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三字經】

 關閉 [複製鏈接]
28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1:27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一  消渴

 

消渴症、津液乾


口渴不止為上消,治以人參白虎湯。


食入即飢為中消,治以調胃承氣湯。


飲一溲一小便如膏為下消,治以腎氣丸。


其實皆津液乾之病也,趙養葵變其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1:50 | 只看該作者

七味飲  一服安

 

趙養葵云:治消症無分上、中、下,但見大渴、大燥,須六味丸料一斤、肉桂一兩、五味子一兩,水煎六七碗,恣意冷凍飲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


白虎、承氣湯皆非所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2:10 | 只看該作者

金匱法  別三般

 

能食而渴者,重在二陽論治。


以手太陽主津液,足太陽主血也。


飲一溲一者,重在少陰論治。


以腎氣虛不能收攝,則水直下趨,腎氣虛不能蒸動,則水不能上濟也。


不能食而氣衝者,重在厥陰論治。


以一身中唯肝火最橫,燔灼無忌,耗傷津液,而為消渴也。


《金匱》論消渴,開口即揭此旨,以補《內經》之未及,不必疑其錯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2:36 | 只看該作者

二陽病 治多端

 

勞傷榮衛,漸鬱而為熱者,炙甘草湯可用,喻嘉言清燥湯即此湯變甘溫為甘寒之用也。


熱氣蒸胸者,人參白虎湯可用,《金匱》麥門冬湯即此湯變甘寒而為甘平之用也。


消穀大堅者,麻仁丸加甘草、人參、當歸可用,妙在滋液之中攻其堅也。


蓋堅則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


消症屬火,內郁之火本足以消水,所飲之水本足以濟渴。


只緣胃中堅燥,全不受水之浸潤,轉從火熱之勢,急走膀胱,故小便愈數而愈堅,愈堅而愈消矣。


此論本喻嘉言,最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2:59 | 只看該作者

少陰病、腎氣寒

 

飲水多小便少名上消,食穀多而大便堅名食消、亦名中消,上中二消屬熱。


唯下消症飲一溲一,中無火化,可知腎氣之寒也,故用腎氣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3:23 | 只看該作者

厥陰症、烏梅丸

 

方中甘、辛、苦、酸並用。


甘以緩之,所以遂肝之志也。


辛以散之,所以悅肝之神也。


苦以降之,則逆上之火順而下行矣。


酸以收之,以還其曲直作酸之本性,則率性而行所無事矣。


故此丸為厥陰症之總劑。


治此症除此丸外,皆不用苦藥,恐苦從火化也。


變通妙、燥熱餐


有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潤治之,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惡寒。


試觀泄瀉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輸而惟下泄故爾。


以燥脾之藥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


余每用理中丸湯倍白朮加栝蔞根,神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3:49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二  傷寒瘟疫

 

傷寒病  極變遷

 

太陽主一身之表,司寒水之經。


凡病自外來者,皆謂傷寒,非寒熱之變也。


變遷者,或三陽、或三陰、或寒化、或熱化,及轉屬、合並之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4:17 | 只看該作者

六經法、有真傳

 

太陽寒水,其經主表,編中備發汗諸法。


陽明燥金,其經主裡,編中備攻裡諸法。


少陽相火,其經居表裡之界,所謂陽樞也,編中備和解諸法。


太陰濕土,純陰而主寒,編中備溫補諸法。


少陰君火,標本寒熱不同,所謂陰樞也,編中寒熱二法並立。


厥陰風木,木中有火而主熱,編中備清火諸法。


雖太陽亦有裡症,陽明亦有表症,太陰亦有熱症,厥陰亦有寒症,而提綱卻不在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4:37 | 只看該作者

頭項病  太陽編

 

三陽俱主表,而太陽為表中之表也。


論以頭痛、項強、發熱、惡寒為提綱,有汗宜桂枝湯,無汗宜麻黃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4:57 | 只看該作者

胃家實、陽明編

 

