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上巨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2 07:2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上巨虛

 

拼音

 

shàngjùxū

 

英文參考

 

shangjuxu(ST37)

 

概述

 

上巨虛,經穴名。

 

見《千金翼方》。

 

《靈樞·本輸》名巨虛上廉。

 

別名上林、足上廉、巨靈上廉。

 

屬足陽明胃經。

 

大腸之下合穴。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或于足三里與下巨虛連線的中點取穴;

 

一說在“膝下四寸”(《針灸大全》)。

 

布有腓深神經、腓腸外側皮神經,隱神經的分支,及脛前動、靜脈。

 

主治腹痛脹滿,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腸癰,腳氣,膝脛酸痛,下肢痿痹,及闌尾炎,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7壯;

 

或艾條灸5-15分鐘。

 

標準定位

 

上巨虛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犢鼻下6寸,當足三里與下巨虛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穴位解剖

 

上巨虛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長伸肌、小腿骨間膜。

 

血管、神經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脛前動、靜脈。

 

分布著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分支,深層為腓深神經)。

 

皮膚由腓腸外側皮神經和隱神經雙重分布。

 

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到達脛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長伸肌。

 

兩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及伴行的腓深神經經過。

 

特異性

 

大腸之下合穴。

 

功用

 

調和腸胃,通經活絡。

 

主治病癥

 

1.消化系統疾病:闌尾炎,胃腸炎,泄瀉,痢疾,疝氣,便秘,消化不良;

 

2.運動系統疾病:腦血管病后遺癥,下肢麻痹或痙攣,膝關節腫痛。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1.2寸,局部酸脹;

 

2.針尖略向上斜刺,針感沿胃經循膝股走至腹部。

 

少數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

 

3.略向下斜刺,其針感沿足陽明經走至足跗、足趾部;

 

4.理氣止痛可用龍虎交戰;

 

5.消腫利水可用子午搗臼法。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亦可采用藥物天灸。

 

文獻摘要

 

《甲乙經》:風水膝腫,巨虛、上廉主之。

 

大腸有熱,腸鳴腹滿,俠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狂妄走善欠。

 

《千金方》:腳氣初得腳弱,骨髓冷疼痛,小便難黃。

 

研究進展

 

急性腹瀉穴位注射用水1~2ml(左右穴交替),每日1次,連續3次為1療程,治療35例,效果較好。

 

嬰幼兒腹瀉東莨菪堿(每次按0.006mg/kg計算,加生理鹽水至2ml)雙側穴位注射244例,效果良好。

 

便秘配大腸俞,埋線治療頑固性便秘29例,有較好的效果。

 

腸癰配足三里,手法以重刺激為主,治療165例,對瘀滯型、蘊熱型效果好,熱毒型效果欠佳。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angjuxu_927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5 09:25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