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祛濕法】
拼音
qūshīfǎ
英文參考
dehygrosis;dispellingdampness祛濕法祛除濕邪的方法。
分化濕、燥濕、利濕等法。
濕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
脾主運化水濕,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下之下源,治濕應注意調節此三臟的功能。
詳見化濕、燥濕、利濕各條。
祛濕法是用于治療水濕證的方法。
由于病位、兼邪的不同,治法有別,故又分為5類。
芳香化濕法用于治療濕濁內盛,脾失健運所致的嘔吐、瀉泄等證。
常用方如藿香正氣散、平胃散、六和湯等。
常用藥如藿香、蒼術、半夏、厚樸、陳皮、白術、砂仁、扁豆等。
清熱利濕法用于治療濕熱俱盛所致之證。
濕熱黃疸證,方如茵陳蒿湯;
濕熱淋證,方如八正散;
濕溫證,方如三仁湯、甘露消毒丹;
濕熱痿證,方如宣痹湯、二妙散等。
常用藥如茵陳、梔子、黃連、黃柏、蒼術、車前子、木通、滑石、瞿麥、海金砂等。
利水滲濕法用于治療水濕壅盛所致的癃閉、淋濁、水腫、泄瀉等證。
常用方如五苓散、豬苓湯、五皮飲、防己黃芪湯等。
常用藥如茯苓、豬苓、澤瀉、滑石、車前子、薏苡仁等。
溫化水濕法用于治療濕從寒化或陰虛氣不化水所致的水腫、痰飲等證。
常用方如苓桂術甘湯、摹薜分清飲、真武湯等。
常用藥如附子、桂枝、干姜、益智仁、烏藥等溫陽藥與利水藥配伍成方。
祛風勝濕法用于治療風寒濕邪在表所致的頭痛、身痛、腰膝頑麻痹痛等證。
常用方如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湯等。
常用藥如羌活、獨活、秦艽、五加皮、威靈仙、木瓜、海風藤、防風等。
注意事項1.祛風濕藥物多辛溫香燥、甘淡滲利之品,易傷陰津,陰虛津虧之證慎用。
2.病后、脾虛及孕婦水腫,祛濕利水當配以健脾之品,兼顧正氣。
引用:http://big5.wiki8.com/qushifa_10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