力、消瘦、腹脹等全身和消化道癥狀以及肝腫大。
疾病病因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和發病原理尚未確定。
目前認為與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黃曲霉素等某些化學致癌物質和水土因素有關。
病理生理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和發病原理尚未確定。
診斷檢查肝癌出現了典型癥狀,診斷并不困難,但往往已非早期。
所以,凡是中年以上,特別是有肝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區疼痛、消瘦、進行性肝腫大者,應及時作詳細檢查。
采用甲胎蛋白(AFP)檢測和B型超聲等現代影像學檢查,診斷正確率可達90%以上,有助于早期發現,甚至可檢出無癥狀或體征的極早期小肝癌病例。
肝癌血清標志物檢測:1.血清甲胎蛋白(AFP)測定本法對診斷肝細胞癌有相對的專一性。
放射免疫法測定持續血清AFP≥400ug/L,并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腫瘤等,即可考慮肝癌的診斷。
但臨床上約30%的肝癌病人AFP為陰性。
如同時應用小扁豆凝集素親和交叉免疫電泳自顯影法檢測AFP異質體,可使肝癌的陽性率明顯提高。
2.血液酶學及其他腫瘤標記物檢查肝癌病人血清中Y-谷氨酰轉肽酶及其同工酶、異常凝血酶原、αl—抗胰蛋白酶、α-L-巖藻糖苷酶、酸性同工鐵蛋白、堿性磷酸酶、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V和乳酸脫氫酶同工酶等可高于正常。
但由于缺乏特異性,多作為輔助診斷,用于與AFP、AFP異質體等聯合檢測,結合AFP分析,有助于提高肝癌的確診率。
影像學檢查:1.超聲檢查采用分辨率高的B型超聲顯象儀檢查,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等。
其診斷符合率可達84%,能發現直徑2cm或更小的病變。
是目前有較好定位價值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并可用作高發人群中的普查工具。
另外,用B型超聲顯像同時能提取超聲多普勒血流頻譜信號的雙功儀,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與雙功儀綜合組成的三功儀檢查,可提高肝癌的確診率,并有助于與轉移性肝癌、肝血管瘤等的鑒別。
2.CT檢查CT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對肝癌的診斷符合率可達90%以上,可檢出直徑約1.0cm左右的早期肝癌;
應用動態增強掃描可提高分辨率,有助于鑒別血管瘤。
應用CT動態掃描與動脈造影相結合的CT血管造影(CTA),可提高小肝癌的檢出率。
3.選擇性腹腔動脈或肝動脈造影檢查對血管豐富的癌腫,其分辨率低限約lcm,對<2.Ocm的小肝癌其陽性率可達90%,是目前對小肝癌的定位診斷各種檢查方法中最優者。
4.磁共振成像(MR[)診斷價值與CT相仿,但可獲得橫斷面、冠狀面和矢狀面圖像;
對良、惡性肝內占位病變,特別與血管瘤的鑒別優于CT;
且無需增強,即可顯示肝靜脈和門靜脈的分支。
5.放射性核素肝掃描應用:199金、98m锝、131碘玫瑰紅、113m銦等進行肝掃描,對肝癌診斷的陽性符合率為85%一90%。
但對于直徑小于3cm的腫瘤,不易在掃描圖上表現出來。
采用放射性核素發射計算機體層掃描(ECT)則可提高診斷符合率,能分辨1—2cm病變。
6.X線檢查腹部透視或平片可見肝陰影擴大。
肝右葉的癌腫常可見右側膈肌升高、活動受限或呈局限性凸起。
位于肝左葉或巨大的肝痛,X線鋇餐檢查可見胃和橫結腸被推壓現象。
肝穿刺行針吸細胞學檢查有確定診斷意義,目前多采用在B型超聲導引下行細針穿刺,有助于提高陽性率。
對經過各種檢查仍不能確定診斷,但又高度懷疑或已定性診斷為肝癌的病人,必要時應作剖腹探查。
原發性肝癌主要應與肝硬化、繼發性肝癌、肝良性腫瘤、肝膿腫、肝包蟲病,以及與肝毗鄰器官,如右腎、結腸肝曲、胃、胰腺等處的腫瘤相鑒別。