陽明為表中之裡,主裡實症,宜三承氣湯。


論以胃家實為提綱。


又鼻干、目痛、不眠為經病。


若惡寒、頭痛,為未離太陽。


審其有汗、無汗,用桂枝、麻黃法。


無頭痛、惡寒,但見壯熱、自汗、口渴,為已離太陽,宜白虎湯。


仲景提綱不以此者,凡解表諸法求之太陽,攻裡諸法求之陽明,立法之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5:19 | 只看該作者

眩苦嘔  少陽編

 

少陽居太陽陽明之界,謂之陽樞,寒熱相雜。


若寒熱往來於外,為胸脅滿煩,宜大小柴胡湯。


若寒熱互搏於中,嘔吐腹痛,宜黃連湯。


痞滿嘔逆,宜半夏瀉心湯。


拒格食不入,宜乾薑黃連人參湯。


若邪全入於膽府,下攻於脾為自利,宜黃芩湯。


上逆於胃,利又兼嘔,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論以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5:38 | 只看該作者

吐利痛、太陰編

 

太陰濕土,為純陰之臟,從寒化者多,從熱化者少,此經主寒症而言,宜理中湯、四逆湯為主,第原本為王叔和所亂耳。


論以腹中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腹時痛為提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5:59 | 只看該作者

但欲寐、少陰編

 

少陰居太陰厥陰之界,謂之陰樞,有寒有熱。


論以脈微細、但欲寐為提綱。


寒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及白通湯、通脈四逆湯。


熱用豬苓湯、黃連雞子黃湯及大承氣湯諸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6:33 | 只看該作者

吐蛔渴、厥陰編

 

厥陰,陰之盡也。


陰盡陽生,且屬風木,木中有火,主熱症而言。


論以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提綱,烏梅丸主之。


自利下重飲水者,白頭翁湯主之。


凡一切宜發表法,備之太陽。


一切宜攻裡法,備之陽明。


一切宜和解法,備之少陽。


一切宜溫補法,備之太陰。


一切宜寒涼法,備之厥陰。


一切寒熱兼用法,備之少陰。


此仲景《傷寒論》之六經與《內經?熱病論》之六經不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6:51 | 只看該作者

長沙論、嘆高堅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7:17 | 只看該作者

存津液、是真詮

 

(存津液是全書宗旨,善讀書者,讀於無字處)如桂枝湯甘溫以解肌養液也;


即麻黃湯直入皮毛,不加薑之辛熱,棗之甘壅,從外治外,不傷營氣,亦養液也;


承氣湯急下之,不使邪火灼陰,亦養液也;


即麻黃附子細辛湯用附子以固少陰之根,令津液內守,不隨汗渙,亦養液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以甘草易細辛,緩麻黃於中焦,取水穀之津而為汗,毫不傷陰,更養液也。


推之理中湯、五苓散,必啜粥飲。


小柴胡湯、吳茱萸湯皆用人參,何一而非養液之法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7:42 | 只看該作者

汗吐下、溫清懸

 

在表宜汗,在胸膈宜吐,在裡宜下。


寒者溫之,熱者清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8:03 | 只看該作者

補貴當、方而圓

 

虛則補之。


合上為六法。曰方而圓者,言一部《傷寒論》全是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8:45 | 只看該作者

規矩廢  甚於今

 

自王叔和而後,注家多誤。


然亦是非參半,今則不知《傷寒論》為何物,規矩盡廢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7 22:19:03 | 只看該作者

二陳尚、九味尋

 

人皆曰二陳湯為發汗平穩之劑,而不知茯苓之滲,半夏之澀,皆能留邪生熱,變成譫語、不便等症。


人皆曰九味羌活湯視麻桂二湯較妥,而不知太陽病重,須防侵入少陰。


此方中有芩、地之苦寒,服之不汗,恐苦寒陷入少陰,變成脈沉細但欲寐之症;


服之得汗,恐苦寒戕伐腎陽,陽虛不能內固,變成遂漏不止之症。


時醫喜用此方,其亦知此方之流弊,害人匪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2:38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