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上髎】
拼音
shàngliáo
英文參考
Shangliao(BL31)
概述
上髎,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屬足太陽膀胱經。
在骶部,當髂后上棘與后正中線之間,適對第一骶后孔處。
布有第一骶神經后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后支。
主治腰骶疼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大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7壯;
或艾條灸5-15分鐘。
標準定位
上髎在骶部,當髂后上棘與后正中線之間,適對第一骶后孔處。
取法
俯臥位,在第一骶后孔處取穴。
穴位解剖
上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骶棘肌、第一骶后孔。
有骶外側動、靜脈后支。
為第一骶神經后支通過處。
皮膚由第一、二骶神經的外側支臀中皮神經分布。
左右第一骶后孔間距39.7~40.1毫米和第二骶后孔的縱距為16.7~18.5毫米,并距髂后上棘上緣一橫指。
在活體骶后孔和骶前孔傾斜約60度。
骶管內,有骶神經的前、后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終絲等,前者經相應的骶前、后孔離開骶管,后者附著在尾骨的背面。
兩者形成馬尾一部分,外包有和脊髓相延的硬脊膜、蛛網膜和軟脊膜。
功用
調理下焦,通經活絡。
主治病癥
1.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卵巢炎;
2.運動系統疾病:腰痛,腰骶關節炎,膝關節炎;
3.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小兒麻痹后遺癥;
4.其它:外陰濕疹,痔瘡,睪丸炎,便秘,尿潴留等。
5.本穴可用于催產,引產。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脹。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配伍:配氣海、血海,有調經止帶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帶下。
文獻摘要
《甲乙經》:女子絕子,陰挺出,不禁白瀝。
《銅人》:治腰膝冷痛。
《大成》:主小便不利。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angliao_9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