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鼠傷寒】
拼音
shǔshānghán
概述
鼠傷寒由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感染引起,系常見的沙門氏菌感染類型之一,多發生于嬰幼兒。
臨床上以急性起病,發熱、惡心、嘔吐和腹瀉為特征。
1892年Loffler從鼠身上分離出該菌。
1893年,在Breslan城首先證實本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明確了該菌可以使人、鼠共同致病。
病原學
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TM)屬沙門氏菌屬B群,為革蘭氏染色陰性、不形成芽胞、無莢膜、但有鞭毛的桿菌。
其生物學特征與傷寒桿菌相似。
該菌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三個變種,即哥本哈根變種、賓斯變種及O型變種。
變種的發生與其致病性有關。
本菌廣泛分布自然界,存在于家禽、家畜、鼠類等多種動物的腸道。
該菌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較強,常溫下可迅速繁殖、耐低溫、干燥、不耐熱,55℃、1小時,60℃、25分鐘即可滅活;
對酸敏感,pH<2的酸性環境,99%被殺滅,對紫外線和各種化學消毒劑均敏感。
近年來,鼠傷寒沙門氏菌耐藥菌株增加,主要是通過染色體基因突變、耐藥質粒以及遺傳物質的再組合而獲得。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染菌的家禽、家畜及鼠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患者與帶菌者也是主要傳染源。
通過動物→動物、動物→人、人→人、人→動物構成鼠傷寒沙門氏菌自然循環與傳播。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蛋、乳、禽等需要量增加,家畜、禽類大量集中飼養、屠宰與供應,以及耐藥菌株的增多,人類接觸病原的機會增高,感染呈逐年上升趨勢。
尤其引起醫院內感染值得醫務人員重視。
(二)傳播途徑鼠傷寒沙門氏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侵入人體,但主要是通過污染食物、水經口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傳播。
如醫院內感染主要是通過醫護人員的手、醫療用具、尿布及尿墊等間接傳播。
病原體污染的空氣也可經呼吸道傳播。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嬰幼兒多為顯性感染,成人多為隱性感染。
年齡愈小,易感性愈高。
因為嬰幼兒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胃腸道清除病原體的能力差,IgM缺乏,胃酸pH值高,腸道中拮抗病菌的正常菌群少,加之人工喂養者,又不能從母乳中獲取IgA、溶酶素、補體等,故嬰幼兒多見。
(四)流行特征本病分布世界各地,缺乏嚴格的地區性,國內除廣西、江西、湖北、四川、山西、湖南、吉林及西藏等省區外,已有22個省市報道有本病發生。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但以夏秋季為多。
免疫功能低下或慢性疾患者,如新生兒窒息、過期生產、產后顱內出血、硬皮病、吸入性肺炎、臍炎、嬰幼兒肝炎綜合征、營養不良、腸道功能紊亂、敗血癥等易罹患本病。
流行方式以醫院內感染多見,多發生在新生兒病室、嬰兒室、婦產科病房、兒科病房等。
且呈局限性流行或爆發。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ushanghan_2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