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前列腺增生癥】
拼音
qiánlièxiànzēngshēngzhèng
概述前列腺增生癥是一種老年男性的常見病,發病年齡大都在50歲以后,隨著年齡增長其發病率也不斷升高。
其病理改變主要為前列腺組織及上皮增生,故稱前列腺增生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及衛生條件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已達70歲,前列腺增生癥已成為泌尿外科的常見病,由于它在泌尿系所造成的梗阻,影響排尿,直接威脅腎功能,對患者的生活與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故本病在老年醫學中是重要課題之一。
前列腺增生癥發生于老年男性,一般多在50歲以后發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病逐漸增多,根據國內統計資料,5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36~38%有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癥約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8~11%,發病率僅次于尿路結石,占第二位。
50歲以前發病者,國人罕見,但在白色人種與黑色人種中發病年齡較早,即40歲以后即可發病。
本病屬中醫“癃閉”范疇。
早在秦漢時代就有對本病的記載。
《素問·宣明五氣》篇云:“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明確指出病位在膀胱,還指出了本病病理為氣化不利,與三焦、腎、中氣有密切關系。
漢代張仲景首創對本病的辨證論治,如氣不化水用五苓散,水熱互結用豬苓湯,瘀血夾熱用蒲灰散,脾腎兩虛用茯苓戎鹽湯,顯然已涉及了寒熱、虛實、氣血各方面。
隋唐時代,已認識到本病具有“致夭命,大不可輕之”的嚴重性。
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有了更多論述,還出現使用蔥葉導尿的方法,可以說是最早的導尿術,也提出了用鹽行臍區熨與灸的治法。
宋元時期,朱丹溪提出了探吐開上竅以利下竅的方法。
明清時期,張景岳、李中梓等使本病的理法方藥趨于完備。
張氏還記錄了以豬胞鵝翎鼓氣入膀胱這類更先進的導尿法。
可以說,前人已對本病的治療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現代中醫研究本病,是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最早的病例報道見于1958年。
可能由于現代醫學的進步,在以后的一段時期中沒有見到較大樣本的用中醫藥治療本病的臨床觀察報道。
進人80年代,中醫對本病的研究有了較大的進展。
除了較多的個案報道之外,治療20例以上的有50余篇,累計病例約1700例,總有效率在90%以上,個別文章治療病例在100例以上。
這反映了中醫治療本病確有一定療效,可以與西醫治法起剄取長補短的作用。
除了臨床觀察之外,不少醫者對本病的診斷方法、預防方法、治療機理等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
如有人對54例患者進行了尿流率檢查,通過治療前后的尿流率曲線圖及尿流率檢查各個參數比較,認為本法能動態地觀察疾病的進展,客觀地檢查療效,所以不失為較好的診斷方法。
又如有些醫者對某些中藥方劑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機理進行實驗研究,發現有的對急性、亞急性、慢性增殖性和免疫性炎癥等有明顯的抗炎作用,有的對前列腺的增生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肉芽腫的生成。
盡管現代中醫研究本病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治療效果仍難令人滿意,對治療機理的研究亦處于起步階段。
展望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加強研究,形成機理研究與臨床觀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相信中醫對本病的治療水平,可有一個大的提高,使之在本病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病因病理病機前列腺增生與體內雄激素及雌激素的平衡失調關系密切。
睪丸酮是男性主要雄激素,在5α還原酶的作用下,變為雙氫睪丸酮。
5α雙氫睪丸酮是雄激素刺激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激素。
