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乏特壺腹周圍癌】
拼音
fátèhúfùzhōuwéiái
概述
乏特壺腹周圍癌系指生長在乏特壺腹、十二指腸乳頭、膽總管下端、十二指腸內側壁癌的總稱。
其共同特點是:在癌腫較小時即可引起膽總管和主胰管的梗阻。
病程進展緩慢,黃疸出現早,手術切除率60%左右,五年治愈率35%~40%。
診斷
1.臨床表現進行性加重的無痛性黃疸,偶因癌瘤壞死,膽管再通而呈現波動。
長期膽汁淤積可致膽汁性肝硬化,膽囊腫大。
合并膽道感染者可有高熱,寒戰,甚至中毒性休克。
腹痛一般不重,有時向背部放散。
消化道功能紊亂,陶土色大便,全身瘙癢,食欲差,腹瀉、消瘦。
2.輔助檢查①血清膽紅素>8mg%,尿膽紅素強陽性。
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降低。
SGPT、AKP增高,大便潛血陽性并可查見囊性脂肪滴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
②上消化道鋇餐透視檢查,可見乳頭部不規則充盈缺損,腸狹窄及十二指腸第一段被腫大膽囊壓迫征象。
低張十二指腸造影顯示乳頭部充盈缺損區呈不規則粘膜紊亂的癌腫早期征象。
③B型超聲檢查可確定有無膽囊腫大及肝內外膽管擴張。
對無黃疸的患者,膽總管擴張有助于早期診斷,并可早期發現壺腹部占位病灶。
④經皮肝穿刺膽管造影(PTC)可清晰顯示梗阻部位并可置管引流膽汁(PTCD)緩解梗阻。
⑤纖維十二指腸鏡檢查可窺查壺腹部十二指腸乳頭形態,粘膜變化,并可取材活檢或行胰膽管造影確診。
⑥放射性核素75Se-蛋氨酸或67Ga胰腺掃描顯示胰腺占位病變。
CT檢查可判明壺腹部占位灶、膽胰管擴張。
治療
1.手術治療診斷明確或高度可疑,臨床檢查未發現轉移者應剖腹探查。
①無轉移灶,全身情況允許時行一期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體質差者可考慮PTCD或膽囊空腸吻合術,待黃疸消退后再行二期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②癌腫浸潤到周鄰臟器或有遠處轉移者僅作膽囊空腸吻合術或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以解除黃疸。
2.非手術治療①對癥治療。
口服多酶片,維生素,蛋白質。
輸血、補液,止痛。
②化療。
用于術前后綜合治療或不能切除者。
氟尿嘧啶250~500mg/日,靜滴,總量7.5~1.0g為一療程,休息2~4周后重復進行。
聯合化療,給予絲裂霉素4mg,阿糖無胞苷100mg,氟尿嘧啶50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2次、周,靜滴,10次為一療程。
用藥期間每5~7日檢查一次血象,白細胞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8×109/L,應停藥。
③中醫藥治療。
④免疫治療。
可用胸腺肽、干擾素、轉移因子。
引用:http://big5.wiki8.com/fatehufuzhouweiai_20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