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前谷】
拼音
qiángǔ
英文參考
Qiangu(SI2)
概述
前谷,經穴名。
出《靈樞·本輸》。
屬手太陽小腸經。
滎(水)穴。
在小指尺側,第五掌指關節前方,掌指橫紋端凹陷處,赤白肉際,握拳取穴。
一說“在手小指外側,第二節紋頭”(《針灸集成》)。
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及指掌側固有神經,及有自尺動、靜脈的指背動、靜脈。
主治熱病無汗,頭痛項強,耳聾,耳鳴,目赤,鼻塞,咽痛,痄腮,產后無乳,手指麻木等。
直刺0.3-0.5寸。
艾炷灸3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
前谷在手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
取法
微握拳,在第五掌指關節前尺側,掌指關節前之橫紋頭赤白肉際取穴。
穴位解剖
前谷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背腱膜、指骨骨膜。
有來自尺動、靜脈的指背動、靜脈。
分布著來自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及指掌側固有神經。
皮膚由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和指掌固有神經分布。
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上述二神經之間,可達指背筋膜增厚的纖維韌帶,其深方既是小指近節指骨外側部骨膜。
動脈血液直接由掌淺弓內側發出的小指尺掌側動及其分支供應。
特異性
五輸穴之滎穴,五行屬水。
功用
清利頭目,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主治病癥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前臂神經痛,手指麻木;
2.五官科系統疾病:扁桃體炎,腮腺炎;
婦產科系統疾病:產后無乳,乳腺炎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脹痛。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配伍
前谷配睛明、太陽,有清熱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痛目翳。
前谷配風池、大椎,有醒腦,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癲狂,癇證。
文獻摘要
《甲乙經》:目中白翳,目痛泣出,前谷主之。
《大成》:主熱病汗不出。
《金鑒》:主治癲癇。
引用:http://big5.wiki8.com/qiangu_1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