它在前列腺細胞內與受體結合成復合物,并被轉送到細胞核中,與染色質相互作用而產生對細胞的分化和生長作用。
近處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雌激素對前列腺增生亦有一定影響。
在肝血及前列腺組織內,雄激素可轉變為雌激素。
雌激素一方面通過抑制垂體黃體生成激素的釋放而降低雄激素的產生量,另一方面雌二醇可增加組織對雙氫量睪丸酮的吸收與轉化。
雌激素還能增加雄激素與受體的結合。
近幾年來,有人提出前列腺增生與膽固醇有關,有待進一步探討。
前列腺由腺體和平滑肌組成。
腺體分為兩組,外組稱前列腺組,構成腺主體,內組稱尿道腺組,分布于尿道粘膜和粘膜下層。
前列腺增生的最初部位多認為在尿道腺組形成結節,其中既有纖維組織和平滑肌組織,也有腺組織,叁者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
增生結節的不斷生長,使其周圍真正的前列腺組織受到劑壓,并被推向外圍而形成所謂外科性包膜。
此包膜與增生的前列腺組織之間有明顯的界限,給手術摘除增生的前列腺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前列腺增生常發生在兩側葉及中葉,前葉很少發生,從不發生于后葉。
增生部分特別是中葉和兩側可突入膀胱內,使膀胱出口抬高超過膀胱底部水平,這種活瓣作用可引起膀胱排尿障礙。
前列腺及膀胱頸部有豐富的α腎上腺素能受體。
前列腺增生后主要引起尿道的機械性梗阻,但α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時,加重了尿路梗阻的癥狀。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危害是尿道梗阻,但梗阻的程度與前列腺增生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而主要取決于增生的前列腺對尿道壓迫的程度。
梗阻早期膀胱有代償功能,并不出現殘余尿。
晚期由于膀胱代償功能衰竭,膀胱殘余尿越來越多,使膀胱內壓增高引起輸尿管擴張和腎積水,使腎功能受損,嚴重者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
辨證分型1.濕熱蘊結小便點滴不通,或頻數短澀,終末尿渾濁,或大便時尿道滴白,小腹脹滿,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飲,大便秘結。
舌紅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
2.腎陽虛衰排尿困難,尿線分叉,白晝小便頻數,尿后余瀝不盡,小便清白或有白濁,陰部自覺冰冷,陰囊和陰莖冷縮,常伴陽痿早泄,腰膝冷痛,耳鳴重聽,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沉遲。
3.腎陰虧虛小便頻數或淋瀝不暢,時發時止,遇勞則發,經久不愈,或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夢遺失精。
舌紅少苔,脈細數。
4.中氣不足欲尿不出或量少不暢,神疲,納呆,氣短聲低,少腹墜脹,大便不實。
舌淡苔薄,脈細弱。
5.瘀血阻滯排尿困難,約需2~3分鐘方可排出,每次尿量匠分幾段排完,尿線細而分叉,小便余瀝或尿道澀痛,小腹脹滿。
舌質紫黯或瘀點,脈澀。
6.痰凝積聚咳嗽氣喘,痰多難咯,納谷不馨,神疲乏力,頭蒙身困,排尿困難。
苔膩,脈滑。
治療療效標準本病療效標準較不一致,一般以癥狀的改善為主要衡量標準,有的則還根據客觀指標。
現將各地觀點歸納為如下四級:痊愈:排尿困難癥狀消失,直腸指檢或B超提示肥大之前列腺恢復正常。
顯效:排尿困難癥狀基本消失,夜尿次數減半或減少至2次以下。
肛指或B超檢查,腫大的前列腺縮小一級,殘余尿減半,或減少到30毫升以下。
好轉:排尿困難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夜尿減少2次,但前列腺無明顯改善。
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客觀檢查指標無改善。
分型治療(1)濕熱蘊結治法:清熱利濕。
處方:知母20克,黃柏12克,魚腥草30克,金銀花30克,地丁草30克,千里光30克,川黃連12克,肉桂10克,炮甲粉15克,牛膝15克,益母草20克,澤瀉12克。
加減:前列腺質地較硬加鱉甲、當歸;
小便刺痛加滑石、王不留行;
肛門墜脹加烏梅、丹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炮山甲粉分2次沖服。
療效:用本法共治療本病110例,痊愈18例,顯效55例,好轉22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86.4%。
常用成方:八正散、通關散、程氏萆薢分清飲。
(2)腎陽虛衰治法:溫腎壯陽。
