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高催乳素血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9 22:3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高催乳素血癥

 

拼音

 

gāocuīrǔsùxuèzhèng

 

英文參考

 

hyperprolactinemia

 

疾病代碼ICD:E22.1

 

疾病分類內分泌科

 

疾病概述高催乳素血癥(hyperprolactimia)是最常見的腺垂體疾病,該病以溢乳和性腺功能減退為突出表現。

 

女性病人可有性欲降低、性感缺失,治療后隨著PRL水平的降低而緩解。

 

男性病人主要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嚴重者可出現體毛脫落、睪丸萎縮、精子減少甚至無精癥。

 

疾病描述高催乳素血癥(hyperprolactimia)是最常見的腺垂體疾病,該病以溢乳和性腺功能減退為突出表現。

 

如病人同時出現溢乳和閉經,稱為溢乳-閉經綜合征,如發生于產后即所謂Chiari-Fromeel綜合征;

 

伴有垂體腫瘤者,即Forbes-Albright綜合征;

 

非產后又不伴有垂體腫瘤者則稱delCastillo綜合征。

 

上述各綜合征之間最主要的差別是有垂體腫瘤和無垂體腫瘤兩種,其他差別則僅在于患病時間上有些不同。

 

因此,近來對這些綜合征的名稱已較少提及。

 

癥狀體征高PRL血癥最突出的表現為性腺功能減退,乃PRL水平升高所致,稱為高催乳素性性腺功能減退(hyperprolactinemichypogonadism)。

 

女性病人可有性欲降低、性感缺失,治療后隨著PRL水平的降低而緩解。

 

PRL主要在下丘腦水平影響性腺的功能,PRL可刺激內源性阿片的產生,而阿片能強烈抑制GnRH的脈沖性釋放,乃使LH分泌減少。

 

阿片受體拮抗藥納洛酮能使高PRL血癥婦女的LH分泌正常并恢復正常的卵巢周期,可為佐證。

 

如病程較長,垂體和性腺本身也會出現異常,長期的高PRL血癥可使性腺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降低;

 

GnRH的不足可使促性腺激素細胞萎縮而致LH分泌減少。

 

在育齡婦女,高催乳素性性腺功能減退主要表現為月經減少甚至閉經,但也可表現為月經過多或月經正常伴不育。

 

溢乳是另一常見癥狀,見于30%~80%的女性患者。

 

患者乳房多發育良好,這與自然絕經者的乳房萎陷形成鮮明對比。

 

自發性溢乳不多見,一般需擠壓乳房乳頭方可見乳汁流出。

 

血PRL水平過高者反而不出現溢乳,原因可能是過高的PRL強烈抑制了性腺的功能,使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

 

本癥患者為真性溢乳,兩側乳頭均有液體流出,為乳狀或渾濁的白色液體,內含豐富的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糖,應與假性溢乳相鑒別。

 

假性溢乳多由乳腺本身疾病所致,常為單側性,自乳頭流出的液體可為膿性、血性或清亮如水。

 

部分女性病人還有輕度的雄激素過多癥狀,如多毛、脂溢性皮炎等,但出現明顯男性化的少見。

 

一般認為,雄激素過多癥狀系PRL作用于卵巢使其產生過多的脫氫表雄酮和雄烯二酮所致。

 

還有一些婦女出現情緒不穩定、抑郁、乳房不適、手足多汗。

 

男性病人主要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嚴重者可出現體毛脫落、睪丸萎縮、精子減少甚至無精癥。

 

約20%的男性患者有溢乳,多于擠壓乳房時出現,自發性溢乳罕見。

 

病理生理垂體催乳素(PRL)的分泌受下丘腦結節-漏斗處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強烈控制,故任何損傷下丘腦的病變如腫瘤、放射損傷及炎癥等都有可能使垂體PRL分泌增加,從而引起高PRL血癥。

 

一些垂體疾病(如炎癥等)若損傷垂體柄則可使下丘腦轉運到垂體PRL細胞的多巴胺減少而引起高PRL血癥。

 

某些非PRL性垂體腫瘤如GH瘤、ACTH瘤等可壓迫垂體柄而引起高PRL血癥。

 

TRH具有很強的刺激PRL分泌的作用,而甲狀腺激素則能輕度地抑制PRL細胞對TRH的反應,故原發性甲減時可出現高PRL血癥。

 

