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桿菌狀巴通體感染】
拼音
gǎnjun1zhuàngbātōngtǐgǎnrǎn
疾病別名桿菌狀巴爾通氏體感染,桿菌狀巴爾通體感染,卡里翁病,奧羅亞熱,巴爾通體病,人巴通體病,Carriondisease,bartonellosis
疾病代碼ICD:A44.9
疾病分類感染科
疾病概述由桿菌狀巴通體所致的感染,一般稱為人巴通體病。
因1855年秘魯DanielCarrion首先報道了此病的癥狀和體征,故又稱為卡里翁病(Carriondisease)。
潛伏期約3周或更長些。
起病前常有前驅癥狀,如低熱、骨關節及肌肉酸痛等。
疾病描述由桿菌狀巴通體所致的感染,一般稱為人巴通體病。
因1855年秘魯DanielCarrion首先報道了此病的癥狀和體征,故又稱為卡里翁病(Carriondisease)。
白蛉為其傳播媒介,臨床表現有兩個明顯不同的階段,即以急性發熱與溶血性貧血為主的奧羅亞熱(Oroyafever)及以皮膚病變為主的秘魯疣(verrugaperuana)。
癥狀體征由桿菌狀巴通體所致的感染,一般稱為人巴通體病。
因1855年秘魯DanielCarrion首先報道了此病的癥狀和體征,故又稱為卡里翁病(Carriondisease)。
白蛉為其傳播媒介,臨床表現有兩個明顯不同的階段,即以急性發熱與溶血性貧血為主的奧羅亞熱(Oroyafever)及以皮膚病變為主的秘魯疣(verrugaperuana)。
潛伏期約3周或更長些。
起病前常有前驅癥狀,如低熱、骨關節及肌肉酸痛等。
此后疾病可發展成本病的兩種類型中的某一型。
1.奧羅亞熱為急性血液疾病階段。
患者突然出現寒戰、高熱、大汗、極度乏力、臉色蒼白,并有嚴重肌肉、關節疼痛和頭痛。
嚴重者可出現譫妄、昏迷及周圍循環衰竭等表現。
在此階段極可成為該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此型未經治療的病死率常超過50%,多發生于起病后10天至4周內。
經過抗菌藥物治療者,發熱消退,血液中細菌減少乃至消滅,體力逐漸獲得恢復。
有些較輕病例也可自行恢復,但比較緩慢,常數月至半年。
2.秘魯疣本型為皮膚損害階段。
其特點是貧血后或無前驅癥狀,皮膚出現許多疣狀皮疹,可呈粟粒狀、結節狀或大塊腐肉狀,其大小從2~10mm至3~4cm。
上述叁種疣狀皮損可在同一患者身上見到,以四肢兩側及顏面部較多,其次為生殖器、頭皮和口、咽部黏膜。
疣狀皮疹色澤各異,由紅色至紫色,可持續存在1個月至2年。
病原體可從病灶中檢出。
疾病病因1905年秘魯醫生AlbertoBarton首先發現從奧羅亞熱患者紅細胞內存活的桿菌微生物,后來又被多數學者所證實,因而稱此病原體為桿菌狀巴通體(bartonellabacilliformis)。
1920年培養出此病原體,并感染猴子成功。
桿菌狀巴通體為一種細小的革蘭陰性球桿菌,大小為(0.2μm~0.5μm)×(1μm~2μm),能運動,多形性,可表現為球形、環形、卵圓形或顆粒狀。
有1~10根單端鞭毛,長3~10μm。
在急性早期患者體內的病原體,形態更具球形,常在紅細胞及內皮細胞的胞質內,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
該菌要求在高營養的培養基(含動物或人血的瓊脂),最佳溫度為28℃,5%二氧化碳環境條件下緩慢生長,42℃不生長。
生化反應極不活潑,不產生溶血素,對多種抗生素敏感。
桿菌狀巴通體細胞脂肪酸組成比其他巴通體有較多的C16∶1ω7c(占18%),并檢出C12∶O和C14∶O。
O@@@@Connor用凝膠電泳分析本病原體16SrRNA序列表明,其片段為1431個堿基,與五天熱巴通體同源性達91.7%。
其ialA和ialB兩個基因與侵襲力有關,已經被克隆與表達。
