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急性胃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1 08:2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急性胃炎

 

拼音

 

jíxìngwèiyán

 

疾病分類消化內科

 

疾病概述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急性炎癥。

 

常有飲食不當,酗酒、服刺激性藥物等誘因。

 

隨后出現上腹痛、食欲不振、噯氣、惡心、嘔吐。

 

因食物中毒而致病者多伴有急性腸炎,出現臍固疼痛、腹瀉、發熱、失水、甚至休克。

 

亦可伴上消化道出血。

 

因此,應詢問病人疼痛部位、性質、特點,伴隨癥狀,有何誘因。

 

體驗發現上腹部及臍周壓痛,腸鳴音亢進,偶可發熱,注意有無脫水甚至休克表現。

 

酌情做血常規及急診胃鏡檢查。

 

治療措施:解痙止痛,止吐,抗感染,保護胃粘膜,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疾病描述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急性炎癥,有充血、水腫、糜爛、出血等改變,甚至一過性淺表潰瘍形成。

 

若主要病損是糜爛和出血,則稱之為急性米蘭出血性胃炎。

 

因這類炎癥多由藥物、急性應激造成,故亦稱急性胃粘膜損害。

 

糜爛是指粘膜破損下不穿過粘膜肌層,出血是指粘膜下或粘膜內血液外滲而無粘膜上皮破壞。

 

病變可局限于胃竇、胃體或彌漫分布于全胃。

 

組織學特別是粘膜固有層中中性粒細胞和單個核細胞浸潤,而旨意中性粒細胞為主;

 

有不同程度的上皮細胞喪失,并見血液滲入;

 

腺體歪曲,滲出物含蛋白質樣物質和中性粒細胞。

 

癥狀體征不同原因所致者臨床表現不盡一致。

 

急性糜爛性胃炎輕者大多無癥狀,僅少數有上腹部疼痛、脹痛不適、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的表現。

 

胃部出血常見,一般為少量、間歇性、可自止,但也可發生大出血引起嘔血和(或)黑糞。

 

持續少量滲血可致貧血。

 

體檢或可有上腹部輕壓痛。

 

應詳細詢問服藥史等,多數患者可確定病因,確診則有賴于急診胃鏡檢查,一般應在大出血后24-48小時內進行,可見以多發性糜爛、出血灶和粘膜稅種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損害。

 

分類及臨床表現急性單純性胃炎:多由外源性刺激因子所引起,如各種理化刺激,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污染食物等。

 

患者可有腹痛、惡心、嘔吐、腹瀉。

 

嚴重者可有發熱、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偶有嘔血或黑便。

 

上腹部及臍周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

 

病程短,數天內即可好轉。

 

腐蝕性胃炎:本病系由吞服或誤服強酸、強堿或其它腐蝕劑引起急性胃粘膜糜爛所致。

 

最早可出現口腔、咽喉、胸外及中上腹部劇痛,常伴有吞咽疼痛,咽下困難、惡心和嘔吐,嚴重者可致嘔血、急性食管或胃穿孔和急性腹膜炎,并可出現虛脫和休克。

 

急性期后,可逐漸形成食管、賁門或幽門的瘢痕性狹窄和萎縮性胃炎。

 

感染性胃炎:多種全身性急性感染,均可致血源性感染性胃炎,患者常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

 

化膿性胃炎:本病少見。

 

癥狀多極嚴重,可有高熱、寒顫,上腹部劇痛,并可有上腹部肌肉緊張和明顯壓痛等急性腹腔炎癥的表現。

 

出血性糜爛性胃炎:本病亦稱急性胃粘膜出血或急性胃粘膜病變。

 

上消化道出血為其主要臨床表現。

 

病人多有嘔血和黑糞,且嘔血較黑糞多見。

 

出血呈間歇性發作。

 

疾病病因病因多樣,包括應急性應激、藥物、缺血、膽汁反流和感染。

 

病理生理一、急性感染及病原體毒素某些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或它們的毒素都可造成胃粘膜的急性炎癥,其中大多已歸為傳染病學范疇。

 

急性蜂窩織炎或急性化膿性胃炎也可累及胃粘膜,是胃壁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新疾病,常發生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

 

本病嚴重,但自廣泛應用抗生素以來,則已極少見。

 

最常見的致病菌是α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

 

化膿性炎癥陳源于粘膜下層,可使粘膜壞死、脫落,甚或擴展致胃壁壞死,發生穿孔和腹膜炎。

 

全身性衰弱、營養不良、感染、胃手術甚至胃息肉摘除術為其誘因。

 

幽門桿菌(Hp)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胃炎。

 

二、理化因素化學物,特別是藥物造成的胃粘膜炎癥是常見的,其中最常引起胃炎的藥物是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吲哆美辛(消炎痛)等。

 

機制可能是抑制環氧化酶活性,阻礙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

 

這類藥物可引起淺表粘膜損傷的粘膜下出血。

 

除胃部外,也見于十二指腸球部。

 

其他如乙醇、鐵劑、氯化鉀口服液、抗腫瘤藥及抗生素等均可刺激粘膜引起淺表損傷。

 

乙醇系由于其親酯性和溶脂能力,破壞粘膜屏障,引起上皮細胞損害、粘膜內出血和水腫。

 

膽汁反流性胃炎可謂是內源性化學性炎癥,常見于BillrothII式腸切除術后。

 

