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瘡跌打接骨藥性秘書】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4 23:09:15 | 只看該作者

接骨諸方


夫自然銅接骨之要藥,除敷藥不外不用,惟傷散劑內不可忘之。


續斷、五加皮為佐,活血歸紅為主。


枳殼、青皮理氣為佐。


破血木香、桃仁為君。


補血芍藥、生地為最。


疏風以理氣為主,活血要順氣為先。


手必用桂枝,足必用木瓜,方雖家傳,用藥亦宜隨變。


血出,金槍散搽好,三七、松香、冰粉強。


去血過多應四物,瞑眩參 急入良。


跌打內傷惡吐咀,雞鳴散服自然昌。


集念口乾絕湯水,能絕之時免禍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4 23:09:27 | 只看該作者

金槍不治症


一傷腦戶天窗。


二傷臂中跳脈,脾中陰股。


三傷心或傷乳。


四傷鳩尾或小腸五臟。


五傷腦水或腦破,聲啞目直。


六疼不在傷處。


七出血不止,先赤後黑。


八肌肉臭腐。


犯此八者不治。


除不治外,復視其血脈,未出宜洪大,已出忌洪大。


脈虛細沉小生,數實浮大死。


所傷處出血多,脈微緩生,急疾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4 23:09:41 | 只看該作者

又接骨議論方


夫人之首原有骱,亦無損折驗之。


則有跌撲殞碎之疾。


若見腦髓出者難治。


骨青者難醫。


碎如黍米者可取,大則不可。


若犯此者,先將活血散敷之,避風戒欲,患者宜自慎。


但平則以疏風理氣湯敷服之,五六貼至傷平滿,再投補血順氣湯三四貼而安。


若有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之凶候,急按飛龍奪命湯而愈。


此方萬投萬應,不可輕忽。


次日有斗傷落珠之症,先將收珠散敷之,用銀針蘸井水,將前珠散點血筋上,次用舊青絹溫湯挪洗上,則用還魂湯三四貼,待之平復再用明目生血飲服之而安。


續有鼻梁骨斷之症,先將接骨散敷之著骨,次用生肌散菜油調敷,再用活血止痛散,其外自然平服而安。


人有缺唇之症,先將代痛散敷之,次將油線縫其合,後將生肌散調敷,內服活血散、止痛散而安。


豚骱不比諸骱,惟此最難。


此骱出則觸在胯內,使患人側臥,出內手隨內,外手隨外,上手住其腰,下手捺住其挽,將膝掬其上,出左拔其右,出右拔其左,向右拔伸而上也。


內服生血補髓湯而安。


豚骱以此為則,惟有天井骨最難,若言損折,人或有登高跌倒者犯此症,其骨不能綁縛,多有換骨出外,用喘氣湯服之,使骨相對,次用接骨散敷之,用綿包裹。


連肩背骨落之,有用提氣活血湯,投之三四貼而安。


觀其筋骨,多有損傷,頭不能相對,若非吊嗽飲,焉能醫此病哉!


用接骨散敷之,服生血補髓湯數貼而愈。


易折在於人之兩腿,傷之則為兩段,醫之在綁縛。


先將寬筋散煎藥湯洗,使患人側臥在床,與無患足取齊,次用接骨散敷之,用綿包,必用抄板八片,長四寸,綿紙裹,外就用繩三條,與杉板均齊綁縛,內服活血止痛散三四貼,又用壯筋續血骨丹,間服而愈。


舊蓋膝骨又名臏骨,將此舊骨在上蓋之,其骱迭出於上,治之必用綿箍,使患者仰臥,一人抬起腳踝,若使出於左,隨左而下,出於右隨右而下,醫者緩緩雙手扶綿箍在於膝下,上手彎住其膝,下手接住其腳,彎出於右手、偏於左下,左手偏於右下,使舊膝相對,膝下手則抬起必上。


必先用接骨散敷之,綿布包裹,綿箍按在患處,內服生血補髓湯三四貼,次服壯骨續筋丹而愈。


惟小膀有二骨,一大一小,一骨折者易治,兩骨折者難醫。


折之則有藕比頭者易治,兩段者難醫。


戳尚有骨破者凶候,若無凶候則與大腿同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4 23:09:55 | 只看該作者

又接骨議論方


犯此症者,骨必在皮肉上,則用染爛丹去其肉。


而後將骨對,切勿用湯熏洗,恐湯毒入內,次將生肌散敷之。


如骨折皮肉不破,可用接骨散敷之,後照前綁縛,用杉板六片,長三尺五分,下骨板長五分,上骨段上板長五分,取其擔力,惟此症最痛,必先服生血補髓湯三四貼,次服壯筋續骨丹愈,數貼而安。