處方:生地、熟地、黨參、山藥、苡仁各15克,冬瓜仁、地丁各30克,山萸肉、茯苓、丹皮、澤瀉、桂枝、蒼術、淫羊藿、韭菜子各10克,桃仁6克,甘草3克。
加減:濕熱加厚樸、黃柏、知母;
舌光紅加天麥冬;
腰酸甚加續斷、狗脊、杜仲。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計治療113例,痊愈4例,顯效34例,有效61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87.6%。
常用成方:腎氣丸。
(3)腎陰虧虛治法:滋陰降火。
處方:生地、天冬、知母、黃柏、黨參、黃芪、枳殼、澤瀉、地鱉蟲、炮山甲各10克,琥珀粉1.5克,肉桂2克(后下)。
加減:尿淋數加云茯苓、車前子;
腰酸加川斷、牛膝。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43例,顯效12例,好轉2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9.1%。
常用成方:六味地黃湯。
(4)中氣不足治法:益氣升提。
處方:黨參15克,黃芪20克,桔梗5克,烏藥15克,淮山藥15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車前子15克。
加減:尿頻尿多加制附子、烏梅、肉桂、芡實;
舌苔膩黃加萆薢、黃柏、苦參;
舌瘀紫暗加桃仁、紅花、莪術。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本法共計治療159例,顯效107例,好轉33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88.1%。
常用成方:補中益氣湯。
(5)瘀血阻滯治法:化瘀利濕。
處方:丹參、冬瓜仁各20克,丹皮、桃仁、知母、黃柏各10克,官桂、三七粉(分吞)各5克,苡仁30克,留行子15克,川牛膝20克。
加減:合并前列腺炎加敗醬草、蒲公英、連翹;
血尿加茅根、桑葉、芙蓉花葉;
氣虛加黨參、黃芪;
腎虛加杞子、川斷、菟絲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Ⅲ9例,顯效72例,好轉3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9%。
常用成方:少腹逐瘀湯、桂枝茯苓丸。
(6)痰凝積聚治法:化痰軟堅。
處方:醅炙鱉甲30克,胡桃夾6克,生牡蠣30克,夏枯草15克,瓦楞子15克,穿山甲15克,皂角刺3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生白芍50克,天花粉10克。
加減:熱重于濕加連翹、龍膽草;
濕重于熱加滑石、甘草;
舌暗有瘀加生蒲黃;
神疲乏力加黃芪。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84例,顯效72例,好轉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4%。
專方治療(1)扶正化痰湯組成:黨參、黃芪各30克,白術10克,茯苓、巴戟天、淮山藥、海藻、昆布、橘核各15克。
加減:若腎虛偏重且伴性功能障礙加仙靈脾、蓯蓉、菟絲子;
尿痛并有感染加黃芩、黃柏、木通;
尿血加小薊、三七粉;
濕重加高蓄、澤瀉;
口渴心煩,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便秘夢多,加生地、玄參、麥冬、鱉甲;
前列腺質硬加三棱、莪術。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135例,顯效29例,好轉87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85.9%。
(2)二甲前列湯組成:瓜蔞、山藥各20克,茯苓、車前子、炒鱉甲、瞿麥各15克,附片、蟅蟲、甲珠、桃仁泥、制大黃各6~10克,蒲公英、昆布各30克,絲瓜絡為引。
加減:氣虛加黃芪、黨參、升麻、白術;
陰虛加二至丸、生地,重用鱉甲;
瘀熱內蘊減附片,加敗醬草、琥珀、銀花、黃柏;
兼尿道灼痛加赤芍、延胡;
前列腺質硬加三棱、莪術;
陽虛加肉桂、仙茅、淫羊藿、蛇床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25例,顯效23例,好轉2例,總有效率100%。
(3)前列通補湯組成:黃芪、海藻各20克,黨參、丹參各15克;
杞子、菟絲子、懷牛膝、澤瀉各1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克,王不留行子12克,甘草5克。
加減:排尿困難,少腹脹滿加桂枝、白術、豬茯苓;
尿道灼痛加車前子、蒲公英、滑石;
尿濁窒痛夾瘀加五靈脂、琥珀、云南白藥;
大便秘結加大黃、桃仁;
腹帳納呆加枳殼、麥芽;
短氣肢乏,解尿無力,加重黃芪用量;
解尿時大便自出,夜寐遺尿加山萸肉、金櫻子、烏梅;
