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14 11:49 編輯
【醫學百科●氣管內吸痰術】
拼音
qìguǎnnèixītánshù
概述手術后和胸外傷患者,均應用霧化療法,以保持呼吸道濕潤,稀化痰液,消炎解痙,利于排痰。
霧化療法無效時可行氣管內注射排痰;
病情較重,不能自行咳痰,或呼吸道內已有大量痰液潴留或已發生肺不張者,則需作氣管內吸痰。
氣管內吸痰術①患者平臥位或低斜坡臥位,頭后仰(患者不能配合者用紗布裹舌將舌頭拉出)。
②加大鼻導管吸氧,氧流量調至4—6L/min。
③術者帶無菌手套,取16-18號無菌導管(鈍頭、有前開口及一側孔),乘患者深呼吸或用力咳嗽后吸氣時快速將導管插入氣管(當即有嗆咳、聲嘶現象)。
如未插入,應將導管稍退出,休息片刻再插。
④導管插入后,接通吸引器,捻轉導管,邊吸邊退,避免在一處持續吸引。
按病情需要間歇吸痰。
病情愈重,愈不能耐受缺氧,則每次吸痰時間應愈短。
重癥者每次連續吸痰不能超過10-15s,中間停吸的時間應延長,并可通過氣管導管充分吸氧,待缺氧情況改善后再吸痰。
由于插管次數不宜過頻,故每次吸痰盡量把痰吸凈后再拔管。
⑤吸痰后向氣管內注入抗生素或稀化痰液藥。
⑥個別患者因鼻道彎曲不易插管者,須在喉鏡直視下插管或用氣管鏡吸痰。
⑦若導管不易進入氣管,而患者缺氧明顯時,以采取氣管切開為宜,切忌反復試插。
引用:http://big5.wiki8.com/qiguanneixitanshu_102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