治療方案一、肝切除術適應證臨床上診斷為原發性肝癌,符合以下條件時,應首選肝切除術:1.腫瘤為巨塊型、結節型或小肝癌型。
2.病變局限于肝的一段、一葉或半肝范圍。
3.復發性肝癌估計可以再切除者。
4.大肝癌曾作肝動脈結扎或肝動脈化療栓塞,使病變明顯縮小,估計可以二期切除者。
5.病人全身情況好,心、肺、肝、腎功能良好。
禁忌證1.伴肝外多處轉移。
2.腫瘤侵及肝門或下腔靜脈。
3.嚴重肝硬變,有黃疸、腹水。
4.門靜脈主干或主支有癌栓者。
術前準備1.加強營養合并肝硬變時,給予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和低脂肪飲食。
2.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血紅蛋白維持在80g/L以上,低蛋白血癥可輸白蛋白、新鮮血和血漿。
3.糾正出血傾向和水、電解質紊亂術前1周肌注維生素K,血小板過低者,手術前1d輸新鮮濃縮血小板懸液。
術中注意點1.腫瘤能否切除有嚴重肝硬變者,以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為宜;
第一、二肝門有腫瘤侵犯時,應放棄一般肝切除方法,條件允許時可作無血切肝術,或作術中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2.小肝癌定位肝內小癌灶除用雙手合診定位外,可采用術中B超檢查定位。
3.肝切除量癌瘤局限于一段、一葉時,可作肝段切除或肝葉切除;
已波及鄰近葉、段者,則根據有無肝硬變及其程度,選用多段聯合切除、半肝切除或三葉肝切除。
根治性手術要求距離腫瘤邊緣1~2cm以外切肝。
4.常溫下肝門阻斷下切肝此法可減少肝臟出血。
有肝硬變時,每次阻斷不超過10min,間歇3~5min,再阻斷;
無肝硬變時,可延長阻斷時間到15min。
術后處理1.同外科手術后一般處理。
2.加強護肝療法,每日給高滲葡萄糖液,胰島素、維生素B、C、K等,適量輸血漿和白蛋白,輸少量新鮮血。
3.保持腹腔雙套管引流通暢。
二、術中肝動脈化療栓塞術適應證1.肝癌于剖腹探查時,發現下列原因不能切除者:①腫瘤波及左、右肝;
②腫瘤已侵犯肝門;
③復發性肝癌不能再切除者;
④肝癌并發破裂出血且不能切除者;
⑤病變大且合并中度肝硬變;
⑥伴遠處轉移。
2.肝癌切除后,斷面殘留癌組織或余肝有癌結節,不能切除者。
3.未能切除的肝癌且采用其他治療無效或非手術介入治療失效,全身情況較好者。
禁忌證門靜脈主干或肝靜脈有癌栓;
重度肝硬變伴肝功嚴重損害且有黃疸、腹水;
腫瘤超過肝臟的3/4;
有中度以上食管靜脈曲張;
血容量不足伴低血壓。
手術要點術前應了解病變的部位、范圍和血管分布,除超聲檢查外,有條件時應作腹腔動脈或肝動脈造影,必要時作腸系膜上動脈造影。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以下方法:1.經肝動脈支插管適合腫瘤局限于一側半肝,肝門能充分暴露,而肝外動脈解剖無變異者。
先分離出患側肝動脈支,用絲線結扎其近側,在結扎線遠側切開動脈,導管經此切口插至肝內,注入美藍溶液,觀察染色的范圍,倘若腫瘤和該側肝葉染色,則提示位置正確。
將剪成lmm大小的明膠海綿塊或40%碘化油作為栓塞劑與5-氟尿嘧啶0.5g水溶液混合后,經導管注入腫瘤血管,注畢拔出導管,在其遠側端結扎。
2.經胃十二指腸動脈插管適合于腫瘤波及左右肝,或肝門顯露困難,分離不出肝動脈支者。
于十二指腸的上緣分離出胃十二指腸動脈,結扎動脈的遠肝端,切開近肝端,導管經此切口插往肝固有動脈,用前述方法注入栓塞劑和抗癌藥。
注射過程中,為預防栓塞劑逆流至胃腸,可暫時阻斷其他動脈支,也可加肝總動脈或胃右動脈結扎。
3.經胃網膜右動脈插管適合于腫瘤靠近肝門區,該處動脈顯露困難者。
緊靠十二指腸下緣分離出胃網膜右動脈,用上述方法從此作動脈插管,經胃十二指腸動脈抵達肝固有動脈或左右肝動脈支。
注入栓塞劑和抗癌藥前,也可加肝動脈結扎。
術后處理見肝動脈結扎術。
三、藥物輸注裝置作肝動脈灌注術適應證同術中肝動脈栓塞術。
禁忌證同術中肝動脈栓塞術。
手術要點1.插管部位選擇和插管方法同術中肝動脈栓塞術。
2.藥物灌注裝置由藥囊和導管兩部分組成藥囊為灌注藥液的中轉站,呈圓盤狀,由硬塑料、不銹鋼或肽合金構成,內有貯藥腔,頂部中央凹陷處有硅橡膠隔膜,便于穿刺注入藥液。