30%~80%的終末期腎衰病人有輕至中度的高PRL血癥,原因可能是這些病人的多巴胺代謝加快。

 

肝硬化時可因神經遞質的代謝異常而產生高PRL血癥。

 

一些胸部和乳房疾病如胸腔手術、胸部帶狀皰疹、乳腺炎等也可引起高PRL血癥。

 

一些非內分泌腺腫瘤如支氣管癌也可分泌PRL,產生高PRL血癥,不過極為罕見。

 

很多藥物可增加PRL的分泌,產生高PRL血癥。

 

引起高PRL血癥的藥物有:多巴胺受體拮抗藥,主要有酚噻嗪類、丁酰苯類抗精神病藥和某些止吐藥,如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氟哌啶醇、舒必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單胺耗竭劑如利舍平;

 

單胺合成抑制劑如α-甲基多巴;

 

單胺攝取抑制劑如三環類抗抑郁藥;

 

雌激素制劑如一些口服避孕藥;

 

阿片類;

 

H2受體拮抗藥等。

 

一些生理現象也可以影響PRL的分泌。

 

妊娠可強烈刺激PRL的分泌,并促進PRL細胞的增生。

 

妊娠晚期垂體可增大50%~100%,即因PRL細胞的增生所致。

 

應激、刺激乳頭、性生活(女性)、進食、睡眠、運動均可增加PRL的分泌而產生一過性PRL升高。

 

現明顯的女性化乳房者少見。

 

診斷檢查診斷:對于溢乳和性腺功能減退的病人應想到高PRL血癥的可能,通過測定血PRL可明確診斷。

 

正常男性血PRL一般不超過0.68nmol/L(15ng/ml),女性一般在0.23~0.91nmol/L(5~20ng/ml)。

 

由于PRL呈脈沖性分泌且受很多因素影響,故最好重復測定。

 

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數人清晨血PRL正常但夜間血PRL升高,這些病人需測定夜間血PRL水平,并做激發試驗。

 

常用的激發試驗有TRH試驗和甲氧氯普胺(胃復安)試驗。

 

TRH興奮試驗的做法是:空腹靜脈注射TRH400~500ug,分別于0、15、30、45、60、90、12min采血測PRL。

 

正常人注射TRH后PRL升高,峰值出現于注射后15~30min,峰值為基值的5倍左右(男性3~5倍,女性5~8倍)。

 

甲氧氯普胺試驗的劑量為10mg,可以口服,也可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

 

口服法PRL峰值出現于服藥后60~120min,靜脈或肌內注射法峰值出現于給藥后20~60min,正常人峰值為基值的3倍以上。

 

PRL瘤患者對TRH和甲氧氯普胺反應遲鈍,給藥后PRL升高的倍數不及正常人,但其升高的絕對值較正常人為高。

 

實驗室檢查:催乳素測定:早晨起床后1~2h空腹取血測定PRL。

 

PRL空腹正常值為0.23~1.14nmol/L(5~25ng/ml)。

 

女性高于男性,PRL有一個與睡眠有關的分泌高峰,一般在入睡后1~2h。

 

妊娠婦女PRL可升高10倍,嬰兒的吸吮可引起PRL急性升高,2~3h后恢復正常。

 

產后4~6周,PRL恢復到妊娠前水平。

 

催乳素>9.1nmol/L(200ng/L)見于催乳素瘤和慢性腎衰。

 

其他引起高催乳素血癥的見于產后哺乳、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癥、下丘腦病變如肉瘤、組織細胞增生、鞍旁腫瘤、垂體柄病變和一些減少多巴胺生成的藥物,包括甲基多巴,利舍平、三環抗抑郁藥、吩噻嗪等,甲氧氯普胺使催乳素升高到4.5~6.8nmol/L(100~150ng/ml),原發甲狀腺功能減退、胸壁疾患和脊髓病變人的催乳素也會升高。

 

1.原理TRH興奮垂體TSH細胞和催乳素(PRL)細胞分泌TSH和PRL,甲狀腺功能低減者,血甲狀腺激素低下,減弱了對垂體TSH的負反饋作用,引起TSH對TRH反應過強;

 

血甲狀腺激素過多,加強了對垂體TSH的負反饋作用,引起TSH對TRH反應過低。

 

