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太沖】
拼音
tàichōng
英文參考
t’aich’ung;taichong(LR3)
概述
太沖,經穴名。
出《靈樞·本輸》。
屬足厥陰肝經。
輸(土)、原穴。
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
布有腓深神經的分支,足背靜脈網及第一跖骨背動脈。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癲癇,目赤腫痛,脅肋脹痛,黃疸,疝氣,遺溺,尿閉,遺精,崩漏,閉經,滯產,小兒驚風,腳軟無力,以及肝炎,高血壓,精神分裂癥等。
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一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腱外緣處取穴。
穴位解剖
太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拇短伸肌、骨間背側肌。
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分布。
足背皮肢較薄,皮下組織中走行有足背靜脈網及大小隱靜脈。
足背動脈行于拇長伸肌腱的外側,向下往拇短伸肌的深面,分出第一跖背動脈、足底深支等。
前者分成二支,分布于拇趾與第二趾內面;
后者穿第一跖骨間隙至足底外側動脈吻合,形成足底動脈弓。
足背動脈的體表投影在內外踝之間連線的中點和第一跖骨間隙其底間的連線上。
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足背深筋膜,在拇長伸肌腱的外側,穿經拇短伸肌表面的腓深神經(或經其內、外側)入該肌。
足背動脈發出的第一跖骨動脈則在拇短伸肌的深面,因此針再深進第一骨間背側肌內時,可能刺及或經過動脈的一側。
特異性
五輸穴之一,本經輸穴,五行屬土。
肝之原穴。
功用
平肝泄熱,舒肝養血,清利下焦。
主治病癥
針麻常用穴之一。
神經系統疾病: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收縮不全,遺尿,癃閉,淋病,陰縮,泌尿系感染。
消化系統疾病:腹痛腹脹,咳逆納差,大便困難或溏瀉。
五官科疾病:目赤腫痛,咽痛喉痹。
心血管系統疾病:心絞痛,胸肋脹痛。
外科疾病:疝氣,乳癰,腸炎,頸淋巴結核。
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減少癥,四肢關節疼痛,肋間神經痛,下肢痙攣,各種昏迷。
刺灸法
刺法:1、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脹或麻向足底放射。
2、向外下斜刺1.0-1.5寸,有時出現麻電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
太沖配合谷,稱為四關穴,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
太沖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行步艱難。
太沖配氣海、急脈,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文獻摘要
《甲乙經》:痙互引善驚,太沖主之。
《千金方》:主黃疸,熱中喜渴。
《銅人》:治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卒疝嘔逆。
《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沖、三陰交。
《金鑒》:主治急慢驚風,羊癇風證,及咽喉疼痛,心胸脹滿,寒濕腳氣,行痛步難,小腹疝氣,偏墜疼痛,兩目昏暗等證。
研究進展
鼻衄針刺雙側太沖穴,施瀉法,不斷行針5分鐘,留針20分鐘,一般5~10分鐘可見到效果。
急性扁桃體炎穴位注射,選用注射用水,成人每穴2ml,小兒1ml~1.5ml,每日1次,有一定效果。
有報道針刺太沖穴,對嗜酸粒細胞的調節作用很敏感。
配內關、素髎穴,對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較好療效。
近視針刺太沖穴,對青少年近視眼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引用:http://big5.wiki8.com/taichong_7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