腰酸肢冷、腎陽不足加內蓯蓉、補骨脂。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17例,顯效6例,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8.2%。
(4)蒲芪片組成:蒲公英120克,生黃芪60克,連翹30克,冬葵子20克,留行子30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仙靈脾30克,枳殼15克,車前子30克,川牛膝15克,烏藥20克,木通15克。
用法:上藥加工成100片。
每日服3次,每次服6片,連服6周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42例,好轉4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6%。
(5)三子二殼湯組成:冬葵子、地膚子、王不留行子、海蛤殼各15克,枳殼9克,官桂4克。
加減:腎陽虛加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
腎陰虛加生熟地、枸杞子、桑寄生;
脾氣虛加黨參、黃芪、白術;
濕重加茯苓、澤瀉、米仁;
熱盛加黃柏、梔子、車前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療效:共治療43例,顯效22例,好轉1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4%。
(6)代抵當丸組成:大黃10克,芒硝10克,桃仁10克,當歸尾30克,生地黃30克,肉桂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20例,顯效16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
(7)加味桂枝茯苓丸組成:桂枝9克,茯苓30克,桃仁6克,赤芍9克,丹皮12克,大黃9克,益母草10克,川牛膝12克,茅根3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黨參10克,棉芪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15例,全部獲顯效。
(8)補腎疏肝湯組成:內服方:肉桂30克,干地黃20克,穿山甲45克,桃仁30克,王不留行子20克,烏藥20克,車前草30克,蛤蚧20克。
外用方:大黃、芒硝、樟腦適量。
用法:按湯藥方制成散劑,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外用方共為散劑,香油調成糊狀,以杏核大小藥膏置膠布中央,貼于肛前會陰處,每日更換1次。
更換時,用熱水洗凈局部,并坐浴15分鐘。
療效:共治療45例,顯效31例,好轉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6%。
(9)前列利水方組成:內服方:黃芪30克,生大黃(后下)、木通、地龍、甘草各9克,肉桂6克,知母、黃柏各10克,蟋蟀10只(研粉吞),槐花、高蓄、山楂各15克。
用法:湯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外用方:生甘遂9克,冰片6克。
外用方研細末,加適量面粉,開水調成糊狀,外敷于臍下4寸中極穴上,直徑約4丸5厘米,并于其上加熱敷,每天一換。
療效:共治療25例,均有好轉。
老中醫經驗沈楚翹醫案許××,男,73歲,1978年12月突然出現肉眼血尿,伴小便不爽利,曾在上海××醫院檢查,診斷為前列腺肥大癥。
給雌激素治療,病情趨于穩定,中途中斷治療。
于1980年10月又出現血尿,尿終作痛,小便不利,次數增多,夜間小便約4~5次。
經××醫院超聲多普勒滾速描記報告:恥骨上測及46×50mm2的實質光團,向膀胱內突出。
超聲印象:前列腺肥大古尿化驗:蛋白(++),白細胞5~15,紅細胞1~3。
脈細,舌苔白膩而胖c證屬脾腎兩虧,氣化不利。
治以調補脾腎,化氣行水。
處方:黨參15克,炙黃芪15克,桔梗6克,升麻6克,臺烏藥10克,淮山藥15克,桑寄生15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琥珀1.5克(吞)。
二診:經連服上方11劑后,小便漸見爽利,排尿不痛。
但會陰部墜脹,少腹酸脹。
尿化驗(下)。
此乃脾腎兩虧,氣虛瘀阻,脈絡不和之故。
再宗前法,原方加當歸10克,紅花6克,以活血化瘀,溫經通絡。
三診:上方服用10劑,小便暢利,少腹會陰酸脹已消失。
再以前法加減治療1月而安。
按:本案患者年逾古稀,腎虛氣衰于下,故取山藥、桑寄生之類補腎以固本,黨參、黃芪之類培土以益氣,雙補脾腎以扶正。
循“欲降先升,提壺揭蓋”之法,以桔梗開宣肺氣,升麻升提中氣,清升濁降,氣化復常,則小便暢利。
沈老認為,此病其本在腎,其責在脾,其用在肺,其司在膀胱,其證虛多實少。