2.方法注射前取靜脈血測定TSH,10min后靜脈注射TRH300~500μg,15~20s內注射完畢,于O、30、60min分別取血測TSH。

 

正常人在注射TRH20~30min,TSH反應達高峰,△TSH(△TSH=TSH峰值-TSH基礎值)為2~30μU/ml,TSH基礎值=注射前10minTSH和注射前0minTSH的平均值。

 

TRH試驗的反應受年齡和性別有關,女性正常反應△TSH=6~20μU/ml,男性反應低于女性,40歲以上的男性△TSH>2μU/ml。

 

原發性甲低的TRH試驗反應過強;

 

甲亢病人、部分甲功正常的Grayes眼病或口服過量糖皮質激素患者的TSH反應差。

 

TRH興奮試驗對區別繼發性甲減的病因是在下丘腦還是在垂體是有價值的,下丘腦性甲減的TRH試驗呈延遲反應,而垂體性甲減的TRH反應減低和缺如。

 

此外,一些藥物也會影響TRH試驗,雌激素、茶堿、抗甲狀腺藥物可增強TRH反應;

 

而糖皮質激素、甲狀腺制劑、左旋多巴等可抑制TRH反應。

 

TRH試驗的不良反應很小,半數病人有一過性的顏面潮紅、惡心或尿急。

 

TRH試驗適于各個年齡組的病人,目前,超敏感TSH測定可以完全代替TSH刺激試驗。

 

普通實驗室檢查無特殊。

 

內分泌功能檢查少數表現為腺垂體功能亢進,大多數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腺垂體及相應靶腺功能減退。

 

其他輔助檢查:1.兒童患者因TSH和GH缺乏,骨X線片可顯示骨齡減小。

 

絕大多數顱咽管瘤位于蝶鞍的上部,可向下壓迫蝶鞍,故在頭顱平片上可發現蝶鞍變扁平,床突受損。

 

少數顱咽管瘤位于鞍內,在頭顱平片上可見蝶鞍擴大。

 

鈣化為顱咽管瘤的顯著特征,鞍上型和鞍內型腫瘤均有鈣化,而其他鞍部病變極少出現鈣化(鈣化發生率多在1%以下)。

 

兒童顱咽管瘤鈣化發生率70%~85%,成人35%左右。

 

鈣化灶可大可小,可分散,也可集中在一起,有時可呈彎曲細線狀。

 

高顱壓明顯者還可見顱縫分離、腦回壓跡加深、顱底變平等表現。

 

2.CT和MRI檢查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此2檢查可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有無囊變、腫瘤對鄰近腦組織的侵襲情況、是否有腦積水存在。

 

在CT上,囊變區總是表現為低密度且不被增強,實質部分及囊壁可被增強,鈣化灶多見。

 

囊腫-實質-鈣化三聯征(增強后更明顯)為顱咽管瘤在CT上最典型的表現,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顱咽管瘤的實質部分及囊壁在T1加權圖像上多為等信號,囊腫部分的信號強度視囊液中膽固醇含量的多少而定,如膽固醇含量高則表現為高信號,腫瘤的實質部分和囊壁在T1加權圖像上可被增加,而囊腫不分則不被增強,一般來說,MRI在顯示腫瘤的結構及其與鄰近腦組織(如視交叉)的關系方面優先于CT,但他不能像CT那樣顯示鈣化灶。

 

鑒別診斷1.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有些婦女有溢乳但血PRL水平正常,稱為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normoprolactinaemiclactorrhea)。

 

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并不少見,據國外資料顯示:女性溢乳癥中28%~55%血PRL水平正常。

 

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好發于育齡婦女,較少出現月經紊亂(約1/3)。

 

一些病人的溢乳與正常的妊娠、哺乳有關,這些婦女停止正常的哺乳后仍有乳汁分泌,并維持很長時間。

 

另有一些則與口服避孕藥有關,有些則原因不明。

 

目前對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的產生機制尚不很清楚,曾有人認為患者體內存在一種變異的PRL,它具有正常的生物活性但不能為通常的放射免疫法測得,故病人有溢乳但血PRL水平正常;

 

也有人認為可能系體內其他具有催乳活性的激素(如hGH)水平升高所致。

 

但上述觀點迄今沒有得到證實,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系患者對PRL的敏感性增加所致。

 

至于機體對PRL敏感性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PRL受體水平增加有關。

 

