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水道】
拼音
shuǐdào
英文參考
shuidao(ST28);channel;gullet;penstock;watercourse;lode;flume;aqueduct
經穴名·水道
出《針灸甲乙經》。
屬足陽明胃經。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另說在天樞下五寸(《針灸甲乙經》);
天樞下四寸(《針灸聚英》);
“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針灸資生經》)。
布有肋下神經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
主治小腹脹痛,小便不利,遺尿,便秘,月經不調,疝氣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7壯;
或艾條灸5-15分鐘。
標準定位
水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取法
仰臥位,在天樞直下3寸,關元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水道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層、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層)。
有肋下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
分布著第十一肋間神經。
皮膚由第11、12肋間神經前支和髂腹下神經前支重疊分布。
臍以下的腹直肌由腹壁下動脈營養。
動脈有兩條靜脈并行,歸流髂外靜脈。
腹壁下血管束是確定腹股溝斜疝與直疝的標志。
功用
利水消腫,調經止痛。
主治病癥
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尿潴留,睪丸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2.婦產科系統疾病:盆腔炎,子宮病,卵巢病;
3.其它:腹水,脊髓炎,疝氣,脫肛,便秘。
刺灸法
刺法:直刺1.0~1.5寸,局部酸脹,向陰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配伍
水道配筋縮,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脊強。
文獻摘要
《甲乙經》:三焦,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
《千金方》:三焦、膀胱,腎中熱氣,肩背痛。
《千金翼》:妊胎不成,若墮胎腹痛,漏胞見赤,灸胞門五十壯。
關元左邊二寸是也,右邊名子戶。
子臟閉塞不受精,灸胞門五十壯;
胞衣不出,或腹中積聚,皆針胞門入一寸,先補后瀉。
去關元左二寸;
子死腹中及難產,皆針胞門。
解剖結構名·水道
水液的道路。
《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uidao_8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