肝動脈插管完畢,術中可經藥囊推注抗癌藥,最后注入稀釋的肝素溶液(100U/ml)2ml,以保持導管內血液不凝。
3.插管結束后,將藥囊埋置固定在手術切口的左側上腹或下胸部皮下。
要求體表能清楚觸摸到,避開束腰帶處,且不影響以后B超檢查。
術后處理1.單次推注抗癌藥皮膚消毒,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操作者戴無菌手套,觸摸藥囊頂部凹陷,用無創針頭經皮穿刺藥囊,直接用空針注入較高濃度的抗癌藥。
注射畢,再以稀釋的肝素溶液2ml注入,作抗凝“封閉”。
2.輸注抗癌藥無創針頭經皮穿刺至藥囊后,連接便攜式微電腦灌注泵,24h不間斷地向肝動脈灌注抗癌藥,或接固定的動脈泵,每天在一定時間內輸注稀釋的抗癌藥。
3.抗癌藥可單獨用,也可聯合應用,后者效果較好。
治療肝癌常采用FAM方案(5-氟尿嘧啶 阿霉素或表阿霉素 絲裂霉素)或MFC方案(絲裂霉素 5-氟尿嘧啶 順鉑或卡鉑)。
4.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包括導管是否堵塞、移位,藥囊有無泄漏、感染、藥囊埋置處有無滲液、血腫,注意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如骨髓抑制、發熱、消化道癥狀及肝、腎功能損害等。
預后及預防無特殊預防方式。
特別提示肝癌飲食調理早期的病人應特別給予易消化的食物,要給低脂肪的食物,飲食中一定要注意:1.食物中少粗纖維或無粗纖維,避免機械刺激出血的傷口。
2.食物不能過冷過熱,避免刺激胃粘膜血管的變化發生出血。
3.給予富含蛋白質并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喝富含維生素的鮮果汁鮮菜汁。
4.要少食多餐,以減少胃腸道的負擔。
但肺癌病人應忌腥油膩食物,禁忌辛辣和煙、酒等刺激性食物。
5.食物應包括:牛奶、雞蛋、豆漿、藕粉、果汁、瘦肉泥、肝泥等,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口服鐵劑,使失血及時得以恢復。
肝癌預防1.乙肝疫苗相當于肝癌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成功和用于臨床,卻部分地起到了代替肝癌疫苗的作用,這是因為肝癌的發生與乙肝的關系太密切了。
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的相關性高達80%,乙肝病毒僅次于煙草,是人類已知的第二種致癌因素。
可見廣泛乙肝疫苗接種,也同樣是預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2.控制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發達國家肝癌的主要病因。
嚴格控制輸血源,盡量減少輸血或應用血制品是減少丙型肝炎、控制肝癌發生的另一有效措施。
3.防止食物霉變:已知黃曲霉素是超劇毒物質,其致癌作用比亞硝胺類大75倍。
它可誘發所有的動物發生肝癌,盡管誘發人類肝癌的問題尚無定論,學者們仍認為它是肝癌發生的啟動因素之一,所以,要保管好各種食物不發生霉變,疑有霉變食品,即不再攝入。
4.其他:飲水污染、藥物中毒、吸煙、亞硝胺、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遺傳等,都有協同致癌作用,所以采取保護措施、講究衛生、改善營養、增強免疫功能,杜絕濫用藥物和摒棄不良習慣等綜合措施,會有效地防止肝癌的發生。
肝癌護理1.避免用手重壓肝臟,防止肝臟破裂而引起肝臟大量出血。
2.適量食入蛋白質,過多食入會誘發肝昏迷。
3.肝癌后期要勤翻動病人,防止褥瘡產生,誘發感染。
4.盡量勿過早、過量使用止痛劑,以防加重肝臟損傷。
5.保持病人心態平靜,力爭做到勿急、勿躁、勿怒。
6.晚期肝癌禁食粗纖維食物,如芹菜等,防止刺破曲張的食管靜脈而引起吐血、嘔血。
引用:http://big5.wiki8.com/ganai_37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