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13 05:37 編輯
【醫學百科●陰蹻脈】
拼音
yīnjiǎomài
陰蹻脈(陰蹺脈),奇經八脈之一。
以其足所行系循行陰經,為足少陰腎經之別脈也。
脈經穴道(1)足少陰腎經部分:陰蹺脈起于足少陰腎經之然谷穴,即在內踝前端,大骨下陷中間。
從然谷穴循內踝下一寸照海穴,再由照海穴直上三寸至交信穴,從此循陰股鼠蹊處,入生殖器后而上行入腹胸里。
(2)足陽明胃經部分:陰蹺脈入腹胸處上行后,轉循足陽明胃經,上行至鎖骨上緣中點,下對乳頭中線之缺盆穴,經結喉旁,頸動脈后之人迎穴之前,再上行入頄鼻旁。
(3)足太陽膀胱經、陽蹺部分:陰蹺脈上行至頄鼻旁,屬目內眥后,再往外出曲宛而出,再入睛明穴。
在此與足太陽膀胱經與陽蹺之上行氣一起還回,此功能即作為濡潤眼睛之用。
故知陰蹺脈氣,若不能與陽蹺脈氣,并榮于眼睛,則造成眼睛不能合閉。
奇經陰蹺脈經筋圖
循行路徑見《靈樞·脈度》:“(陰)蹻脈者,上陰之別,起于然骨之后,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服;
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
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
合于太陽、陽蹻而上行。”
該脈主要分布在腹部和頸部,其功能為交通一身陰陽之氣,關系到人的活動與睡眠。
循行路線:起于跟中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腹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奇經陰蹺脈經別循行路徑圖陰蹺脈起于跟中,內踝前端大骨下陷中間之然谷穴,循內踝上行腹股、陰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并至睛明穴,亦會于足太陽膀胱經。
陰蹺脈
疾病癥候其病變主要表現為肢體外側的肌肉弛緩而內側拘急,以及嗜睡等。
患陰蹺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陽氣不足,陰氣偏盛,常常多眠。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njiaomai_3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