膽汁和胰液中的膽鹽、磷制酶A和其他胰酶可破壞殘胃粘膜,產生多發性糜爛。

 

留置胃管、胃內異物、以及胰腺癌放療后都可造成物理性的胃粘膜損害,導致炎癥。

 

三、應激急性應激可由嚴重的臟器疾病、大手術、大面積燒傷、休克或顱內病變,甚至精神心身因素引起。

 

雖其確切機制尚未全明,但認為胃粘膜缺血和H+反彌散進入粘膜為主要的發病因素,有些還有反流入胃的膽汁和胰液參與。

 

在上述嚴重情況下,應激的生理性代謝功能不足以維持胃粘膜微循環正常運行,形成粘膜的相對卻樣、粘液分泌減少、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導致粘膜屏障破壞和H+反彌散,粘膜pH下降,進一步損傷血管和粘膜,引起糜爛和出血。

 

急性應激強烈刺激血小板活化引資活性,導致血管強力收縮。

 

病變多見于近耽胃,也可發生于其他胃部。

 

胃腔內滲血常見,約20%法身較大量出血,少數可發生急性潰瘍,燒傷所致者特稱Curling潰瘍、中樞神經病變所致者特稱Cushing潰瘍。

 

四、血管因素見于老年的動脈硬化患者,或者腹腔動脈栓塞治療后,是由血管閉塞所致。

 

診斷檢查可以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征作出診斷,酌情做血常規及急診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可見胃粘膜出血和糜爛性病變。

 

胃鏡檢查可在出血后24-48小時內進行。

 

鑒別診斷需要與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相鑒別。

 

治療方案應針對原發疾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

 

對上述嚴重原發病而高度疑有急性胃粘膜損害的危險者,可預服抑制胃酸分泌藥物以防范于未然。

 

如由非甾體抗炎藥引起,應即中止服藥并抑制胃酸分泌藥物來治療。

 

如患者必須常用這類藥物,則宜同時給服抑制胃酸分泌藥物。

 

嗜酒者宜戒酒。

 

硫糖鋁和米索前列醇等保護胃粘膜藥物亦有效。

 

一旦發生大出血,應先止血,并接著采用上述治療。

 

一旦確診為化膿性胃炎并經抗生素等積極治療無效時,應手術切除,否則幾乎均死亡。

 

西醫治療應立即去除誘因,積極止血和糾正出血性休克。

 

甲氰咪胍口服或靜脈滴注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出血量大而致血壓下降者,應立即補液輸血。

 

反復大量出血而內科治療無效者可行外科手術治療,但效果多不理想,死亡率也較高。

 

中醫治療針灸:內關、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適用于各種胃脘痛。

 

暴痛實征用瀉法,久痛虛征用補法。

 

艾灸:中皖,足三里、神厥,適用于虛寒性胃痛。

 

單驗方橘皮3克,白米一小蛇,水煎,姜汁沖服,適用于胃炎嘔吐。

 

豆蔻15克、生姜汁一匙,將豆蔻研末,用生姜汁為丸,每服l-3克。

 

適用于胃寒嘔吐。

 

并發癥目前這方面資料暫時缺乏。

 

護理急性胃炎患者須及早治療。

 

輕癥者,禁食1-2餐,嘔吐頻繁或病情較重時,應禁食1-2日,給予糖鹽水,以補充營養和水份,病情好轉后給予流質飲食,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急性腐蝕性胃炎者飲蛋白清、禁食、禁洗胃。

 

視患者失水的程度,確定其補液量。

 

補液時需嚴密觀察患者尿量,皮膚彈性,呼吸深度以及肺部情況。

 

同時需注意患者體溫、脈搏、血壓、吐物、瀉物。

 

如疑為食物中毒者,應收集排泄物,以鑒定毒物的性質。

 

預防加強飲食衛生管理,消滅蒼蠅、注解個人衛生、勿暴飲暴食和慎用損害胃粘膜的藥物。

 

流行病學目前這方面資料暫時缺乏。

 

特別提示1、去除病因,對癥治療。

 

大量嘔吐及腹痛劇烈者應禁食,臥床休息。

 

2、急性發作時最好用清流質飲食,如米湯、杏仁茶、清湯、藕粉、去皮紅棗湯,應以咸食為主,待病情緩解后,可逐步過渡到少渣半流食。

 

3、嚴重嘔吐腹瀉,宜飲糖鹽水,補充水分和鈉鹽。

 

若因嘔吐失水,以及電解質紊亂時,應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溶液。

 

4、腹痛劇烈時,應禁食水,使胃腸充分休息,待腹痛減輕時,再酌情飲食,應禁用生冷、刺激食品,如醋、辣椒、蔥姜蒜、花椒等,也不要用興奮性食品如濃茶、咖啡、可可等,烹調時,以清淡為主,少用油脂或其它調料。

 

5、生活有節,起居有常,調暢情志,避免暴飲暴食,過度煙、酒、茶、油膩、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6、忌用食物:油炸食物、辣椒、胡椒、咖喱、咖啡、醋、酸菜、濃茶、醋、蟹、蚌、豆類、甘薯、芋艿、蘿卜、酒、生蔥、生蒜、芥末、咖喱、豬油、肥肉、油炸食物。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xingweiyan_2098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8 05:39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