鞭毛為桿菌狀巴通體侵入宿主細胞的重要毒力因子,有人觀察到運動的巴通體如鉆孔器,同時結合其他因素而使紅細胞膜改變,導致巴通體侵入紅細胞內。
病理生理當桿菌狀巴通體進入人體血流后,首先在血管上皮增生,隨后侵入紅細胞內繁殖。
嚴重患者幾乎所有外周血液中的紅細胞均被感染,一個紅細胞可多達20個病原體,致使大量紅細胞破壞,導致嚴重溶血性貧血。
由于紅細胞系的增生,至使外周血液出現有核紅細胞、巨紅細胞及大量網織紅細胞(可達50%),白細胞變化不大,而血小板常有減少。
并可見肝、脾和淋巴結的網狀內皮細胞大量吞噬病原體、紅細胞及含鐵血黃素。
肝大,有時可見小葉中心性細胞壞死;
脾腫大并伴有感染。
由于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和腫脹,可導致管腔阻塞和組織缺血壞死。
腦脊液檢查可有細胞數增加和找到病原體。
臨床表現與宿主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無免疫力者可出現奧羅亞熱。
診斷檢查診斷:流行區病人有白蛉叮咬史,出現典型臨床表現,如發熱、進行性溶血性貧血、淋巴結腫大、疣狀皮疹等就應疑及本病,血液涂片找到病原體或培養陽性就可確診。
無癥狀帶菌者應作血液培養才能明確。
培養基應加5%脫纖維蛋白人血或10%新鮮兔血清和0.5%兔血紅蛋白,最適溫度為28℃,培養7~10天后可見小菌落加以鑒定。
對秘魯疣可取組織標本作吉姆薩染色,發現病原體即可診斷。
近來采用血清免疫學檢查,如熒光抗體、間接血凝及酶聯免疫試驗等對流行病學調查及診斷也有幫助。
實驗室檢查:血液化驗可見紅細胞急速下降,常在4~5天內由正常值降至1.0×1012/L。
為正常色素巨細胞型貧血,可見有核紅細胞、Howell-Jolly小體、Cabot環和嗜堿性點彩,白細胞可有輕度增加并伴核左移。
血液中含有大量病原體,涂片染色可顯示90%紅細胞被侵犯。
帶菌者應作血液培養才能明確。
培養基應加5%脫纖維蛋白人血或10%新鮮兔血清和0.5%兔血紅蛋白,最適溫度為28℃,培養7~10天后可見小菌落加以鑒定。
對秘魯疣可取組織標本作吉姆薩染色,發現病原體即可診斷。
近來采用血清免疫學檢查,如熒光抗體、間接血凝及酶聯免疫試驗等對流行病學調查及診斷也有幫助。
鑒別診斷發熱期間須與其他發熱性疾病及溶血性貧血進行鑒別。
皮膚病損須與尋常疣、化膿性肉芽腫等鑒別。
治療方案多種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環素、青霉素及鏈霉素等對桿菌狀巴通體均有抗菌作用。
對急性桿菌狀巴通體感染,氯霉素為首選藥物,因其對常見并發癥-沙門菌感染也有效,氯霉素劑量為2g/d,分4次服,共7天。
一般在服藥2天后發熱即可消退,病情也隨著迅速好轉。
嚴重貧血者可輸血。
秘魯疣期可使用利福平,劑量為600mg/次,1次/d,共服6天,可促進病變消退。
并發癥易發生并發癥,以沙門菌感染最為常見,其次為瘧疾、布魯菌病、細菌性肺炎、阿米巴痢疾等并發癥。
預后及預防預后:嚴重并發癥可致死。
預防:預防措施主要是殺滅白蛉。
居室內外噴灑殺蟲劑,控制白蛉夜間叮咬甚為有效。
個人防護可用驅蟲劑或掛蚊帳。
流行病學本病流行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一些鄉村,包括秘魯、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海拔800~2500m地區。
本病傳染源主要為患者及無癥狀病原體攜帶者。
患者癥狀消失后,血中仍有少量帶菌可持續數年。
在流行區,無癥狀帶病原體者可高達10%~15%,因而本病的貯存宿主是人。
本病是通過節肢動物-白蛉叮咬而傳播,疣腫羅蛉(Lutzomyiaverrucarum)為主要傳播媒介,但在哥倫比亞已發現可由其他種白蛉傳播。
引用:http://big5.wiki8.com/ganjunzhuangbatongtiganran_37790/ |