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承漿】
拼音
chéngjiāng
英文參考
chengjiang(RN24)
人體部位名·承漿
承漿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處。
蓋口中有水漿外溢多流經此處,故名。
經穴名·承漿
出《針灸甲乙經》。
承漿別名天池、懸漿、垂漿。
屬任脈。
手、足陽明,督脈,任脈之會。
在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布有面神經分支和下唇動、靜脈的分支。
主治口眼斜,面腫,齦腫,齒痛,流涎,癲狂,及口腔潰瘍,三叉神經痛等。
斜刺0.2-0.3寸。
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仰靠坐位。
承漿在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取法正坐仰靠,于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取穴。
穴位解剖承漿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降下唇肌。
布有下牙槽神經的終支神經和動、靜脈。
特異性足陽明、任脈之會功用生津斂液、舒筋活絡主治病癥口歪,唇緊,齒痛,流涎,口舌生瘡;
暴喑,面腫,齒,癲癇,面癱。
赤神經痛,癔病性失語,糖尿病。
刺灸法斜刺0.3~0.5寸;
可灸。
配伍承漿配勞宮,有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的作用,主治口舌生瘡,口臭口干。
承漿配風府,有疏風解表,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感冒,頭項強痛,牙痛。
承漿配委中,有清熱涼血,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不止,牙齒出血。
承漿配陰陵泉、委中、太沖、膀胱俞、大敦,有清熱利尿,行氣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禁,小腹脹痛。
文獻摘要《甲乙經》:足陽明、任脈之會。
《圖翼》:又名十三鬼穴云,此名鬼市,治百邪癲狂,當在第八次下針。
《聚英》:若一向灸,恐足陽明脈斷,其病不愈。
停息復灸,令血脈通宜,其病立愈。
《普濟》:灸即備脈通宣,其風立愈,注依小筋頭作;
針三分,得氣即瀉……徐徐引氣而出。
研究進展痛經配大椎,經潮前3天開始,每日1次,至經凈為1療程。
落枕配風府,用瀉法,有強的針感為好,一般針刺后即有一定效果。
引用:http://big5.wiki8.com/chengjiang_17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