Johnston等認為,正常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PRL受體水平有生理性的升高,停止哺乳后血PRL和乳腺PRL受體水平都恢復到正常,但少數病人因某種缺陷使得停止哺乳后PRL受體仍維持于高水平,故血PRL水平雖然正常但仍有溢乳(口服避孕藥所致者的形成機制與此相似)。

 

有人使用小劑量的溴隱亭(雖然血PRL水平正常),使血PRL水平降至正常低限,溢乳癥狀可得改善,亦支持這種觀點。

 

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的特點是PRL的分泌正常,患者不僅基礎PRL水平正常,對低血糖和TRH的反應亦正常,借此可與高PRL血癥所致溢乳癥鑒別。

 

2.高PRL血癥病因的鑒別在確定存在高PRL血癥后,應進一步作出病因診斷。

 

首先應詳細詢問病史,以判明高PRL血癥是否因藥物引起。

 

其次應測定肝、腎功能,以確定高PRL血癥是否因肝硬化或腎衰引起。

 

TSH、T3、T4的測定是必要的,如TSH、T3、T4均顯著升高,可能為垂體TSH瘤引起的高PRL血癥;

 

如TSH升高而T3、T4降低,可能為原發性甲減引起的高PRL血癥。

 

同時應測定血GH、ACTH及皮質醇水平,以明確是否存在GH瘤和ACTH瘤,因為它們都可引起高PRL血癥。

 

FSH/LH和α亞單位的測定有助于促性腺激素瘤和無功能垂體腺瘤的診斷,這對鑒別高PRL血癥的原因也有價值。

 

垂體CT、MRI檢查及血PRL測定對病因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如CT、MRI有陽性發現,血PRL水平超過9.1nmol/L(200ng/ml),則PRL瘤的診斷可以確立。

 

血PRL水平與腫瘤大小密切相關,大腺瘤血PRL水平多在11.38nmol/L(250ng/ml)以上,而微腺瘤則多在9.1nmol/L(200ng/ml)以下。

 

如血PRL水平僅輕至中度升高(低于9.1nmol/L)而CT、MRI顯示有大腺瘤,則此腫瘤往往并非真正的PRL瘤,屬于所謂假性PRL瘤。

 

近年,有人用11C標記的多巴胺D2受體拮抗劑甲基螺哌隆和雷氯必利作PET顯像,不僅具有診斷意義,而且可預測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療效。

 

一般來說,可顯像者對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反應良好。

 

治療方案非PRL瘤引起的高PRL血癥的治療關鍵在消除病因,如病因難以根除,多巴胺激動劑可改善或消除高PRL血癥。

 

這里主要介紹PRL瘤的治療。

 

1.內科治療PRL瘤的內科治療在所有垂體腺瘤中是最成功的。

 

近30年的臨床實踐表明,多巴胺受體激動藥不僅可有效地控制高PRL血癥,而且能使瘤體縮小,并消除神經眼科癥狀。

 

因此,以多巴胺受體激動藥為代表的內科治療現已成為PRL瘤的首選治療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多巴胺受體激動藥是溴隱亭。

 

溴隱亭通過作用于PRL瘤細胞的D2受體使腺苷酸環化酶活性降低,胞內cAMP和Ca2 ;

 

下降,從而抑制PRL基因的轉錄和翻譯,導致垂體PRL。

 

釋放減少。

 

溴隱亭不僅能抑制PRL的分泌,還抑制PRL瘤細胞的增殖。

 

溴隱亭口服吸收率25%~30%,血藥濃度與口服劑量成正比。

 

溴隱亭的首過效應極為顯著,經腸道吸收藥量的93.6%被肝臟代謝,余下的進入體循環。

 

溴隱亭口服后3h血藥濃度達到高峰,7h后濃度逐漸降低,至11~14h后血藥濃度已不可測出。

 

溴隱亭在全身各個器官均有分布,其中以肝臟、肺、腎臟和垂體濃度最高。

 

在同一個體,溴隱亭的作用與血藥濃度平行,不過在血藥濃度低于檢測限后其作用仍可維持一段時間。

 

于不同個體,溴隱亭的作用與血藥濃度并不一定平行,提示不同個體對溴隱亭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研究顯示,單劑2.5mg的溴隱亭可在5h內使微腺瘤病人的血PRL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這一作用可維持14h以上。