腳踝骱易出,上之亦難,一手抬住其根,一手扳住其指,出右手扳其右,出左手扳其左,腳跟掬指掬上腳下一伸而上也,必服寬胸活血湯而安。


肩骱與膝骱相似,其膝前送上,肩骱送下,有力可上之,先一手上按住其肩,下按住其手,緩緩轉動,候其筋舒。


患人坐於低處,一人抱住其身,醫者用手又捏其臂,抵住其骨,將膝挾其手,齊力而上也。


用綿裹如雞蛋大,落其膝上,敷用接骨散,服用生血補髓湯而愈。


臂出觸於上,一手按住其挽,一手按住其膝,踝先掬其上,而後抬其挽,一伸可上也。


敷用接骨散,綿布包裹,服用生血補髓湯而愈。


手骱送出,一手按住其五指,一手按住其手掌,掬起其手骱,下一伸而上也。


此乃會膝之所也,必服寬筋活血散。


骱出不用縛,先用骨骱散敷之,綿布裹包,用闊板一片在患處,共用杉板四片,長三寸,縛用七日可放。


手指則有三骱,惟中節出者有之,易出易上,藥必服活血止痛散,不然最疼痛也。


大臂與小臂傷折,與大腿小膀同治,惟服藥下部則加牛膝、木瓜,上部加桂枝。


此數者略言其要耳。


我後子孫效學人,必擇賢者傳之,使其坐定,逐一細講,正謂口傳心授。


大抵骨折在於綁縛,用杉板取其輕熟之故。


此數方之要藥,萬金不可得,折傷皆出於此。


藥有制度之法,煎劑在於活法,不可執一而治。


但有染熱病而得此症者,必無用藥。


其上骱之症,一言而可定也。


亦要細別其骱頭,不可輕忽,則外有促筋矣。


刀斧砍傷,骨碎補之奇,亦要討論。


大抵舒筋必要用寬筋散煎湯熏洗為主。


手足之筋連背在於指動,指動則此筋也動。


就將此筋用湯熏洗,微微緩動伸舒也。


失枕有臥而失者,有一時之誤而失者,使其低處坐定,一手扳其頭,一手扳其下頸,伸之直也。


有槍戳者,看其傷在致命不致命,傷口深不深,致命處而傷不深,亦無害。


若傷在腹,必探其淺深,恐深而傷在五內者難治。


傷口直者,先取止血定痛散敷之,傷口深者將綿探之,干摻其口,待其血水流定,再將生肌散敷固,內服護風托裡散而愈。


有刀斧磕傷頭額者,防其寒熱,一見則護風為上,大抵診脈沉細者生,洪大者難。


傷於硬處者,看其骨損傷否。


傷於軟處者,看其淺深何如。


傷骨即療骨,傷肉即生肌。


刀斧斫傷與戳傷不同,敷用生肌為主,內服護風、托裡為上。


更詳前有論傷骱內參用。


有人自以刀勒咽喉者,看其刀口之平不平,而勒有彎曲淺深,兩刀勒者易,一刀勒者難。


若硬其食喉,先將油線縫其合,次將生肌散封固,內服護風托裡散而安。


如食喉斷者必死難治,絲線縫其缺喉亦可。


有傷肚皮腸出外者,此症故險而無害。


醫者當去其指甲,恐致傷腸反受其害也,此人必死。


但五內不傷,湯藥飲食如常,可保終吉。


用紡車一部,對患者緊搖,勿使患處將濕湯搽上,痛處油線縫其皮,初將生肌散封固,內服通腸活血湯而安。


桑白皮線縫亦可。


人之一身,十指最重,若使傷其一指必聯心痛難忍,中指比於各指最重。


況且又染傷風,先將止血散敷之。


如人咬傷者,必先去其齒毒瓦斯而敷之,急投護心丸一服以安其心。


若犯破傷風,急服飛龍奪命湯而愈。


如刀斧折傷者易,人咬傷者難,有毒內服退毒定毒散。


如人咬傷者,其間十有九死,必難治也。


如有骨碎損者,看其傷處,破則必取骨,不破則用鑽骨散穿取,後將生肌散封固,內服定痛補髓湯而愈。


若取碎骨不盡者不愈。


用必看取,自然愈矣。


此書不可輕忽,宜珍藏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4 23:10:10 | 只看該作者
全篇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9: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