其法在扶正而助氣化,活血而化瘀滯,故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用藥規律我們選擇處方完整,治療病例在20例以上、療效在80%以上的方劑24首,內含藥物93味,經過對藥物作分析統計,得出各藥使用頻度如下表: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物>2008~9牛膝、王不留行子、車前草、桃仁、肉桂、黨參、黃芪、茯苓。
5~8甘草、山甲、澤瀉、生地、昆布、丹參、山藥、知母、黃柏。
>100~2004海藻、丹皮、仙靈脾、烏藥、大黃、枳殼。
2~3益母草、當歸、白術、柴胡、冬葵、木通、冬瓜仁、巴戟肉。
<1002~3升麻、熟地、山萸、菟絲子、苡仁、地丁、桂枝、通草、蟋蟀、川芎、紅花、蒲公英、地鱉蟲。
1天冬、琥珀、荔枝核、川斷、蓯蓉、鎖陽、象貝、仙茅、蒼術、韭菜子、魚腥草、金銀花、千里光、川連、卷柏、益智仁、桔梗、虎杖、紫荊皮、赤小豆、滑石、寒水石、鱉甲、胡桃甲、生牡蠣、夏枯草、瓦楞子、皂角刺、白芍、花粉、三棱、莪術、郁金、三七、赤芍、橘核、瓜蔞、瞿麥、附片、絲瓜絡、連翹、地膚子、海蛤殼、芒硝、蛤蚧、地龍、槐花、高蓄、山楂。
從上述統計可以看出,使用頻率較高的有活血化瘀、益氣利水藥,其次是補腎、化痰、清熱類藥物。
在治療癃閉的傳統治法中,補腎占有重要地位。
現代中醫將此癥與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相結合,進一步認識到本病是積癥之一,因此,既繼承了本病有老年氣虛腎虧的觀點,又看到氣滯血瘀痰凝濕熱阻滯是形成積癥的病機。
更有醫者觀察到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上的顯著差異,為本病用活血祛瘀法提供了依據。
其他療法(1)針灸①體針取穴:主穴:a.中極、關元、三陰交;
b.會陰旁穴(或肛周穴)。
配穴:曲骨、腎俞。
會陰旁穴位置:會陰穴旁開1寸。
肛周穴位置:肛門周圍3點及12點鐘處。
操作:主穴每次用1組,輪用。
尿潴留加曲骨,體虛加腎俞。
中極、關元直刺1.5~2寸,如為尿潴留,中極透曲骨穴,均留針30~60分鐘。
三陰交直刺1~1.5寸,行雀啄術,待出現酸麻感后,留針30~50分鐘。
腎俞用艾條灸15~20分鐘,至局部現紅暈為宜。
會陰旁穴或肛周穴,針前以戴有橡皮手套或指套的左手食指伸人肛門,觸及前列腺為引導,右手執針刺入肥大的前列腺,深達2~2.5寸,均進二針(會陰旁穴為雙穴同進,肛周穴分別從3點鐘和12點鐘處進),接通電針儀,頻率100次/分,強度以病人可耐受為度,通電30~40分鐘。
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間隔7日,再作下一療程治療。
療效:共治療64例,顯效43例,好轉1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3%。
②穴住注射取穴:三陰交、陽陵泉、足三里。
操作:每日一穴,輪用。
以活絡通脈Ⅲ號注射液(東莨菪堿與阿托品3:7)0.1毫克~0.2毫克作穴位封閉。
療程結束后,以片劑0.2~0.5毫克口服,每日1~2次,午睡或晚睡前服,同服維生素C2克。
療效:共治療135例,痊愈8例,顯效64例,好轉54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3.3%。
(2)單方驗方尿舒通組成:虎耳草。
用法:上藥制成針劑與栓劑。
分腺體內注射與肛門栓塞二種,每日1次。
療效:共治療313例,總有效率為93.24%。
(3)氣功功法:太湖氣功。
①預備式:兩腳分開,與肩向寬,兩腳尖偏向前外方。
百會朝天,眼半閉,舌舔上腭,唇稍離開,頸松直,沉肩,墜肘,含胸,收腹,圓襠,松胯,膝微曲。
兩手自然下垂,掌心向體側。
全身放松,大腦人靜,思想集中,意守膻中穴。
自然呼吸3~5分鐘后,深呼吸3次。
②背后互助式:兩腳分開站垂直,腳尖偏向前外方,比肩寬。
挺胸、收腹。
兩手在背后腰椎部握緊,自然呼吸,盡量向左右拖拉,一般拖拉15~20次。
手交換握,再拖拉15~20次。
如此交換做4~6次。
③腎俞運氣式:立位,兩腳分開比肩寬。
兩上肢外勞宮穴背于腰部,對準腎俞穴。
意守上丹田,開始運氣,以鼻呼吸,要求發出與呼吸同樣短促的聲響。
每分鐘6O息左右,要能看到氣管部環狀軟骨下面凹陷處在吸氣時凸起,在呼氣時凹陷,一般2~4分鐘。
④日月運氣式:仰臥在水面上9眼半閉觀天,意守“海闊天空”,運氣。
每3次呼吸的末了一個呼吸的時間延長1~2倍,運氣調息時配合上肢劃水及下肢蹬水各一次,為一個循環動作。
一般練30分鐘左有。
氣沉膻中穴,以意領氣,推動真氣運行。
遇大風大浪要注意不可打亂節律。
此是水上功法之一。
其他措施禁酒及辛辣食物,節制性生活,避免忍精,防止受涼。
可作間歇性導尿或留置導尿管。
手術治療:中西醫保守療法無效者,可用手術切除增生的前列腺部分。
引用:http://big5.wiki8.com/qianliexianzengshengzheng_20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