 

溴隱亭對PRL大腺瘤也有很好的療效,但降低血PRL的速度則不及微腺瘤那樣快。

 

溴隱亭還可縮小PRL瘤的體積。

 

Molitch對112例以溴隱亭治療的PRL大腺瘤作了總結,結果顯示:18.7%的病人瘤體無縮小,12.5%的病人瘤體縮小不足25%,28.6%的病人瘤體縮小25%~50%,40.2%的病人瘤體縮小超過50%。

 

一般來說,血PRL水平的降低總是先于腫瘤體積的縮小,而且血PRL不能降低的病人腫瘤通常也不會縮小。

 

不過,腫瘤縮小的程度與高PRL血癥改善程度之間可不平行。

 

有些病人腫瘤只有中等程度的縮小但血PRL水平可降至正常,另一些病人腫瘤幾乎完全消失但仍有高PRL血癥(盡管血PRL水平已明顯降低)。

 

隨著腫瘤的縮小,病人的神經眼科癥狀亦逐漸改善,80%~90%的病人視野有改善。

 

視野改善一般與腫瘤的縮小相平行,而且在影像學檢查顯示腫瘤縮小以前就可有視野改善。

 

有些病人于腫瘤明顯縮小后視野仍無改善,這可能是由于視交叉受壓時間較長造成永久性損害之故,隨后如果以手術治療一般也不能改善視野。

 

有些病人的瘤體迅速縮小,用藥24~72h后視野即有改善,2周后影像學上即有腫瘤明顯縮小的證據。

 

另有些病人腫瘤的縮小則很慢,治療6周腫瘤無明顯變化,6個月后腫瘤才有縮小。

 

多數病人于6周時腫瘤已有縮小,到6個月時一般有顯著的縮小,此后如繼續用藥腫瘤還會繼續縮小。

 

腫瘤體積的縮小可改善垂體功能,如雌激素水平升高、月經恢復、甲狀腺功能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恢復。

 

在血PRL水平下降的同時病人的溢乳癥狀大多消失,且大多數病人恢復排卵,月經周期亦可恢復正常,病人的生育力隨之恢復。

 

對于不希望生育的婦女來說,這時應及時采取避孕措施。

 

雖然口服避孕藥因含有雌激素制劑而有促進PRL瘤生長之虞,但臨床實踐表明,只要不撤除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并無大礙。

 

國外有人對2000例經溴隱亭治療后懷孕的婦女作了隨訪,結果表明溴隱亭治療對孕婦和胎兒并無不良影響。

 

但仍有學者主張,如病人懷孕則應停用多巴胺能藥物。

 

妊娠可促進PRL瘤的生長,大腺瘤較微腺瘤更易受影響。

 

如在妊娠過程中發現腫瘤有增大,應立即恢復治療。

 

也有人主張,在妊娠過程中可繼續接受溴隱亭的治療。

 

溴隱亭對男性病人有同樣的效果。

 

隨著療效的出現,病人血PRL水平下降,睪酮水平升高,性欲和性能力亦隨之恢復。

 

溴隱亭的起始劑量一般為2.5mg,頓服(個別敏感者可從0.625mg/d開始);

 

以后逐漸加大到2.5mg/次,3次/d。

 

對于絕大多數病人來說,這一劑量已可達到治療目的。

 

但如上述劑量的效果不夠滿意,可逐漸加大劑量至20~30mg/d。

 

在達到最大療效后,溴隱亭的劑量可逐漸減小,至最小有效劑量后可長期維持。

 

也有人認為,如病人的維持量低于2.5mg/d,可考慮停藥。

 

10%~20%的病人于停藥后血PRL能維持正常,其余的病人血PRL水平重新升高,一部分病人的腫瘤再度增大。

 

一般來說,停藥后血PRL水平升高較腫瘤增大更為常見,不過,二者都不會達到治療前的水平。

 

溴隱亭的副作用主要有惡心和體位性低血壓,大多發生于起始治療階段,通過降低起始劑量(如起始用0.625mg/d)、緩慢增加劑量、將藥物和食物混合服下等措施可降低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其他不良反應有頭痛、疲倦、鼻塞、胃腸道不適、便秘、幻覺等。

 

乙醇可加重溴隱亭引起的嘔心、腹部不適,故用藥期間不宜飲酒。

 

大多數病人于用藥一段時間后上述不良反應逐漸減輕,但療效并無降低。

 

溴隱亭治療可使腫瘤出現血管周圍纖維化,腫瘤的質地變硬。

 

纖維化一方面可使停藥后的復發率降低,另一方面則給手術治療帶來困難。

 

一般來說,溴隱亭治療對微腺瘤的手術效果影響不大,但使大腺瘤的手術治愈率大為降低,而且術后的并發癥增加。

 

溴隱亭的胃腸道副作用與給藥方式有關。

 

有人將溴隱亭片置入陰道內,發現也可有效地吸收。

 

因此,對于口服不能耐受的婦女,可考慮陰道內給藥。

 

陰道內給藥的血藥濃度上升較慢,不過其峰值較口服更高,這可能因藥物在陰道內吸收較慢且沒有首過效應之故。

 

陰道內給藥藥效可持續24h以上,因此,每天只需給藥1次即可(劑量一般為2.5~5mg)。

 

陰道內給藥使胃腸道副作用大為減少,不過有些婦女有陰道燒灼感。

 

近年還開發出溴隱亭的長效注射劑ParlodelLAR,單次肌內注射藥效可維持2~6周,副作用較口服明顯減少。

 

除溴隱亭外,用于治療PRL瘤的多巴胺激動藥還有:喹高利特(guinagolide,CV205-502)、利舒脲(麥角乙胺)、培高利特(pergolide,permax),甲麥角林(metergoline)、卡麥角林(cabergoline,dostinex),麥角腈(lergotrile),mesuergine,馬來酸特麥角脲(terguridemaleate)和CQP201-403等,它們同溴隱亭的療效相似。

 

Lilly公司出品的培高利特商品名“協良行”(celance),每天劑量50~150μg。

 

培高利特的療效與溴隱亭相當,不過有些對溴隱亭無反應的病人使用培高利特仍有效果。

 

卡麥角林與垂體多巴胺受體親和力很高,從垂體消除很慢,而且存在顯著的腸肝循環,因此作用時間很長,每周口服1~2次即可,劑量為0.5~3.0mg/周。

 

卡麥角林的療效優于溴隱亭,副作用較溴隱亭少而輕。

 

卡麥角林亦可陰道內給藥,這種給藥方式的副作用更少。

 

奎高利特為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藥,副作用與溴隱亭相似,不過耐受性較溴隱亭好。

 

研究顯示,對溴隱亭抵抗的病人中半數對奎高利特有反應,對溴隱亭和奎高利特都抵抗的病人約半數對卡麥角林有反應。

 

因此,如果病人對1種多巴胺受體激動藥抵抗,可試用其他的多巴胺受體激動藥。

 

雖然大多數PRL瘤對多巴胺受體激動藥反應良好,但也有少數PRL瘤對多巴胺受體激動藥反應不佳甚至無反應,原因可能是病人PRL瘤的D2受體有異常。

 

研究表明,溴隱亭反應性PRL瘤D2受體的數目約2倍于溴隱亭抵抗者,受體與配體的親和力亦顯著高于后者。

 

如病人對多巴胺受體激動藥無反應,可予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

 

2.手術治療近20年來,垂體腫瘤的手術治療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PRL微腺瘤的病人在經蝶顯微手術后有60%~90%的病人血PRL水平可降至正常,但大腺瘤的療效則差得多,只有不到40%的病人血PRL水平可降至正常。

 

一般來說,腫瘤越大,術前PRL水平越高,則手術效果越差。

 

國外資料顯示,術前血PRL在0.91~11.38nmol/L(20~250ng/ml)者,術后PRL降至正常者達86%;

 

術前血PRL>45.5nmol/L(1000ng/ml)者,術后PRL降至正常者僅6%。

 

手術治療的復發率也相當高,微腺瘤術后5年的復發率10%~50%。

 

大腺瘤則可高達90%。

 

手術治療的效果除與腫瘤大小及浸潤情況有關外,與術者的經驗有很大關系。

 

因此,除非是一些治療中心,手術不應作為首選。

 

事實上,目前,PRL瘤的手術對象主要是那些多巴胺激動藥治療失敗的病人。

 

3.放射治療由于多巴胺激動藥的問世及經蝶手術的發展,放射治療的重要性已有所下降。

 

對于多巴胺激動藥抵抗且有手術禁忌證者,可采用放射治療。

 

此外,放射治療還可與多巴胺激動藥及經蝶手術聯合應用。

 

放射治療可有效地阻止PRL瘤的生長,但降低血PRL的效力較差。

 

有人報道,28例PRL瘤用常規放射治療2~10年(平均4.2年),僅2例血PRL降至正常。

 

其效果較藥物治療和經蝶手術要差得多。

 

放射治療的另一不足是易于造成垂體功能減退。

 

近年γ刀和X刀的發展使放射治療獲得新的活力,這2種方法不僅療效優于常規放射治療,且垂體功能減退等放射損傷的發生率也明顯下降,它們代表了未來放射治療的方向。

 

并發癥高PRL血癥還可引起明顯的骨質疏松,原因可能為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但也有人認為PRL本身對骨密度也有負面影響。

 

垂體PRL瘤引起的高PRL血癥除上述表現外還有腫瘤的占位效應及腫瘤侵及鄰近腦組織所產生的一系列表現,如頭痛、視野缺損。

 

國外資料顯示,女性高PRL血癥伴視野缺損的不到25%,而男性則超過50%。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有2:女性PRL瘤多為微腺瘤,而男性多為大腺瘤;

 

女性癥狀出現較早,就診遂早于男性。

 

腫瘤如向鞍旁生長偶可引起眼肌麻痹。

 

腫瘤較大者可因腺垂體受壓而致GH、ACTH、TSH、FST/LH缺乏。

 

GH缺乏在成人可無明顯癥狀;

 

ACTH、TSH缺乏少見,可分別產生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及甲狀腺功能減退;

 

FSH/LH缺乏可引起性腺功能減退,但常為高催乳素性性腺功能減退所隱蔽。

 

如腫瘤鞍上浸潤嚴重,可壓迫垂體柄引起CRH和TRH分泌不足,分別產生三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及甲狀腺功能減退。

 

預后及預防預后:1.對PRL微腺瘤的長期隨訪表明,如不治療,約7%的微腺瘤將發展為大腺瘤。

 

2.非PRL瘤引起的高PRL血癥,如病因難以根除,藥物治療可改善或清除高PRL血癥。

 

流行病學垂體PRL瘤為高PRL血癥最常見的原因。

 

國外資料顯示,有臨床癥狀的PRL瘤患病率約為1/5000,大多數PRL瘤的始發年齡在30~50歲之間。

 

約65%的PRL瘤為微腺瘤,而且幾乎只見于女性;

 

另35%為大腺瘤,其發病率無性別差異。

 

對PRL微腺瘤的長期隨訪表明,如不治療,約7%的微腺瘤將發展為大腺瘤。

 

病因:高PRL血癥最常見的原因為垂體PRL瘤。

 

同其他垂體腺瘤一樣,PRL瘤的病因也包括PRL細胞自身異常和下丘腦功能紊亂兩方面。

 

在垂體異常方面,最受重視的是Gsα基因的突變。

 

現已發現,約1/3的PRL瘤系Gsα基因的突變所致。

 

H-ras的突變在惡性PRL瘤中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它在普通PRL瘤中意義不大。

 

曾有人懷疑下丘腦多巴胺能活性降低參與PRL瘤的形成,但未能得到證實。

 

由于PRL微腺瘤幾乎只見于女性,因此認為雌激素在PRL瘤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偶爾,PRL瘤可作為1型多發性內分泌瘤綜合征(MENl)的表現之一。

 

有時高PRL血癥無明顯原因可查,稱為特發性高PRL血癥。

 

有人認為,特發性高PRL血癥也由PRL微腺瘤引起,只是腫瘤的體積很小,用現有的影像學技術不能顯示。

 

也有人認為,特發性高PRL血癥乃下丘腦功能紊亂所致。

 

國外有人對特發性高PRL血癥作了長期隨訪,結果表明,約半數病人血PRL水平無明顯變化,約1/3的病人血PRL水平降至正常,約15%的病人在2~6年后出現PRL微腺瘤,但無發展為PRL大腺瘤的常見的高PRL血癥的原因(表1)。

 

高催乳素血癥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高催乳素血癥患者并不一定有垂體腫瘤。

 

引用:http://big5.wiki8.com/gaocuirusuxuezheng_3707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9 06:01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